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万个问题
19万个问题
1、福利费和业务招待费都有税前扣除标准。 2、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范围内支出的,可以税前扣除,超出部分,年终要做纳税调整。 3、业务招待费扣除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4、按照上面扣除标准,自行掌握吧。
给单位员工报销手机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通讯费”科目。
如果5月份的发票在8月份入账,入库单应该开8月份的。
1。法人名字开的手机费,医药费,加油费等可做账吗? 可以入账,手机、药费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加油费作为私车公用使用的汽油费,计入“管理费用--交通差旅费”科目。 2。因为个人失误,银行转账后又退回,请问要一笔一笔地做账吗?可以不做吗? 入帐时作一笔凭证,退回时也要做一笔凭证。 3.刚开业固定资产有150万多,我全部认证了提折旧,但是目前业务很少。开出的发票每月也只有5万多。照这样下去,得好几年零申报?怎么办才行? 会计如实做帐,没有税金就按时零申报。 4.另外我想问固定资产已经抵扣那么多了,但原材料也是必须要认证入库的。出售商品不可能没有原材料?那原材料可以认证多少呢? 只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符合抵扣条件的,就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认证。 5。招待费每年不可超过0.5%,如果每月做账超过0.5%可以吗?一般是计入管理费用-招待费吗?年未再进行调整? 业务招待费会计上如实报销入账,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作纳税调整就行了。 6。应付福利费国家规定,提多少用多少,那是不是表示每月的应付福利费余额得是零? (1)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发生的福利费支出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2)如果你单位还没有执行新准则,福利费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如果不提取,发生的福利费支出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 (3)不管福利费是否提取,福利费支出不能超过工资总额的14%,超出部分不能税前扣除,年终要做纳税调整。
是的,朋友,认证同专用发票的程序一样的.运输费如果用于应税项目,是可以按照7%抵扣的. 具体处理如下: 销售应税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发生的运输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 购买货物和接受劳务发生的运输费用,应该计入采购成本或制造费用比如原材料 借:销售费用--运输费 原材料等 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1000
借:库存商品 -估价入库 贷:应付账款 月末结转成本 估价入库就为结转成本。估价差距大,对利润有影响。但是实际价格到就要调整过来。总的不会影响。###借:原材料</p>贷:银行存款等</p>月末按估入成本结转成本。</p>下月月初红字冲回。4月报税时,如材料已使用,成本随估入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距而变化。对所得税有相应的影响。发票到时,按上述分录入材料,少计或多计成本补入或充回。</p>
你的办法我看可行,但福利费总额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4%.
属于“应付福利费”科目
运费抵扣联认证跟其他专用发票认证的方法,到税务局认证是一样的,不过如果是网上认证,要由专门的运费发票认证软件才可以,没有也要到税务局去认证 运费发票按照票面金额的7%计算进项税,比如收到运输发票,票面价格是1000,进项税就是70元 借:营业费用-运费 93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1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br/>贷:现金<br/><br/>然后按照员工所属部门,分配至相应成本费用:<br/>借:管理费用<br/>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外购材料用于不动产的不能进行抵扣。实务中最好也不要抵扣。当然,如果你抵扣了就不要计入在建工程。
对,只能当作普通发票使用了.
这样可以要求仓库多列一页无发票的入库帐和财务对账的吋候将正式入库和无票入库加起来和财务对账就会保持一致了。待发票来了后再办入库将无票的冲回。
外购材料用于不动产的不能进行抵扣。实务中最好也不要抵扣。当然,如果你抵扣了就不要计入在建工程。 <p>
把不抵扣的这个税额记入你购买的材料成本里就可以了,也就是增加材料成本,做凭证时应把抵扣联附在凭证后做为附件。
如果没有购进增值税发 票,那么是不能入税务帐的。 但如果购入有发 票,而只是销售时没对外开出发 票,这样的销售行为是可以走帐的。可以按未开具发 票收入来申报纳税。
你是已经收到发票的话,这个月不抵扣,那其实就是相当于没有收到发票的做法,这个月先预估入账,只不过你预估的可以很准确,因为发票在你手上,你就按照发票的不含税金额预估入账,下个月认证了之后,把上个月的预估冲掉,然后再重新入账就可以了。
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通过后,一般是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进行抵扣,抵扣要自己进行填表。如果认证后属于不能抵扣的情形,则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借:成本等科目 贷:应税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这个不用做帐务处理,只要在所得税年度申报上填列就可以了。
属于应付职工福利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br/>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br/>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br/>贷:现金
一般情况下,在职职工报销医药费是属于管理费用的。谢谢
有效期好像是三个月还是六个月,你现在就可以认证的,当做留抵税,以后有开销售发票税额是可以用这个留抵税抵扣的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