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实施哪些财税政策?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 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对 2015年财政经济形势作出明确研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2015年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
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主要体现 在四个方面:一是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
金,加大支出力度。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加强对实 体经济的支持。 三是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四是保持一定的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引导作用。
2。 主要支出政策
(1) 教育方面。实...全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 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对 2015年财政经济形势作出明确研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2015年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
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主要体现 在四个方面:一是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
金,加大支出力度。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加强对实 体经济的支持。
三是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四是保持一定的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引导作用。
2。 主要支出政策
(1) 教育方面。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聚焦贫 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
件。
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 划。改革完善中央高校投入机制。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2) 科技方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中央财政科技 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
增加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规模。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国家重大科研 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后补助机制。完善中央级 科研机构投入机制。支持加快推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
险补偿机制试点。
(3)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继续按照10%的幅度提高企业退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推进在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完成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实施
绩效工资工作,研究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众基 本生活救助补助的支持力度。
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 活补助标准。优化就业支出结构。
(4) 医药卫生方面。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5) 农业方面。进一步支持实施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 发展战略。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补贴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补贴
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 政奖补机制,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和建制镇示范试点。
(6) 生态环保方面。进一步支持做好天然林保护。
新增退耕 还林还草1000万亩。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力度。整合设立 水污染防治资金,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进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
建立对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支持推广机制。
调整完善现有淘汰落 后产能资金用途,支持压缩过剩产能。进一步扩大节能减排财政 政策综合示范范围,启动以省为单位的综合奖励。深入推进排污
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
(7) 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逐步从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实物保 障和货币补贴并举,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制定城镇保障性安居工
程绩效评价办法。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农房抗震 改造。
(8) 文化方面。
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支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
工程。支持繁荣文艺创作和文化人才培养。支持加强重点媒体国 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建立完善 文化产业促进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快速发展。
(9) 司法方面。支持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支持北 京、上海、广州三地新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推动试点省以下地方法
院、检察院人财物由省级统一管理保障。
(10) 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深入贯彻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 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11) 完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方面。调整出口退税增 量分担机制。
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
钩机制。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力度。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