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开采生产会产生哪些污染?副产品有哪些重金属?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你好!
推荐地址
石油人员,印刷业人员,铅锌矿区附近的人和居民 成人铅中毒会导致: 脑力体力不支,关节疼痛,性欲减弱 不育。。。 室内铅尘污染厨房中的食物;用含铅釉彩的器皿储存食物造成的污染等,其中,铅污染罐头食品的危害最大。
。。。
我们到了铅锌矿这一段,这儿的水不再是清澈的,山不再是翠绿的,工人们完全改变了肤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 4%的城市属于中度污染,53。3%的城市属轻度污染。
。。。
铅锌矿
铅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它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大的金属之一,具蓝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4℃,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
锌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较晚,是古代7种有色金属(铜、锡、铅、金、银、汞、锌)中最后的一种。锌金属具蓝白色,硬度2。0,熔点419。5℃,沸点911℃,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性,压延后比重7。
19。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锌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等,还可与铝、镁、铜等组成压铸合金。
铅锌用途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
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铅锌在自然界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它们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
它们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吸附的情况也很相近。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的铅锌矿物约有250多种,大约1/3是硫化物和硫酸盐类。方铅矿、闪锌矿等是冶炼铅锌的主要工业矿物原料。
二、矿石工业要求
尽管现在已发现有250多种铅锌矿物,但可供目前工业利用的仅有17种。
其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 还有菱锌矿、白铅矿等。
矿石工业类型,以矿石自然类型为基础,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为适应我国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生产建设的需要,地质矿产部和冶金工业部根据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状况和采选冶技术条件,于1983年联合制定并颁布《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制定了铅锌矿一般工业指标,普查勘探中用于评价矿床有否工业价值。
三、矿业简史
中华民族的祖先对铅锌矿的开采、冶炼和利用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铅”写作“钅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期在青铜器铸造中已用铅,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铅戈含铅达99。
75%。在古代,铅往往被加入铜中成为合金化金属,还用来制作铅白、铅丹等。古代炼铅的原料有两类,一类是氧化铅,以白铅矿为主,另一类是硫化矿,以方铅矿为主。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有叙述含银硫化铅矿的冶炼方法。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当时开采的三种铅锌矿物,一种是“银矿铅”,系指与辉银矿等共生的方铅矿;另一种是“铜山铅”,系指含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的多金属矿;还一种是“草节铅”,可能是指结晶粗大的方铅矿。
由于铅矿中多含有银,古代为了提取白银,因此大量开采并冶炼铅。
中国是最早发明炼锌的国家。古代称锌为“倭铅”。炼锌,据史料记载至迟在10世纪的五代就已能冶炼。贵州赫章志上即有该县妈姑地区在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年间(公元947年)开始炼锌的记载。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有叙述,用炉甘石作原料,用坩埚冶炼,书中附有图。
明、清时锌主要用配制黄铜,供铸钱及制造各种器皿用。 约在17世纪初开始向欧洲出口锌锭。1745年从广州装运锌锭的一艘船在瑞典哥德堡触礁沉没,1872年被打捞起一部分锌锭,经分析锌含量达98。
99%,可见当时中国冶炼锌的水平是相当高的。
中国古代不仅对铅锌的冶炼和利用有重要创举,而且很早就认识了铅锌矿的产出分带性。 在《管子·地数篇》中就记载“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铅者,其下有银”。
当代许多铅锌矿床的勘查有不少的矿区都是通过古矿硐和冶炼炉渣遗址等发现的。
近百年来,在旧中国时期铅锌业基础薄弱,只有几个规模小的矿山和工厂,采矿、选矿、冶炼基本上土法生产,最高年产量,铅8900t、锌7100t。
新中国成立后,铅锌业发展很快。经过40多年来的大规模地质勘查,探明了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建设了一大批国营大中型铅锌矿山和冶炼厂,形成了较大的采选冶生产能力,产量居于世界前列。
1996年铅精矿(金属含量,下同)产量64。3万t,锌精矿(金属含量,下同)产量112。 1万t。铅锌金属产量(含矿产产量和杂产产量):铅70。6万t,居世界第2位;锌118。
4万t,居世界第1位。现在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出口铅锌产品,成为世界铅锌生产大国之一。
一、职业性铅中毒及其易患
行业和人群
职业性铅中毒,是指在铅接触行业工作的人们因铅在体内聚集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我国工业、农业、交通的迅速发展,铅尘和烟雾污染了空气和水,各种工矿的废物排入农田,也由此进入人的食物链。由于空气和水的污染,蔬菜、粮食和水果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铅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人类健康。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铅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更加剧了铅污染的危险性及广泛性。 据不完全统计,以下20种行业人群是易患职业铅中毒人群:铅矿开采及冶炼;蓄电池行业;制造含铅耐腐蚀化工设备、管道、构件、模具、镀料、极板涂料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如火车轴承挂瓦、桥梁工程、船舶制造业等接触铅蒸气;制造放射线防护材料;钱币制造业;电力与电子行业,如保险丝、电缆制造、电视和电话外壳、含铅焊锡、电子显像管的制造等;军火工业;部队导弹、炮弹试射;化工行业;食品行业,如罐头生产中的焊锡过程等;油漆、油墨、颜料行业;建筑工业;橡胶工业;塑料工业;农药工业;石油工业;玻璃、景泰蓝、陶瓷工业;自来水管与暖气管道的连接(铅白);金属制品加工业,如金属集装箱制造。
另外,长期在大城市交通繁华的道路上值勤的民警,在铅冶炼厂区附近生活的居民也是易患职业铅中毒人群。
甘肃省是有色冶金工业的大省,铅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号称中国铅锌工业基地的甘肃陇南地区有上百家铅锌矿和冶炼厂,预防铅中毒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临床表现
职业性铅中毒通常呈慢性,铅中毒的临床指标主要是尿铅超过0。 08mg/l,血铅超过50μg/t,职业史和临床症状是诊断的依据。
职业性铅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1。 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神经衰弱,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乏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属功能性症状。
尚有不少早期铅中毒者,上述症状也不明显。
多发性神经病,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感觉型的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运动型的表现有:肌无力,先是握力减退出现较早,也较常见,进一步发展为肌无力,多为伸肌无力;肌肉麻痹,亦称铅麻痹,多见于桡神经支配的手指和手腕伸肌呈腕下垂,亦称垂腕症;腓骨肌、伸趾总肌、伸庶趾肌节呈足下垂,亦称垂足症。
脑病,为最严重的铅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等症状,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