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发声原理是什么?

发声原理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8-08

0 0

    世界上记载鸣沙现象以中国最早,但多少代以来古人对其百思不得其解,直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才首次有人用科学方法去探究。国外的科学家对鸣沙现象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和推测, 观点较多,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静电发声说。
   认为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   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第二种为摩擦发声说。 认为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烈声, 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而鸣。
  第三种为共鸣放大说 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回响声。  1979年 ,我国学者马玉明写了一篇名叫《响沙》的文章,提出了新的见解。
  他认为,响沙 的 “共鸣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气里边。响沙发出声响, 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沙丘高大陡峭;第二个条件是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状的;第三个条件是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渗出,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
      马玉明还提出,由于空气湿度、温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在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再加上策动力和沙子本身带有的频率的变化,响沙的响声也会经常变化。
  人们有时候在下雨天去看响沙,发现响沙不会发出声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把 响 沙 的 “共鸣箱” 结构破坏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