冠心病患者不想做支架、服药又刺激胃该怎么
冠心病的预防及诊疗现状
访我国著名冠心病专家邵耕、许玉韵教授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看看冠心病可能造成的临床症状:心绞痛、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等,哪一个不让人闻之色变。
邵耕教授和许玉韵教授都是我国著名的冠心病专家。邵教授已经80多岁了,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冠心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冠心病时,他说,最应该告诉读者的就是一个“早”字,一是早发现,二是早救治。
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和几个危险因素
据最新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各种...全部
冠心病的预防及诊疗现状
访我国著名冠心病专家邵耕、许玉韵教授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看看冠心病可能造成的临床症状:心绞痛、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等,哪一个不让人闻之色变。
邵耕教授和许玉韵教授都是我国著名的冠心病专家。邵教授已经80多岁了,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冠心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冠心病时,他说,最应该告诉读者的就是一个“早”字,一是早发现,二是早救治。
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和几个危险因素
据最新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各种原因总死亡人数的1/3,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00万,而其中80%都在发展中国家。
邵教授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仅以他所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70年代,一年确诊的冠心病病例不过二三十例,到80年代,一年的病例六七十例,90年代,涨到100多例,到现在,每年二三百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这两条动脉及其分支常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会致使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完全堵塞,出现心绞痛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源至今尚不明确,但邵教授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却是很明确的。有些危险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如冠心病表现出的比较强的遗传特性。还有年龄因素。冠心病以老年人居多,女性比男性发病晚十年,女性发病一般在绝经后。
不过近年来,冠心病露出年轻化的苗头,5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开始增加。
许玉韵教授说,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及其合并症所造成的死亡,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加的。
2、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无论哪项异常都伴有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3、糖尿病。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得过一次心梗。
这个说法并不为过,因为糖尿病对全身的血管都有破坏作用。有研究发现,没有得过心梗的糖尿病患者与没有糖尿病的心梗患者具有相同的死亡危险,而患过心梗又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年内有近一半死亡。糖尿病患者处于冠心病的高度威胁之中,都必须定期进行冠心病的检查。
4、吸烟。吸烟尤其对心血管毒害最重。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围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国外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1。6倍。吸烟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梗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高2。3倍。
许教授说,如果家族有男性在65岁以前,女性在55岁以前发生冠心病,也要特别注意。
其他危险因素还有肥胖、缺乏锻炼、长时期精神紧张和情绪因素等,焦虑、抑郁、情绪激动往往是冠心病的导火索。
心绞痛,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认识和重视心绞痛对预防心梗意义重大。
邵教授说,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劳力型心绞痛,因为劳力型心绞痛症状非常明显,但往往被患者忽视。
劳力型心绞痛是指患者在安静休息时不会感到身体不适,然而在走路、爬楼、上坡或做其他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所以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感。
邵教授说,“心绞痛”这个名称对患者有些误导,因为心绞痛的感觉并不是“胸痛”,而是胸部闷、憋、堵、胀、发热等,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后,有拳头大小,发病过程持续一两分钟。一般患者停下来歇一会儿、休息休息就好了。
许多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以为年龄大了,体力不济,很正常,并未意识到这就是心绞痛。邵教授说:“在门诊中,许多患者都是这些不适屡屡出现,病情已经发展到明显限制日常生活的程度了才上医院。一问,好几年前就有这样的症状了。
”所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
上述症状在早期还属于慢性的稳定型的心绞痛。出现症状,有经验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一两分钟就可缓解。如果发展为不稳定型的心绞痛,以上症状就会加重,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
倘若不活动、不劳累时也胸闷不适,甚至晚上睡觉时被憋醒的话,就要小心心梗了。
邵教授说,从稳定型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展为心梗,症状逐渐加重。这个过程其实患者心里是有数的。可能以前走两站地才开始难受,而现在一站地都走不下来了。
患者要注意这些信号,早去医院检查,做相关治疗。
还有不少冠心病患者从来没有症状,许教授特别提醒有多项危险因素的人更要小心冠心病,要定期检查。
心肌梗死,冠心病最紧急的情况
心绞痛一般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如果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超过30分钟,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有濒死感,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要意识到发生急性心梗了。
心梗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及便秘等都是常见诱因。
这些原因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使本来已经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造成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局部坏死而发生心梗。
发生心梗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早救治。
死于冠心病的人,有一半到2/3死在了医院外面,许教授非常惋惜地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如果能够及时送到医院,或者及时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生命就能够得到挽救。
发病后,1小时到急诊,可挽救大部分坏死的心肌,6小时内来,好处也很大,12小时才到医院,效果就不好了。
邵教授说,只要早来,目前的治疗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他有个亲戚前段时间发生心梗,半小时内到的医院,医生给他做了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状动脉扩张术,两周就完全恢复了。邵耕教授说,所以我们心血管学界有句名言,叫“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冠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及5道防线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外,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大多都是可以改变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血脂异常与饮食有关,所以要少吃动物性脂肪,同时要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平和心态,疏导不良情绪。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脂类冠脉血管扩张剂不失为缓解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但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
许玉韵教授向记者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冠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是以保守治疗为主,针对症状使用药物,心梗的死亡率在40%—50%;到了60年代,由于监控设备的使用,对病人的抢救更及时,心梗的死亡率有所降低;70年代心脏搭桥手术的成功是治疗冠心病的一大进步;此后的七八十年代,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以及支架扩张技术,都可以及时挽救心梗患者的生命,但是还有2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现在,通过使用带药的支架,可以防止血管壁增生以及血栓生成,再狭窄的可能性只有2%—8%;同时搭桥手术也有很大的发展,使用动脉血管搭桥后,95%的血管保持5年以上的通畅,85%保持10年以上。
邵教授说:“治疗手段的进步是一方面,关键还依赖于,发生心梗,早送医院。”
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经说过,冠心病有5道防线。首先是防发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发生心梗、脑卒中(俗称中风)等严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发生心梗或脑卒中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防止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第四是防复发,防止心梗、脑卒中等复发;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心梗,心脏扩大最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守好这5道防线,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