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哲学

诸子百家中道家的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07-06-20

0 0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聃和庄周为主要代表的一个学派,崇尚“道法自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似万物之宗”,反对儒家的“礼”学,也反对法家的“法”学。老子(即老聃)的《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共五千言字,是道家的代表作。
   老子首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本源思想,认为“道”是永恒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但是又认定“道”只能去领悟,无法言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故历来的史学家和哲学家都一致认为“道”家是玄学,因为“道”“有生于无,无生于有”,不能明确释义。 道家的主要观点有三:认为“天之道”能“柔弱胜刚强”,“损有余而补不足”;认为“无为而治”是根本,应“道法自然”,“不妄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治理国家应“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最佳的方法,各诸侯王者应以“道”为旨实行“无为而治”。
     供参考。

2007-06-20

288 0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
    道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源流脉络,不很清晰,古文献缺乏,地下考古也没有发现证据。但从老子所从事的工作,从《道德经》、从庄子等人的文献中透露出的情况看,道的思想并非始于老子。
   也可以说是无为和任自然如下: 老子把万物的本原称为“道”,然而“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是“非有”,不可名状,正是由于“非有”的存在,才能出现“有”与“万有”。因此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的道家思想揭示自然的规律。万物是有常的,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是不变的。
    而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物极必反”,因而有“反者道之动”之说。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么物极必反的“极”何在呢?由于我们认识的渺小,绝对的“极”,恐怕我们是永远也不会感受到的。
  所以我们不应认为我们去认识了就什么都知道了,而是应该不断地学习认知。  老子也曾做过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也是不断学习的,而并非要达到某种私人的目的而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再回到物极必反,换句话,就我们所能认识到的,骄傲正是一个人的进步已到达极限的标志,就该意味着要倒退。老子也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在为人处事上,人应该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化,相反相成的常理,合乎自然。
  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一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一个人想要强大,他就首先要看到自己处在一个软弱的地位,而不自是。同时人应该温和、谦虚、知足,以达到不过分。   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是从“反者道之动”引申而来的。
  主张“无为”,并不是让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事情。它的用意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同时意味着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肆意放荡。“无为”使人的活动必要和顺乎自然,这就需要人力求平易朴实。“德”是事物天生的本性。
  人要循德求道,就要求人要简朴。  老子蔑视儒家道德观的“仁义”,认为那是由于人对万物由来和万物本性疏离而产生的。因而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强调清心寡欲。由“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得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

2007-06-20

253 0

无为而无不为即道!然诸子于道有高下而产生异途,异途同归于道!众家能互补并不相斥!

2007-06-19

255 0

道家的主要观点是:"无为而治"(批孔)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哲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哲学
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