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急评价小说<<简爱>>与电影<<简爱>>的区别

急!!!评价小说>与电影>的区别。和各自的艺术特点31号之前要的!!

全部回答

2007-05-29

0 0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已经无法统计在电视、广播上不知看过、听过多少遍上影译制片厂翻译配音的《简爱》,尤其是简爱对罗彻斯特那一段经典台词,我简直可以倒背如流:“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了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赐于我美貌与财富。
  我也会的,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  我们的精神上是平等的,就像将来你和我一样通过坟墓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简爱》的故事乏善可陈,不过是19世纪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性格倔强、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
   如果按现代的眼光再来审视这样一位追求精神平等的女性也是可疑的,简爱要求罗彻斯特的其实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的名份,不愿意只做他的情妇,哪怕是他是真心爱他的。  夏洛蒂·勃朗特做过两任家庭教师,了解那不仅不是浪漫的还是受上等人轻视的职业。
  家庭教师最佳的出路当然是嫁给东家,咸鱼翻身做女主人。既要东家俯身低就来娶她为妻,又要尊重她的独立人格,那谈何容易? 略早于勃朗特的简·奥斯汀几乎在她所有的小说都道出了当时缺乏丰厚嫁妆的女孩寻找白马王子(既要有殷富家产,又要两情相悦)的艰苦征程。
    论身份,简爱只是平民出身,远不如奥斯汀女孩们;论容貌,简爱更有自知之明,公认的长相平庸。相对于罗彻斯特,她完全处于劣势,她唯一可以与罗彻斯特可以分庭抗礼就是精神上的平等。
  但是在19世纪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在物质方面完全仰人鼻息的女性追求与男性在精神上的平起平坐,几近自欺欺人。  当然,即使到了21世纪,女性在收入方面可能超越男性了,不必刻意寻找两性在精神上的平等,她们感觉幸福了吗?并不是否定简爱的平等宣言,相反,她这样的积极姿态无疑是值得赞美的,哪怕更多表现的是浪漫主义气息。
  相形之下,效颦之作《蝴蝶梦》的女主人公在个性表现上则要逊色许多(有意思的是翻拍成影片后,两位女主角都由琼·芳登饰演)。   《简爱》的电影据说有多个版本,我看到的是1944年的美国版与1970年的英国版。
  美版是由大名鼎鼎的奥逊·威尔斯与奥斯卡影后琼·芳登主演(伊莉莎白·泰勒在片中扮演简爱的幼年好友海伦,模样极像当时最走红的费雯丽),英版则由后来的奥斯卡影帝乔治·斯科特与苏珊娜·约克主演。  两个版本在质量上可以说是一时瑜亮,很难分出高下。
  稍稍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同样的故事甚至同样的台词两部影片做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不同处理。 首先美版是黑白片,英版则是彩色片。色彩的区别就决定了影片在取景上显著差异,美版可能大多在摄影棚中完成,似乎受话剧影响较大,出现许多戏剧化的场面,比如简爱接受了罗彻斯特的爱情,突然电闪雷鸣,一株大树应声而断,预示了两人的命运将发生重大的转折。
    而英版更多是实景拍摄,色彩柔和、风景优美。特别是古堡选景,个人感觉更接近原著。 两片更多的是剧情上的差异,美版从简爱在舅母家受虐待开始讲起,而英版直接从她进入沃伍德慈善学校。
  这与后面的剧情不同发展有关,美版中简爱离开罗彻斯特后自述“毫无目标、无路可走”,无奈又回到了舅母家,见证了舅母家破产后的败落。  而英版简爱则是真正的走投无路,结果昏到路上被人搭救。
  这应该与两部电影的不同时代背景有关,1944年尚在两战期间,而到了1970年,在全世界范围中各种社会运动与思潮风起云涌,电影作为最通俗的艺术表现形式通常能非常微妙地表现出不同年代的社会价值观念。
   英版的简爱明显远比美版的更坚强独立,比如片中罗彻斯特邀简爱一起喝下午茶,美版中简爱欣然接受,英版中简爱则自嘲道:这么说,我现在扮演的是宫廷小丑的角色?当疯女人纵火被简爱发现,她冲进罗彻斯特房间,唤醒他并一起扑灭了火,英版中简爱显得更从容,灭火之后还去走廊拿来照明的蜡台。
    简爱接受了罗彻斯特的求婚,美版中她只是简单地沉浸在幸福之中,英版中她明智地对他说,过不了一年,你就会厌倦,那时就要我来哄着你,让你开心。英版中简爱仿佛听到罗彻斯特的召唤,回到他的身边。
  而美版中则是她在牧师无爱的求婚中发现真正的爱情,她大声对牧师宣称:我们不能光活在对上帝的爱上,在凡人的相爱中我看到上帝!然后直奔向罗彻斯特。  两部电影都回避了一个问题:这时她并不知道疯女人已经死了,她回去不是心甘情愿做罗彻斯特的情妇吗?而当初正是因为不愿意才离开罗彻斯特的,小说中则说她得了一笔遗产,就算这样,难道拥有足够的财产就不必再提精神上的平等了吗? 两个版本的罗彻斯特的差别更是明显。
  奥逊·威尔斯饰演罗彻斯特时才29岁,正是身强力壮的年龄,美版的罗彻斯特更多地表现出他的玩世不恭与独断专行,而乔治·斯科特已经43岁,所以更显出他历经沧桑后的倦怠与虚弱。  同样是灭火后,美版的罗彻斯特命令简爱呆在房间,自己举着蜡台去阁楼察看,而英版罗彻斯特只会傻傻地看着简爱在忙着张罗来安慰他,而无所作为。
  梅森事件后,罗彻斯特突然离家,美版是渡过漫长隆冬直到春暖花开,他才带着他的朋友们浩浩荡荡地出现,而英版则是三周后就回家了。简爱决定离开时,美版罗彻斯特是眼看着她离开,而英版的罗彻斯特在情绪表现上更为剧烈,竭力挽留简爱,并哀求:简爱,我是多少依赖你啊。
    简爱不辞而别后,他甚至追赶着声嘶力竭地高喊她的名字。 现代论者在讨论《简爱》的文章说在男权的社会中,女性不外乎两条路可走:一、挑战男权成为阁楼上的疯女人,二、成为简爱式的男性依附者。
  这似乎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原意南辕北辙,不知从中是不是可以说明现代社会已经进化到浪漫主义无处藏身的地步? 。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