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佛教

佛教讲人有前身来世,我很想知道怎样实证前身,因为知道了前身就会知道来世。我很想请秦少龙学者回答我的问题,因看过秦学者的“杀生”讲授,我十分接受这样的解答。谢谢!。

全部回答

2007-06-04

0 0

    你说“实证”前身,是指自识宿命吗?那可是一种神通喔,叫“宿命通”。即使具有宿命通的大修行人,其能观察宿命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仅看前一世或几世,有的是几十、几百、几千……,只有佛才可以洞察无穷世。
  而因缘果报的成熟现行,并非单单由前一世的行业所能决定,而是由过去无始以来的业种遇缘成熟而起。  所以说,即使你能够“实证”前一世、前几世甚至千百世,也无法彻查因缘果报之究竟。
  何况,即使要修得仅能观察前一生的宿命通也需要非凡的禅定功力或宿世因缘,我们大多数人一世修行,未必能获得神通。更何况,假使有人说他能始宿命,能说出你前世,你又凭什么信他?你又怎么能避免被那些贪图利养的邪心之辈以妄断宿命而误导?因无法公证而有致鱼目混珠之患,佛教绝不提倡“神通度人”,甚至不主张真有一点神通的人随意使用神通来说他人的前生后世问题。
     至于您说的“知道前身就会知道来世”的命题,恐更不能成立。佛教不是宿命论,佛教讲的“业力”是一种趋势、是类似现代物理学概念上的“惯性力”的一种作用,是由过去无始以来的无数身、语、意行为的能量转化形式的合成和积淀。
  人从出生开始,在成长直至死亡的生命轨迹中,此业力作用始终不断,人生仿佛被一种与生俱来的无形、强韧但又有富有弹性的命运枷锁所束缚,从出生家境、风水,到成长学习环境、成家立业内外部环境,乃至到各人易感病症、各人身体特征、各人性格特点等等的心理、生理构成以及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一切方面,无不受这一副枷锁的限制,有时或可一时把它挣得松垮,而往往旋即又被弹力收紧。
    但这业力毕竟是一种趋势,业行种子要转为现行还需依靠外缘,即有因有缘方产生果报,若缘不具备,纵经恒河沙劫,业因未必转化为果报的现行,佛家的业力果报说绝非简单的单因决定论。
  从当生现世来看,我们这辈子只要寿命未断,始终在与业力抗争,其业力趋势也始终有被转化的可能,尽管转化程度取决于修行的深浅。  当一个人的一生走到临终时,此人此生与业力或者说命运的抗争才告一段落,这时是决定下辈子转生何方的关键时刻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他人能利用“临终关怀”来帮助此濒死之人幡然悔过、提起正念、看破放下一切执着和恐惧、看破放下一切颠倒梦想,那将是对这个人最大的恩惠! 大家通常都知道,信佛首先是信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不信这个就没有信佛的基础。
    试想,三世轮回若不难“实证”的话,今天我们还会生活在这个一个世界上吗?《药师经》上说“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啊,如果一个人能够证实善恶报应,他的行为能不为之改变吗?若一世界多数人“实证”轮回,必定从无穷久远之前即改恶修善,那世界是否在无穷久远以前便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净土世界了呢?所以,没有“实证”抑或“反证”三世轮回的神通道力,正是说明我们此世界众生福德不厚、善根不深、智慧不明啊! ====================================================== 谢谢楼主指正。
    不过可否请您再说明白一点: 您对转世一说成疑,却为何能接受因果之说?为何能接受三皈五戒? 如果您指的“实证”是指用类似科学实验验证的方法,而不是指修行者直接经验(类似神通之类)的话,那算我理解有偏。
  不过用这类方法验证者,也的确有一些学者,主要是欧美和印度的学者,他们探访过很多具有前世记忆的人,研究过大量案例,并由此写过一些书来记载和论述。   另外,Discovery科学探索频道制作了一个纪录片《前世今生》,以下是此片有关介绍的引用: 另外,广州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钟茂森博士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介绍国外轮回学研究成果的学者,我现场聆听过他的演讲。
  这里有相关文章: 如果您认为这种资料是您所需要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至于其他的“实证”,个人没有接触过。个人信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主要是出于该理论的“逻辑性”,我认为这套理论合乎逻辑、具有科学意义上的逻辑性,许多原来想不通的问题,依靠这套理论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所以坚信其真实性。
  

2007-06-07

99 0

    毛生:佛的教诫,如何真正才能理解呢?佛教中重在“见”。只要有“见”,就不存在“信”或“不信”的问题。佛的教诲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关于如何“见”,即使是“正觉”,也是要“自证”和“他证”,不证言证,是极严重的“妄语”。
  你的问题要你自己去“见”,别人替代不了你,别人也说服不了你。  对此,佛教历史上很多大德说“不可说”,所指就是这些。你问的“前世”,只是“过去”中的小小的一点点而已。 但是,昨晚(2007-06-06 22:20)碰巧看到一段电视(中央2频道)报道,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姓王名直的人,小学6年级的文化,现在70多岁。
  老王头坚持办“助教中心”,已经7年。  他的助教中心,就是给外出打工人家的留在家乡的孩子办的一个寄宿学校,也兼作周围贫困孩子的上学救助。经过极其艰难的7年,现在有在校学生600多人,初据规模,也得到了政府和乡亲们的认可和赞扬。
  在电视节目的最后,采访的记者问他,为什莫会在花甲之年以后,还这末辛苦的办这样一个助教中心。  老王头的回答,一定让大家大跌眼镜。他没有说什莫高尚的大话,他说,他是几年前做过一个梦,梦见他领着一队的学生,都穿着一样的衣服、裤子和鞋,走在大街上。
  他就是为了实现他的这个梦。他还强调说,这个梦真地做过。呵呵呵呵,这不是见过去,但可以算作预见“未来”的一例,所以这个例子也不见得能说服你。  想要知道你的“前世”,自己好好修行啊,机缘到的时候就会“见”到的。
  我这也不是“妄语”。

2007-06-07

81 0

楼主决心要实证(证明)宿命通,我很钦佩!受楼主的感动鼓舞,我愿作楼主不请之友,借“话”献佛: 《佛说四十二章经》: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007-06-02

97 0

因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佛性即如来藏。证悟之人能亲证 到此如来藏。并告诉我们此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是贯通 三世的,所以人会有来世。有一本书[真实如来藏]国内05 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也可网上订购。其中的道理讲 得非常透彻。

2007-06-01

98 0

      您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指名请少龙师兄解答,但我还是很乐意来凑个趣谈谈看法。   您所说的实证前身的事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机缘。事实上您此生的一些习性很多都是前生乃至此前多少生养成并流转来的,您可以注意观察,细心体会。
  您也可以观察周围的人或者一些动物。这是其一。     其二,要知道前生的事情,要有宿命通的神通。这种神通,不仅仅是学佛的人才可以得。但是学佛主要是要开智慧,断烦恼,因此宿命通可以理解为修行的一种副产品,而不是修行的主产品。
  所以,如果您抱着求神通的观点学佛是很危险的,容易出偏。   其三,知道前生未必是好事情。  如阿罗汉证得宿命通后,能知道自己前多少生的许多事情,在知道自己在地狱中受苦的情形后,有的为此出血汗。
  所以,还是把握好当下吧。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   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有过很“神”的经历。当故事讲一讲:   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因早年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自谓“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
  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创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阳明心学。王阳明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
    王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这间关房是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   王不肯作罢,一求再求,知客师父拗不过,只好开门。
  王进屋一看,一位圆寂的老和尚端坐在蒲团上,容貌正和自己一样。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   原来王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
   王感慨万分,遂题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是这个老和尚和他自己的后身开个小玩笑,呵呵!   又如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书法家。   《玉历宝钞》中记载这这样一个故事:26岁的宋朝进士黄庭坚是芜湖的知卅,有一天午睡时做梦来到一处乡村,看到一位老婆婆在门口摆着香案,供桌上放着一碗芹菜面,香贲贲的。
  这位老婆婆口中叫着什么人的名字。黄庭坚走近前去,便把那碗面条吃了,然后回了衙门。  午睡醒来后,梦景清晰,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次日午睡,梦景再现。黄庭坚遂觉得奇怪,便走出衙门,循梦景所指,到了一户人家并见到了这位老婆婆。
  这位老婆婆向黄庭坚讲起用芹菜面供养她已死去26年的女儿的传奇故事(她的女儿是佛门弟子,终身不嫁,喜欢读书,吃长斋)。黄庭坚向这位老婆婆打听她女儿的忌辰,却与自己的生日相同。  这时的黄庭坚更觉奇怪,她的女儿已死去26年,死去的时间和自己的岁数相同,她女儿的忌辰又与自己的生日相同,莫非我黄庭坚就是这位老婆婆的女儿转世的?于是黄庭坚来到这位老婆婆女儿的卧室,打开她女儿的书匮,发现许多文稿,黄庭坚细阅读之,原来他每次试卷的文章,竟然全在这里而且一字不差。
    这时黄庭坚已完全明白,这位老婆婆就是自己前一世的母亲。于是,黄庭坚跪拜在地口称母亲,并把这位老婆婆接回衙门供养,这是后话。黄庭坚在后花园建造《滴翠轩》,并作有诗一首刻在石碑上:“似僧有发,似俗脱尘,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   这个奇怪吧?   哈哈! =========================   聊作小补:佛法有的人作为一种理论来研究,有的人当成故事来听,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佛教也不是要人盲目地去信仰,也主张怀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对于佛的教化,我们应该明白这是佛菩萨给我们指出的路径,是告诉我们怎么去才能达到目标的,可以说是地图(这个比方也许不完全正确),那么最重要的是,--脚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很多人去过其他国家欣赏到一些美景,回来跟我们说,这个和我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是不一样的。
       轮回转世乃至于佛教中圣贤的诸多境界难以理解,或者说难以实证,难在哪里?就难在我们好多人的手上已经有了地图,而不肯前往,哪怕是坐飞机,或者是坐火车,甚至是走上。所以,我们永远见不到那些美景。
     您对佛法中一些内容已经了解并有信心,这是很难得的。希望您善护念之。  信心非常重要,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又,我们都在积累资粮的阶段,简单说,资是资金,粮是干粮,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没有资粮是不行的。
      所以,建议您知道多少做多少,走自己的路吧。   阿弥陀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