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
2014-09-22 13:10:00
截止九月十九日零时,广东省共报告4800例登革热病例,广州的登革热疫情已经呈现多点开花,到处出现病例,成为疫点的局面。
九月二十二日,许多人都接到省政府应急办、省疾控中心的提醒,务必注意登革热的防控。
其主要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 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展开]
截止九月十九日零时,广东省共报告4800例登革热病例,广州的登革热疫情已经呈现多点开花,到处出现病例,成为疫点的局面。
九月二十二日,许多人都接到省政府应急办、省疾控中心的提醒,务必注意登革热的防控。
其主要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 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
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 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
在热退前后的1-2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休克在病程2-5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10小时内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目前来说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积清水,灭蚊虫,尽量少出入人多的公共场合,以及少与动物接触。
一旦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头痛、肌肉痛、伤寒四肢乏力等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避免耽误病情。[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