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2015-09-24 15:52:35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但是蛋白尿的多少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展开]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但是蛋白尿的多少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查来确定。
血尿是肾脏疾病另一临床症状,但不能认为出现血尿就是肾病,一般来说血尿常见于急性那个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所以当出现血尿情况时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所谓的血尿,即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
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 所以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
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液中起码混入1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肾病蛋白尿、血尿是如何产生的?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仅有少量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以及血细胞,尿常规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当肾脏病理损伤的情况下,发生局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进而损伤肾脏组织,此时肾小球滤过膜原本的功能遭到破坏,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以及红细胞被滤过;尿蛋白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滤过膜表层覆盖着带负电的某种蛋白,按照同性相斥的原理,它能阻止血液中带负电的大分子蛋白质(如白蛋白)通过,因此当患有肾病时,白蛋白滤出增多;另外,在病理情况下,肾脏纤维化由局部逐渐扩大,肾小球损伤也导致肾小管的重吸收障碍,使原来滤过的少量蛋白质、红细胞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以上情况都可能造成尿中蛋白质、红细胞含量过高(每日排出量超过150 mg),形成蛋白尿、血尿。
现代西医治疗蛋白尿、血尿
现状现代西医学在肾病蛋白尿、血尿的治疗上多采用激素治疗,长期应用此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也深有感触,的确激素治疗肾病蛋白尿、血尿有其独特的疗效,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免疫反应,减少蛋白、血尿漏出量,但激素治疗所存在的副作用也很明显。
例如糖代谢紊乱,如激素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以及老年病人;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脂血症、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主要是脂肪重新分布所致。另外,糖皮质激素有轻度的醛固酮样作用,可引起水肿、低血钾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另外还会造成多毛、皮肤紫纹、降低抵抗力,以及诱发和加重胃溃疡等,当突然性停用激素使用,又会出现蛋白尿反复甚至是加重的情况,肾病患者不要因为害怕激素的副作用而自己随意减免激素,一定在咨询医生后视病情正规减量。
在2007年肾脏病年会上,参会的2000余位业内专家,共同提出了:肾病的早期治疗及多靶点治疗肾病。蛋白尿、血尿是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在蛋白尿的治疗上,采取多靶点治疗手段即将:抗炎、抗凝、抗血栓形成、灭活、降解、凋亡等治疗靶点同时施治。
肾病蛋白尿、血尿的治疗重点
在探讨肾病蛋白尿、血尿治疗上并不否认西医西药的效果,很快的发挥药物效果,暂时抑制病情进展是其优势,但也不能一味单纯的依赖西医治疗。 临床观察很多应用西药后蛋白、血尿转阴的患者在遇到感冒、感染后病情易反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治标不治本”。
蛋白尿、血尿的治疗重点需要追寻病因进行合理施治,以上所说蛋白尿、血尿的产生是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的结果,追根究底是肾脏纤维化进展所导致的,同时蛋白尿、血尿如不加以控制也会肾脏纤维化进展的一大诱因,针对此肾病医院治疗肾病蛋白尿、血尿采取多靶点治疗手段,即不用激素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西药为中医中药提供有力的身体内环境,标本兼治有机结合,修复肾脏受损组织,恢复肾脏功能,阻止肾脏纤维化进展。
临床实践调查发现,有大约90%以上的肾病患者巩固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蛋白尿、血尿转阴2年之内复发几率小。[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