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期如何进行监测管理?
(1) 监测:至少每15分钟观察一次生命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和气道阻力及病人的清醒程度。有的病人还需监测脉搏血氧饱 和度、心电图、体温等。对于苏醒延迟、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而需呼 吸器辅助通气者,应定期测定潮气量和自主呼吸频率,必要时进行动脉 血气分析。
(2) 管理:
1) 系统管理:应防止低氧血症。在恢复期引起低氧血症的主要原 因是气道阻塞、呼吸抑制和肺部病变。对于气道阻塞的处理可通气道 或调整头的位置;对于呼吸抑制,首先要解除病因,治疗上以呼吸支持 较安全;对于肺部病变只吸氧是不解决问题的,根本的方法是要使肺泡 扩张,因此除了使用呼吸机时用较大潮气量外,尽可能用0。...全部
(1) 监测:至少每15分钟观察一次生命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和气道阻力及病人的清醒程度。有的病人还需监测脉搏血氧饱 和度、心电图、体温等。对于苏醒延迟、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而需呼 吸器辅助通气者,应定期测定潮气量和自主呼吸频率,必要时进行动脉 血气分析。
(2) 管理:
1) 系统管理:应防止低氧血症。在恢复期引起低氧血症的主要原 因是气道阻塞、呼吸抑制和肺部病变。对于气道阻塞的处理可通气道 或调整头的位置;对于呼吸抑制,首先要解除病因,治疗上以呼吸支持 较安全;对于肺部病变只吸氧是不解决问题的,根本的方法是要使肺泡 扩张,因此除了使用呼吸机时用较大潮气量外,尽可能用0。
49 kPa (5 cmH20)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2) 循环系统管理:最常见的为低血压和高血压。①低血压:最常 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可能是输血输液不足或血管扩张引起的相对血 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常有助于正确得出结论;此外,手术后体 腔内继续出血也应引起注意;其他特殊原因如心源性休克、张力性气 胸、严重低血糖等均有其他症状和病史可作参考,可针对原因予以处 理。②高血压:常见原因有疼痛、缺氧、气管导管的刺激、膀胱膨胀或有 高碳酸血症、颅内压升高等;术前已有高血压的因素如动脉硬化,或本 身为早期高血压病人,术后血压升高也不少见。
处理原则应首先解除 其原因,其次进行对症治疗,降低血压。
3) 恶心、呕吐的管理:恶心、呕吐常发生于全麻后的病人,尤其是 妇女与小儿。恶心、呕吐常为麻醉药物对化学感受器刺激的结果。恶 心、呕吐可引起病人不适,其自主神经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也可
能造成一些并发症如脑出血、心血管意外。
虽然目前并无公认的良好 的预防治疗方法,有些措施仍可考虑应用,如术中应用镇吐药物如H2、 H3拮抗药等可降低其发生率。
4) 清醒延迟的管理:应先维持循环稳定、通气功能正常和充分供 氧。然后进一步检查其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5) 体液平衡管理:由于术前存在的炎症、肠梗阻、毛细血管渗漏综 合征等病理情况和手术操作,术中一部分血容量可进入细胞组织间隙 (第三间隙),堆积在胸膜腔、腹膜腔、肠系膜腔、肠腔、皮下或筋膜间隙 等,可引起循环血量相对不足,导致低血压和心率增快,体重增加。
而 且在术后进入第三间隙损失血容量的过程可持续24〜48小时,在大量 腹水或过敏反应时尤为明显。通常在术后第3〜5日,由于毛细血管通 透性和胶体渗透压恢复正常,进入到第三间隙的液体又可重新返回到 血管内,引起血容量增多,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尿量增多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