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慈善组织实现财产保值增值的途径有哪些?

慈善组织实现财产保值增值的途径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6-12-03

167 0

    慈善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 增值进行投资的,应当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慈善组织的重大投 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政府 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投资。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慈善组织投资的 企业兼职或者领取报酬。  前款规定事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慈善组织投资,既关系到慈善目的的实现和慈善组织 可持续发展,又涉及税收优惠和市场公平竞争,事关重大, 须慎重对待。在慈善立法过程中,是否允许慈善组织投资经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西方国家允许慈善组织通过投资 来保值增值,如英国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收人规模过大的,必须剥离一定资产成立基金会来进行投资;日本《公 益社团法人及公益财团法人认定法》规定,慈善组织可以投资经营,对其经营业务分类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措施,但 投资经营不得妨碍公益目的的实现。
    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都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 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实践中,我国基金会既有采用传统的办法来保值增值,如银行存款等,也有 一些开展了投资经营。
  慈善法根据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需要并借鉴国外经验,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可以投 资,这对于壮大慈善组织、发展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对慈善组织而言,其财产保值增值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基本的保值行为; 二是直接投资企业或房地产等主动的投资行为;三是委托 金融机构进行股票、企业债券、基金等间接投资;四是企 业向慈善组织捐赠股权、房产等,慈善组织因受赠股权、房产等形成的被动投资;五是慈善组织利用自有资源直接 开展一些经营行为获取利润,例如出租房产、变卖捐赠物资、提供有偿服务等。
    允许慈善组织对财产保值增值,可 以使慈善组织不单纯依靠捐赠,有了自我造血机能,从而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慈善目的的实现。捐赠人 向慈善组织捐赠股权、房产等,也能够使得慈善组织获得相对稳定的收人来源。
  但是,慈善组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投资主体,不能因开展保值增值而影响慈善宗旨的实现,影响捐赠协议的履行,影响受益人和公众的利益。  慈善组 织的保值、增值活动必须符合慈善组织的本质属性,必须受到约束。
  为此,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投资作了若干限制 性规定,将慈善组织的投资经营与一般市场主体的投资经营行为区别开来。一是规定了基本原则,即运作要合法、 安全、有效,投资取得的收益要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二是规定了基本的决策机制,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 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三是规定了投资财产限制,政府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 投资;四是规定了利益回避机制,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慈善组织投资的企业兼职或者领取报酬。
    由于慈善组织投资经营情况复杂,目前我国经验不多, 慈善法只作了原则规定,具体办法授权国务院民政部门制 定。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