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流口水 宝宝4个月了?
这是很正常的现像,2-15个月内的宝宝基本上都会这样!不必担心 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 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到小...全部
这是很正常的现像,2-15个月内的宝宝基本上都会这样!不必担心 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
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
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小儿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由于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小儿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
这些都属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切忌乱投医。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
因此,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3、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4、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滋生细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