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辩证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辩证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10-11

191 0

    提起 “ 浓后淡”这道菜,恐怕很多人并不晓得。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一位 河南作家的介绍吧。因 为 “ 浓后淡”的产地便是河南。有一次,河南接待外宾,上来一碗汤,叫高汤,很像一碗白开水。
  端上来 了,大家以为是刷锅水,结果尝一口,真是了不得,味道鲜美极了。有人就问: 你们的汤是怎么做的?做这个汤的厨师说: “我们这个汤用的是两只三斤重的老 母鸡,煮了一夜,把肉捞出来。  捞出来以后,再把油撇干净,然后再用生鸡脯、 杂碎往汤里洒一点,再把鸡脯肉捞出来。
  这个汤,看起来像清水一样,可喝起 来,就不得了啦”。猛一听,大家会以为这位河南作家在推销家乡的“烹调艺术”,谁知,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来了个“三句话不离本行” “ 写文章也是这样,看起来很淡,里边也要有两只老母鸡。
    ”有一些初学写作的人,刚开始总是感到“肚子里没有词儿”。后来,随着 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学技巧的修养,观察、阅读的丰富,词儿慢慢多起来了,直至下笔千言。有的人,就满足于此,并以为这便是“才华横溢”的表现。
  其实不 然,这不过相当于从“锅内无鸡”,到了 “锅内有鸡”,还欠缺将鸡肉“ 捞出 来”, “撇干油”,然 后 “再洒点生鸡脯”,再 “ 捞出来”这么一个过程。  正是 因为这个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一些人对鲁迅写他家院子里有两棵树, “一棵是枣 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感到不可理解。
  孰不知就是这么淡淡几句话,已经使他 的语言达到了老而辣的程度。这种浓后之淡,淡中有味,其味更浓。古人云: “诗宜朴不宜巧,然比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比浓后之 淡。  ”河南的烹调大师虽然没有学究诗理,但是他们给自己的艺术杰作所取的名 字还是蛮富诗意,极具哲理的。
  可以说,做诗写文章“由淡到浓”,再 “由浓而淡”是每个人写作实践的 必由之路。清代文人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也曾说, “简为文章尽境”, “味 淡则简”。 “意真则简”, “ 辞切则简”, “理当则简”, “气蕴则简”, “神 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总之,文章要想写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味淡乃标志之 一,因素之一。
    因为天下万物,现象纷呈,机理相通。 “ 浓后淡”的哲理,可以 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特别是在治学思路上的启迪。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逝世前对女儿赵青说: “我只有两件事要嘱咐你,一是 要深知创造艺术‘从少到多,从多到少’这个道理;二是要不断创新,你什么时 候把条条框框都打烂了,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功。
    ”我国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总结50年的舞台经验,用了六个字: “少、多、 少”, “ 约、博、约”。前面 的“少”是指从“ 专”入手,有了基础再博釆,最 后再归结到一个“少”字,但后面的“少”则是指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了。
  丹青大师齐白石的创作经验是:从名家吸取技法,灵活运用,直到看不出名 家技法而好像无法时,才能成为杰出的国画艺术家。  子贡曰: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 门者或寡矣。”从治学方法上说,子贡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莘莘学子千千万万, 真正懂得其中妙谛者是不多的。 “ 浓后淡”三个字,实在 是 “得其门”的精髓, 规律性的认识,无论做工务农,学艺习武,研理从文,概莫能外。
      以上,我们从科学、艺术、文学几个方面论述了这几类创新杰出人才经常釆用的创新思维技巧。其实,各类人才几乎都可从这里得到启示。
  商业部门的模范 售货员,常常将自己比做顾客,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做政治思想 工作的人,将自己比做工作对象,做 到 “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 “彼此平 等”,已经创造出成功的经验,做出创造性的工作。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