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个人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个人的原因?》

全部回答

2007-04-02

0 0

    这是须眉05年对中国仍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看法。另外,须眉是学金融的,写得不好,请楼主原谅。 管中窥豹 看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远 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称诺奖)的获奖人就将在近期公布了,可中国再次与诺奖无缘。
  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我不明白,这些所谓的“自欺欺人”的说法到底要蛊惑多久呢? 深受女性喜爱的台湾七大才子之首――李敖(其才学须眉很欣赏,其桀骜不逊的性格余甚绝重,怅效而不可得,然其“汉皋解佩”之能,余远之。
    )似乎想为中国无法获诺奖而辩护,曾说:“诺贝尔文学奖受政治和地域的影响太大,偏向于西方发达国家。文学史上,有许多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却没有得到,特别是托尔斯泰,这是不公平的。
  ” 诚然,诺奖偏怜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美英法德。但第三世界国家获诺奖的也不胜枚举,为什么偏偏没有中国呢? 诺奖确实也很受政治和地域的影响,多年来以政治态度来引导文学选择,以地域公平来替代文学公平,这对一个世界最高文学奖项是有失公允的。
    很多优秀的作家(像前面的托尔斯泰,阿根廷的博尔赫斯)也因此无法终生无缘,但后来不是也把诺奖给了他们的继承者(像布宁,聂鲁达)以作补偿(余是这样认为的)吗?并且,近几年的诺奖都是给了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的作家(V。
  S。奈保尔爵士出生于特立尼达多巴哥,库切出生于南非),但为什么还是没有中国呢(像什么高行健那是另类)? 有些人又认为诺奖重来没有颁给中国人,主要是语言文本上的原因。  通过译文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当然不够理想,无论译文多么精彩,还是不如原文。
  但瑞典文学院(以下称文学院)没人懂匈牙利文,诺奖却给了凯尔泰斯;没人懂波兰文,诺奖却给了显克维奇;没人懂阿拉伯文,诺奖却给了迈哈福兹;没人懂印度文,诺奖却给了泰戈尔;没人懂日文,诺奖却给了川端康成;更别说什么非洲语言了,诺奖却给了索因卡。
    照此推理,文学院同样不懂中文,国人为什么无法染指呢? 现在又有人认为诺奖对中国文学存在着偏见,国人其实早就能获奖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诺奖一般都是颁发给那些对世界文学有贡献的人,可中国文学对世界有何贡献可言呢?“鲁郭茅,巴老曹”(中国比较推崇这排名,可国外未必认可)之辈真有绝对的实力问鼎,我看未必。
    鲁迅把自己的颠峰时期让杂文给荒废,可惜。那所谓的郭沫若就是一个御用文人,难成大器。 当中国真正开始追寻诺奖时,不是外在的原因,就是作者自身的缘故,总是无缘诺奖。
  60年代,国人推出老舍(须眉认为公平获奖概率90%),此君在国外声名显赫,大有为中国蟾宫折桂之势,66年文学院就有将此奖颁给舒老的倾向,可获奖者姓名一般在9-10月才公布,且都是给在世者,可惜由于政治原因,舒老8月投昆明湖自尽,使该奖落入以色列阿格龙之手。
     70年代,国人又推出茅盾(须眉认为公平获奖概率50%),此君虽然在国内很“遥”,可国外却不是很认同,再加之政治和地域因素,无法取得突破。 80年代,国人又推出沈从文(须眉认为公平获奖概率70%,须眉每每读其《边城》而黯自神伤。
  ),此君在国外也还很受欢迎,可惜最终败给法国的克洛德-西蒙。   后来,国人又推出北岛(须眉认为公平获奖概率0%),当时此君已远在欧洲,且年方38岁,而诺奖从未给过40岁以下的人,再加之“功力”与“西方诸强”相差悬殊,获奖只是空谈。
   后来,国人又推出冰心(须眉认为公平获奖概率10%),此君受泰戈尔文学太甚,且发展不多;再者,诺奖自成立以来,只给过10位女性作家(瑞典的拉格洛芙、意大利的黛莱达、挪威的温塞特、美国的赛珍珠、智利的米斯特拉尔、德国的奈莉-萨克斯、南非的纳丁-戈迪默、美国的托尼-莫里森、波兰的申博尔斯卡、奥地利的耶利内克),获奖有可能吗? 后来,国人又推出巴金(须眉认为公平获奖概率10%,即使作为半个同乡),我想是有道理的。
    诺奖讲究“熬年头”,且要有大批作家打先锋(据说大江健三郎就是这样获奖的)。巴老比鲁茅年轻20岁左右,熬也该熬出一个了。可惜,众所周知,巴老的辉煌之作《激流三步曲》和《爱情三步曲》皆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此主义在19世纪就达到顶峰),而20世纪的主流文学是以爱尔兰酒鬼(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和奥地利狂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须眉是他思想的忠实追随者)的精神分析为支撑的。
    巴老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去“复古”,试想,有机会获奖吗? 中国到底离诺奖有多远?说远吧,其实很遥远。据须眉近几年观察,获奖的都是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的作品,深受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雅格-拉康(另两位是前面的弗洛伊德和瑞士的卡尔-荣格)思想的影响,可惜国人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就太令人失望了(须眉已经很久没看中国文学了,尤其是50-现在的,偶日”乱翻“了两下韩寒的《三重门》,真是徒有虚名,还号称当代的《围城》,还不如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的校园三步曲之一――《小世界》(另两本是《换位》和《美好的工作》),此书称为西方的《围城》。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阿莱的《尘埃落定》,有点美国南方的乡巴佬(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感觉,可惜还是有点距离。) 说近吧,其实也很近,就看这些所谓的作家怎么努力了。
   中国能从雅典奥运凯旋归来,能被“七国集团”邀请开会,能被美国财长斯诺继续要求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不能获得真正的诺贝尔文学奖呢?须眉甚期待。  。。。。。 。
  

2007-04-02

106 0

1.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等都是外国籍华人; 2.原想颁发给老舍先生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老舍先生的自杀而落空(诺贝尔奖是不颁发给死人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