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儒家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

儒家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

全部回答

2018-12-25

0 0

    义,一般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乎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或者说它 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利,主要是指物质利益或者功利。“义”和“利’’的概念本来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只是在私有制 产生之前,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概念。
  义,古代的思想家多释为“宜”, 如《礼记•中庸》即云:“义,宜也。  ”它应该是指经济上的利益分配原 则,即分配公平、无偏、中正,这便是各得其宜,这便是义。“利”在 《尚书》《易经》中多次出现,但它的意思都非物质利益之“利”。
  至春秋时期,“利”才被赋予了经济学上的物质利益的内涵。春秋末年的孔子更 将义与利对言,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孔子以后,各家各派 也都大谈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辩甚至成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一个 重要问题,义与利遂成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
  在对义利关系的争辩中,先秦诸子各家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义利观。比 之各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直到 今天,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选择以及道德评判等产生重要的 影响。
    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 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而不是“小人”,就应把义 作为个人立身的根本。他曾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 “君子 喻于义”。
  以义为最可尊贵,把义作为行事的准则,明白义的真正含义, 这是对“君子”的起码要求。  与“君子”相对的“小人”才不知义,才只 懂得利,才一味地追逐利益。在孔子的心目中,物质利益远远比不了道德 的价值,人的精神需要比物质需求更为重要,所以他说:“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就是说, 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贫贱困苦,也会令人感到乐在其中,感到精神上的 满足与充实;相反,如果凭不正当手段得来富贵,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富 足,但不过像飘忽不定的浮云一般,转瞬即逝,不值得一顾。
    在孔子那里,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从“仁”的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与 “礼”的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规范。正如礼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一样, 孔子的义也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对统治者来说,讲义,就应该实 行德政,这才能得人心、利统治,使社会安定;而对于一般的人,义的要 求即做“志士仁人”,不仅在德义与富贵的选择中轻视富贵,甚至为了德 义,为了崇高的追求,不惜个人的生命,即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
    孔子生活的时代,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衰世,因此,孔 子企图恢复周礼,使天下有道。为此,他希望统治者能使民以礼,被统治 者事君尽礼,从上到下,社会上人们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合乎道义。
   但时代毕竟发展了,孔子栖栖惶惶,四处奔走,却始终不能施展个人的主张,因此,他便从事于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教授生徒,致力于教育事业。   从孔子的一生看,他始终是以拯救乱世为己任的。
  他曾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之所以这般忧心忡 忡,是因为他知道“放于利而行,多怨”,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人们只 知道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仁义,社会当然就会混乱。
  为此,他不 仅本人“罕言利”,而且希望每一个有仁德的人都“谋道不谋食”“忧道不 忧贫”,只有这样,社会的祸乱才能结束,“无道”之世才能变为“有道”。   这也是孔子重义轻利思想的社会基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