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求叶圣陶老先生的两篇关于习惯的文章!

求叶圣陶老先生的两篇关于习惯的文章!文章名字是《叶圣陶论习惯》,《两种习惯养成部得》,我自己搜没有搜到,请大家帮忙,谢谢!

全部回答

2007-08-22

0 0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叶圣陶   习惯不嫌其多,有两种习惯却养成不得,除掉那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哪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举例来说,容易明白。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与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但是这些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也得逐渐养成。
  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自己随时警觉,坐硬是要端正,站硬是要挺直,每天硬是要洗脸漱口,每事硬是要有头有尾。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做去,这些就是终身受用的习惯了。
  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  而这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倒反成为一种习惯,牢牢的在身上生根了。这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为什么要最要不得?只消一句话回答:这种习惯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的,养成了这种习惯,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什么叫做妨害他人的习惯?也可以举例来说。  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涌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都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
  但是很关紧要,因为这些习惯都将妨害他人。屋子里若有人在那里做事看书,他们的心思正集中,被你砰的一声,他们的心思扰乱了,这是受了你的影响。你的痰里倘若有些传染病菌,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病菌就有传染给张三或李四的可能,他们因而害起病来,这是受了你的影响。
    所以这种习惯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最要不得。在“习惯成自然”之后,砰的一声与扑的一声将会行所无事,也就是说,妨害他人将会行所无事。一个人如果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愿意妨害他人,给他人不好的影响,就该随时强制,随时警觉,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不问屋子里有没有人,你推门进去总是轻轻的,不问你的痰里有没有传染病菌,你总是把它吐在手绢或纸片上,这样“习惯成自然”,你就在推门与吐痰两件事上不致妨害他人了。  推广开来说,凡是为非作歹的人,他们为非作歹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包括,他们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
  他们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他们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他们就成了恶人。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是头等的恶人,其他如贪官、污吏、恶霸、奸商,也都是恶人中的代表角色。
    这些恶人向来为人们所痛恨,今后的世界上尤其不容许他们立足。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一脚往前,一脚在后,相互交替,两条胳臂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去,把要说的都说明白了?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  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用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也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观察的能力。 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的,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劳动的能力。   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人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的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举例。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事认认真真去做。
    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个去观察去劳动……的时候,“知”才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  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为他看透了这个道理。
   (选自《叶圣陶集》第十二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