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竖箜篌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竖箜篌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全部回答

2016-11-17

113 0

    在公元200年的东汉时期,竖箜篌就沿着“丝绸之路”,被商贾们从波斯(今伊朗)经由西域传入我国中原一带,后来成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又被称为竖头篌、胡箜篌。竖箜篌形制多样,历史悠久。
  它音域广阔、音色悠扬透澈,表现力强。它既有外形和西洋乐器——竖琴相像的角形箜篌,其中角形箜篌又分为大箜篌和小箜篌。  另外还有琴头加饰的凤首箜篌与龙首箜篌。唐代长孙无忌等撰《隋书•音乐志》中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 域,非华夏之旧器。
  ”南朝宋人范晔在《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灵帝好胡服……胡签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由此推测,竖箜篌至少也有2000年的历史了。  这种古老乐器盛行于东晋直到唐宋两代。
  我们今天虽然不能看到竖箜篌的实物,但是,在古代的许多雕刻壁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如北魏至唐宋的大同云岗石窟奏乐浮雕、敦煌的“隋代乐队”壁画以及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这些古迹上都保存有弹奏竖箜篌的图像,它们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非常相似,从而再次验证,波斯才是亚述式竖琴的发源地。
    竖箜篌在传人中国后经过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随后又传往世界各地。隋唐时期东传曰本,并被应用于龟兹、疏勒、高丽、西凉、天竺诸乐中,明代以后这种乐器逐渐消亡,失传长达三百年。
  20世纪中后期,我国音乐界、乐器界的有识之士竭力主张探寻这种古老乐器的悠久历史,他们历经艰辛,查阅了大量古籍,终于在1984年,他们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功研制出了转调箜篌,登上了乐器制作科技的巅峰。
    如今,千年古乐器重获生机,各种新式竖箜篌已广泛地应用于独奏、重奏、以及乐器合奏、歌舞伴奏或与乐队协奏,并成为民族管弦乐队和民族乐团中的一员,受到中外人民的一致好评。竖箜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浴火重生,正在中国蓬勃发展,目前在世界乐器中已经占有一定位置,并且逐渐进入外国音乐爱好者的视线。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