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01-02 17:29:05
腰间盘突出症的防治
1、什么叫腰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展开]
腰间盘突出症的防治
1、什么叫腰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
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 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2、怎样才知道自已得了腰间盘突出呢?
当你弯腰取物或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牵掣腿痛,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时,你就有可能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你就应当马上到医院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3、腰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急性扭伤、慢性劳损、过度负重,以及腰椎穿刺、长期振动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腰间盘突出。
4、目前国内外对腰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它们各有哪此优缺点呢?
目前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法主要有保守治疗、有限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
保守治疗有中医药、牵引、按摩、针灸、理疗、封闭、敷药等。
此类疗法安全可靠,但有见效较慢、治疗不彻底的缺点。
有限手术主要有: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术(在X线的监视下将髓核钻碎吸出)、胶原酶化学溶液术(在X光的监视下用胶原酶将髓核溶液)两种。
这两种方法如能选择适应症,对症治疗,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又有适应证较少的缺点。
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三月以上无效,并剧痛难忍,无法工作和学习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手术成功可迅速缓解症状,但伴有一定的损伤和风险。
防治腰背痛的保健操
功能:松懈腰背部软组织的粘连及痉挛,提高腰腹肌力量,恢复腰腹肌活动功能,还能矫正脊柱畸形,具有调理脾胃,固肾养精以及消除胸腹胀满等作用。
第一节双手托天: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手指交叉于上腹前,掌心向上。
动作:
1、两臂上提至脸部翻掌上托,抬头挺胸,掌心向上。2、两臂带动上体,向左侧屈一次。3、再侧屈一次。4、还原,5~8同1~4,但方向相反。练习次数2×4个八拍。
第二节转体推掌: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双于握拳于腰部。
动作:1、右手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同时上体向左转90°目视左后方,左手伸向左方,拳头顶于腰部,两臂成直线。2、还原。3~4同1—2但方向相反,练习次数:2×4个八拍。
第三节叉腰旋转:预备姿势:分腿直立,两脚稍宽于肩,两手叉腰,大拇指向前。 动作:1-4两手依次用力推动骨盆,作顺时针方向绕环一周。5~8同1—4,但方向相反。
第四节展臂弯腰:预备姿势:1、分腿直立,两脚稍宽于肩,两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内。
动作:两臂前上举,抬头挺胸、收腹、眼视手背。2、两臂经体侧下落至侧平举,掌心向上。3、两手翻掌同时上体挺腰前屈。 4、两臂体前交叉。5、两臂紧贴两耳,上体挺腰伸直成1的姿势。
6~8同2~4最后拍还原。练习次数2x4个八拍。
第五节:弓步插掌:
预备姿势:直立分腿成一大步。双手握拳于腰部。动作:1、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上方插掌。掌心向侧,大拇指与头顶相平。
2、还原成预备姿势。3~4同1~2,但方向相反。练习次数2×4个八拍。
【健康】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治疗方法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是临床上较为常风的腰部疾患之一。
本病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 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 一系列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 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 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
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 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因子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
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 或在腰骶部、患 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 疗程 。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 分钟。
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
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 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 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 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
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 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 者用重手法。 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
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如地塞米松0。 毫克,每日次,口服;支痛片0。5克,每日3次口服; 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
尽量减轻患 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 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吕服双氢克尿塞等 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 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
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 相同。若患 者患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史,根据丸剂的剂量不同(有10毫克、20毫克、100毫克3种)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 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楷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
常用 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
3~5次为1疗程。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
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封。常用药液为1%的普鲁卡因 注射液10~20毫升加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25~50毫无,第周1次。4次为1疗程。 2、深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方肌、腰大肌、梨状肌、关节突关节、椎间盘后部或内部等处常用药液为局麻药物及类固醇激素,以缓解深部组织所致的疼痛。
佩带腰围应注意什么 ?
腰椎间盘(膨)突出症及其他下腰部疾患的病人,在佩戴腰围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佩戴腰围对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来说,主要目的是制动,就是限制腰椎间的屈曲等运动,特别是协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局部充分休息。
特别是急性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因局部的急性炎性反应和刺激,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痉挛,佩戴腰围后,减少了腰的活动,可起到加强保护的作用。合理使用腰围,还可减轻背肌肉劳损,在松弛姿势下,减轻腰椎周围韧带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椎间隙内的压力。
经过卧床和牵引后的患者开始下床时,每次时间较短,运动量较少,运动范围也不宜太大,这时,佩戴腰围可使腰椎曲线保持较好状态,对加强疗效很有好处。
1 、腰围的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
腰围后侧不宜过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好。不要使用过窄的腰围,以免腰椎过度前凸,也不要使用过短的腰围,以免腹部过紧。一般可先试戴半小时,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
2 、佩戴腰围可根据病情掌握时间,在腰部症状较重时,应经常戴用,不要随时取下,病情轻的患者,可以出外时,特别是要较长时间站立或一个姿势坐着时戴上腰围,在睡眠及休息时再取下。
在症状逐渐消退、体征逐渐变为阴性以后,应去掉腰围,开始逐渐恢恢腰的正常活动,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 4 ~ 6 周为宜。
3 、佩戴腰围以后应注意腰部活动,由于腰围仅限制了屈曲等方面的活动,而不能减少重力,所以戴上腰围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一般以完成日常生活、工作为度。
对于手术后、严重腰椎骨折、脱位等患者,腰部活动要按医嘱进行,解除腰围也应经医生同意。
4 、在使用腰围期间,还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和减轻腰肌的萎缩。
卧床休息的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怎样下床 ?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也仍有大、小便等情况需要下床,怎样下床才能避免腰椎过度活动,减少腰部负担呢?患者仰卧位下床时,先将身体小心地向健侧侧卧,即健侧在下,两侧膝关节取半屈曲位,用位于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上身支起,以这两个支点用力,患者会较容易坐起,然后再用手撑于床板,用臂力使身体离床,同时使半屈的髋、膝关节移至床边,然后再用拐杖等支撑物支持站立。
按上述方法起床可使躯干整体移动,从而减少了腰部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如病人难以单独下床,可在家属帮助下以同样方式下床。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采取什么样的睡眠体位比较好 ?
人的睡眠姿势大致可分为仰卧、侧卧和俯卧三种方式。
仰卧时,只要卧具合适,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变化不大。侧卧一般不必过于讲究左侧还是右侧卧位,因为人在睡眠中为了求得较舒适的体位,总要不断翻身,一夜约 20-45 次。
俯卧位时胸部受压,腰椎前凸增大,易产生不适感。所以,一般以采取仰卧和侧卧位为宜。有条件的患者,仰卧位时应在双下肢下方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同时也降低髋腰肌及坐骨神经的张力,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腰椎间盘突(膨)出症的复发,是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的最佳体位。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应采取什么样坐姿 ?
人类的坐姿五花八门,但并不是自已感到舒服的坐姿就是好的坐姿态。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
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 久坐之后也应活动一下,松驰下肢肌肉。
另外,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 20cm 的矮凳,应坐有靠背的椅子,因为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对处于松驰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应选择何种床铺 ?
正常人的一生约有 1/3 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床铺的种类很多,过软的床铺在人体重量压迫下可形成中间低、四边高的形态,很容易造成腰背部肌肉张力的增高,日久则导致局部肌肉、韧带平衡的失调,直接影响腰椎的生理曲线,使椎间盘受力不均。
因此,从治疗和预防腰椎间盘突(膨)出症的角度出发,选用木板床较为合适。但单纯应用也可使腰椎产生轻度弯曲,在潮湿地区因透气性差而易引起垫被霉烂,所以一般使用时应将被褥铺垫得松软合适,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持腰椎的平衡状态。
另外,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火炕,也与木板床有很相似的优点,还可通过加温以御寒,产生热疗作用,有利于放松痉挛的肌肉,缓解疼痛。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有何食疗法 ?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在生活中可配合食疗,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 1 )海带 25g ,荔枝核 15g ,小茴香 15g 。
加水共煮,每日饮服一次。
( 2 )生韭菜(或根) 500g 。 捣汁温服,每次 500ml ,每日 2 次。
( 3 )淡菜 300g 。焙干研末,与黑芝麻 150g 炒熟,拌匀,早晚各服一匙。
( 4 )芝麻 15g ,大米 100g 。将芝麻用水淘净,轻微炒黄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每日 1 剂,供早餐食用。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怎样安排饮食 ?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由于生病而减少了一定的活动量,所以饮食的摄入量也应适当减少,特别是在急性期卧床的病人,除活动减少外,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较慢,故应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肉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导致病情加重。
应少食多餐,每日可吃 4-5 次。如有咳喘病史,就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喘而使腰腿痛症状加重。另外,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如有烟、酒嗜好应及时戒掉,以利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家居生活咋护腰 ?
近年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患者一不注意就“闪了腰”,只能卧床休息。 如果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了避免复发,家居生活中您该注意些什么?哪些劳动您该“绕行”?哪些健身方式对您的腰有利?记者就此咨询了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念非。
张大夫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总的原则是要学会正确用腰,必要时应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
家务劳动有讲究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弯腰。
家居生活中像洗碗、切菜、炒菜、拖地、扫地或者用吸尘器吸地等家务劳动不宜进行。
如果无法避免,可以适当把水池、切菜板、灶台等加高,以避免弯腰干活。
从地上捡东西时最好蹲下,而不要弯腰去捡。
持重物最好不超过 5 公斤。
做叠被子动作时一定要小心。
从高处拿东西时,严禁身体向后仰,要保持直立。
急性发病期要注意
在患病的急性期一定要少活动,减少腰屈伸的次数,必要时可以戴上特制医用围腰,以增加腹压,保证腰椎的稳定性。
但是,医用围腰不宜长期戴,以免造成腰肌萎缩。
根据最新理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卧床休息 72 小时就够了。 您最好选择睡木板床,加强型的席梦思也可以,以手指按不动、躺在上面床不向里凹陷为标准。
以下两种情况,您得赶紧去医院。
出现排尿障碍,男性出现性功能障
碍,这在医学上称之为“马尾综合征”, 8 小时内必须进行手术,即使这样也还有 20 %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无法康复。
反复发作的患者也要手术治疗,术后近期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一项 20 年的术后随访调查发现,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功率在 85 %~ 90 %。
锻炼要科学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平时要加强腰背肌和腹肌的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最常用的锻炼姿势学名叫做“雁飞”,即俯卧在床上,头部和腿部同时向上翘起。在病症没有发作的时候,活动不受限制,但一定要先热身,多做准备活动,运动中要正确用腰。
在各种健身方式中,不用负重的游泳最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三点注意事项要牢记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要做长时间的按摩,容易引发黄韧带肥厚,导致腰椎管狭窄,不利于康复。 患有该病的男同志不要“逞强”干重活。
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温度忽高忽低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夏天用空调时不要“贪凉”,室内外温差在 5 ℃左右比较合适。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抱小孩时最好靠近自己的身体,离得太远会增加腰部负担。
怎样保持良好的站立姿势 ?
站立姿势不良,特别是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膨)出的隐伏根源。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整个骨盆就会向前倾,使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两下肢传至足,以成为真正的“脚踏实地”。
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次突出。
劳动时应采取的站立体位是:膝关节微屈,臀大肌轻轻收缩,自然收缩腹肌,这样可使骨盆轻微后倾,腰椎轻度变直,减少腰骶角的角度,增加脊柱支撑力,减轻椎间盘的负担。
长时间一个姿势站立是不可能的,可以改为“稍息”的姿势,即一侧脚向前跨半步,让体重放在一侧下肢上,而使另一侧下肢稍加休息,两侧交替。 站立不应太久,应适当进行原地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一旦发现不良站立姿势应及时纠正,良好的站立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髓核再次突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