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05-03-23 14:33:59
西医治疗可缓解症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且毒副作用较大,不宜提倡;现简要介绍较为常用的抗痛风药物:
秋水仙碱...[展开]
西医治疗可缓解症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且毒副作用较大,不宜提倡;现简要介绍较为常用的抗痛风药物:
秋水仙碱:
痛风急性发作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包括粒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局部pH值降低与尿酸盐的沉积有关。
秋水仙碱可能通过降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并减少乳酸形成而减少尿酸盐的沉积,起到减轻炎症和止痛的作用。
秋水仙碱的毒副作用有以下5方面:
1。 消化道反应: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大多数痛风病人在服用秋水仙碱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及腹部不适等症状。有的病人则因上述症状较为严重而终止治疗。
2。 骨髓毒性反应:主要是对骨髓的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 肝脏损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的可发生黄疸。
4。 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但引起肾功能衰竭少见。
5。 其他副作用:包括脱发、皮肤过敏、精神抑郁等。
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是当前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惟一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其治疗痛风的原理为:黄嘌呤氧化酶是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所必需的酶。
别嘌呤醇是一种次黄嘌呤类似物,可主要被代谢为氧嘌呤醇。氧嘌呤醇亦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抑制作用,使其丧失活性而不起作用,于是黄嘌呤就不能氧化为尿酸,尿酸生成减少,从而使血尿酸下降,高尿酸血症消除。
由此可知,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原理是抑制尿酸的生成。
别嘌呤醇常见的副作用有:
1。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 皮肤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3。 骨髓抑制反应: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4。 肝细胞损害: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为转氨酶升高,少数可有黄疸。
5。 过敏综合征:是一种对该药物的免疫学反应,临床可有发热、酸性粒细胞增多、肾功能恶化、肝细胞损害和各种各样的皮疹。
包括多形性红斑、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红斑性斑丘疹和剥脱性皮肤损害。此反应较为严重,但临床很少见,应加注意。
消炎痛、布络芬、扶他林等:
常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诱发溃疡出血,引起穿孔等;可引起头痛、眩晕、焦虑、嗜睡、精神行为障碍,昏迷、抽搐、惊厥等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有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泌尿系统反应有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频、肾功能减退等;偶可致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致视力模糊、听力障碍、水肿、高血糖、糖尿、高血钾、以及出血时间延长;尚可致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胸闷、血管神经性水肿、脉管炎、休克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