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产生于人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提供一个合适的方法解决人对于死亡来临时的恐惧。具体来说:
人之所以是人,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怕死。死亡的来临意味人生的彻底结束,并且是永远的结束。
所以,人怕死亡就是怕这种结束,因为死亡来临就是人是一切努力归于零。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人就会思索,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
只有人思索人生的意义。
因为只有人明白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而其他生物就没有这样的认识。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为了解决人面临死亡时的恐惧而产生的。 宗教通过把人生的意义从死亡来临以后延伸到另一个世界的方法,从而减轻或消除了人对死亡的恐惧。
这被学者们定义为对人精神上的"终极关怀"。
所以,宗教的本质就是是关于人在精神生活中的终极关怀。
不同的宗教给出的终极关怀是不一样的。比如,基督教把人生的意义最终延伸到天堂,以神的救赎作为信仰。
而中国道教则是把人生的意义定位于现实世界的长生不老,成仙得道,和自然融为一体。 道教认为这样就可以永恒。
由于不同的终极关怀形式就决定了不同宗教。基督教以启示性宗教自居,因为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充满了关于神的启示的思索。
所谓启示性,实际在宗教学者定义上就是宗教性。有的民族具有很强的宗教性,比如犹太人。这种强烈的宗教性使他们创造了一神教,后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有的民族缺乏宗教性,比如中国人。
历史学家相信,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宗教战争,和中华民族没有宗教性有决定性关系。
中华文明缺乏对神的启示的内在反应,《论语》里讲“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更缺乏对神特殊启示的反应。
因此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完全是自然性的。 比如道教。
总之,宗教既有启示性的,也有自然性的,而能否实现对人在精神上的终极关怀,才是宗教的本质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