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8-12-07

0 0

     《伤寒杂病论》自序称全书共16卷,但与史载卷数不一致。从王叔和 整编后八个世纪,到宋代经过“校正医书局”考订后,分为《伤寒论》与 《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今。该书: 第一,系统化了中医临证学。
   《内经》多属于基本理论,其临证治疗大部分是针炙。《伤寒杂病 论》的临证内容则十分系统,而且大大超出了《内经》。  例如,《内经》 把热病的病程归结为12天,一天传一经。
  《伤寒论》也肯定“传变”, 但时间和次第,并不死板:有传、有不传、有循经传、有越经传、还有直 中。有一经病、有二经病、三经病、有合病、并病、坏病等,更加符合实 际。 该书基本内容分两大部分:其伤寒部分,总结有397法,113方。
    开辟 了热病学(传染病学)的道路;其杂病部分论述了内、外、妇各科40余种 病,实际方剂有176首(除去重复和只有方名者,为后世分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书用药200余味,这在汉代是很高水平的临证全书了。
   第二,基本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一大特色,是理法方药统一规律的概括。  《伤寒杂 病论》一书,基本上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模式。例如: 四诊察病:《内经》对疾病有时侧重从症状或脉象下诊断。
  《伤寒杂 病论》则通过大量实践经验运用了脉证合参,发展了诊法。 八纲辨证:如《伤寒》第七条,《金匮》第三篇等,都区分了阴阳的 病型;《金匮》第一篇区分了表里的部位;《金匮》第四篇区分了寒热的 征象;《伤寒》第七十条着重了正邪的虚实。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该书 中运用的很成熟了。 六经分证与脏腑分证:伤寒感外邪,所以按六经分证,阳经由表及 里,阴经由实而虚,符合临证实际。杂病多属内伤,所以脏腑分证更有意 义。
  治伤寒以袪邪为主,治内伤以扶正为主,不同分证,有各自的临证价值。 八法治则:该书运用了八法。  如治伤寒重在攻邪,故以汗、吐、下为 主,也有温、利、和,如第277、381、387各条。
  治杂病则多用补法。该 书的八法与现在所说的八法只有一项差别,即现在的“消”在该书中是 “利”。 总之,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热证用 清法,寒证用温法等,该书是十分明确的。
     该书也有局限:如伤寒传经理论还有某些机械论,关于不可用“本命 肉”之类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