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临近,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考前焦虑症?

全部回答

2019-06-21

0 0

    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学习效率低……高考临近,一些考生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症”。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幼东表示,考前考生出现适当焦虑和紧张感是正常的,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步,但过度焦虑会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这就需要考生学会自我调节,以平常之心对待考试。此外,家长也应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切勿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晚上失眠白天走神眼下正是高三考生调整心态、复习冲刺的时候,可小李同学的心态怎么也平复不下来。
  “一想到马上就要高考了,就感觉压力特别大。”小李说,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学到深夜11点,虽说身体已经很是疲惫,但躺在床上后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昏昏沉沉,上课也时常走神,不能集中精力。
  其实,像小李一样“心慌慌”的考生不在少数。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平时成绩优秀,学习也很自觉,可自从前段时间模拟考试,女儿看到试卷脑子突然一片空白之后,就开始无精打采、精神萎靡,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这位家长坦言,近段时间,女儿说话少了,吃饭也少了,放学一回家,就关在房间里看书,很少出去和同学进行交流。  而且脾气也突然变得暴躁起来,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家长争吵,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考前出现焦虑主要原因是担心失败为什么高考考生在考前会出现以上情况?对此,记者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幼东。李幼东表示,这是一种考试焦虑症,是指由“考试”及其相关因素引起的一类心理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考试过程中容易走神;自信心下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心悸心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等是考前焦虑的主要表现。考生担心最终考试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不能达到父母的标准,让自己失望也辜负父母的期望,是造成考生产生考前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
  其次,自我认知不足,还未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存在担忧,也是造成有些孩子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李幼东还特别提醒,“过分”地将高考描述成一个人生的重大关卡,也容易对学生形成压力,产生一旦考不好将会影响一生等错误认知。
  考试期间,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非常敏感,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因此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常心,用自己的心态影响和调整孩子的心态,要鼓励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去缓解焦虑情绪,给孩子一些心理支持,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应考环境。
    加强情绪管理,合理确定高考目标李幼东表示,当考生出现焦虑、压力过大的情绪时,不妨试试这样做。首先,学会加强自我对情绪的管理。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中立地观察自己,努力对考试做出理性的评价和看法。
  例如,可以进行内在的自我对话:“我感觉到心跳有点快,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帮助我有效率地答题和思考,我可以通过深呼吸来放慢自己的心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慢慢消退考生对考试情境过分焦虑的本能非理性启动。
  其次,合理确定高考目标。每一个高三学子都拥有一个目标,都希望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可是过于高远的目标让人产生太强的动机,反而会束缚潜能的发挥。想要考好的动机太强烈,会导致大脑皮层情绪区域成为主导的兴奋中心,思考和思维的区域反而受到抑制,大脑出现卡壳。
    所以要选择恰当的目标,目标定位会直接影响你的动机水平,中等水平的动机最能激发人爆发潜能。最后,李幼东指出,考生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方法帮助自己缓解考前焦虑。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跑步、打球或游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项目。
  此外也可以通过情感宣泄来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可以把紧张、焦虑的情绪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檀亚楠)。

2019-06-21

0 0

    快要高考了,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紧张,因为总觉得高考是人生中很大的一件事情。可是父母不应该在孩子快要高考的时候一直在孩子旁边唠叨要多看书认真复习之类的话,会让孩子更加的紧张,而是应该和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虽然高考很重要,但是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考的好与不好父母都是会支持你的决定,不需要太担心。
    在有的时候孩子的心情是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作用,有的时候总是觉得不能辜负自己的期望,特别哈哈家里人的期望,给自己的压力很大,父母在这时候就应该是和平常一样,不要对孩子有很大的特殊照顾,孩子也就不会没那么紧张,再告诉孩子放松,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好了。
  

2019-06-21

0 0

    高考,是许多人心中人生的第一个重转折点,转的好,有人能改变命运,转的不好或许就离知识改变命运之路相行渐远了。所以在高考临近前,最紧张是最关注考生命运的那些人。比如考生的父母。
  最典型的莫过于考前那段时间父母们强制给孩子增加营养,考场附近租房等等积极的措施服务于考试,这些“重视”考生的行为,在无形中都增加了孩子的压力。  平时可能没这么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因为改善伙食,父母态度、脾气变的更温和,让孩子产生了不适。
  因为所有的“对你好”都隐喻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好好高考,拿个好分数。”的期待。孩子们都知道家长所作的一切都是因为对自己有所期待,这份期待转化成了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不让家长失望,孩子会在考前产生比平时复习更多的焦虑感。
    由此引发了越关心,越焦虑的恶性循环。与其说给考前的考生减压和缓解焦虑,不如说先给家长们缓解焦虑,培养出家长的平常心,让家长不再对孩子过度的关心,淡化对高考的关注度,以此减低孩子的焦虑情绪。
  同时家长如果想改善孩子的饮食结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营养,应该从高考前半年就开始,不要突然在考前一周改变饮食,会引起孩子肠胃不适,影响考试。  其实劳逸结合,多吃蔬菜、水果,对于长时间坐着看书缺乏运动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健康的食谱。
  少给孩子出主意。有许多家长喜欢在考前给孩子临时突击,或者做一些考前辅导,教他们窍门之类的方法。这些内容老师在学校已经反复讲过,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家长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家长多关心孩子每天的心情,少过问成绩,给孩子灌输“高考只是和平时考试差不多的一场规模大一些的考试,发挥你的正常水平就行。
      ”为孩子建立一颗平常心。高考的内容选拔性并不强,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家长和家庭氛围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比言语上的疏导孩子更大,从行为和细节上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考试观,不过分夸大高考的难度和重要程度,人生路很多,高考是一次机会,但不是唯一的机会。
  以上内容均为每日谈心·顾虹佳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2019-06-21

0 0

    面临高考,家长和孩子都可能会有焦虑情绪。焦虑是什么?焦虑是人在面临应激事件时所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焦虑来自于哪里?焦虑来自于压力。压力与效率的关系是个倒U型。首先大家要认识到在面临应激事件时,出现焦虑情绪是正常的,而且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因为人处于紧张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从而提高了应对能力。
    但焦虑过度是有害的。怎样保持适度的焦虑而不过度?身边有位朋友, 她女儿高考那年,除了高考的两天陪同之外,之前一直在工作。她对女儿说的一段话是:“我实在没有为你做什么,如果你考得不够理想,也不要觉得欠了我什么。
  ”女儿在这样一种没有额外压力以及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和调适之下,最终超常发挥。  有些家长高三期间租房不工作陪读,让孩子压力山大。人性向善,当孩子感觉到父母为他付出很多,他内心极想要回报父母,怎么回报?只能以好的成绩回报,担忧不能如期回报,日不思食、夜不能寐。
  很多家长和孩子对话的句式是:“我为你如何如何,你却怎样怎样。”让孩子小小年纪过早地背负情感的和经济的债务,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有一个考生说,她妈妈在她高考的那段时间,为了不影响她复习,凡是带响声的电器都停止了使用,甚至在大热的六月天穿了一双软底的棉拖鞋。
  这位家长无形中制造了紧张气氛,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在女儿高三期间,朋友对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苗苗,早点睡觉啊,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当你只关注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悦时,孩子感觉到父母爱护的是她这个生命的本身,而不是这个生命具有的功能,也就是不管她怎样,父母都爱护她,这种爱护是无条件的。
  
  那么,孩子能感觉到她的背后有来自于父母坚实的支撑力量,怎么可能会不热爱学习呢?求知欲是人的一种基本欲望。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青音约”的头条号,向我们提问,我们帮你解忧,让我们一起活出本真,爱人悦己。

2019-06-21

0 0

高考前,很多考生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考前焦虑症”,是一种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状态,主要由连续多次考试失利或抗压能力差而造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升学入学
中考
考研
小学教育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