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未成年人能不能作但保人呢?

未成年人能不能作但保人呢?

全部回答

2018-05-28

0 0

    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未成年人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 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包括意思能力和责任能力。意思能力是指 未成年人可以判断自己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能力,即能通过意思表示享 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设定、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 或者民事义务的能力。
    责任能力,又称不法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能力是 指行为人对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民事责任能力包括侵 权责任能力和债务不履行责任能力。《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 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 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 责任。  ”依《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这样划分的基础是智 力状态,即意思能力,划分的基本标准是年龄。
  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保 护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
    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一般来说身体和智力发育已经成熟,世界各国 民事立法多以18周岁为成年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我国确定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考虑是未成年人的智力状况, 而不是未成年人的经济状况。
  年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收人的,例 如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仍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通意见》第一百六 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18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 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人的,由抚养人垫付,垫付有困难的,也可以判 决或者调解延期给付。
  这一做法的实质意义在于,一方面要求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使受害人或者相对人的损失 及时得到救济。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 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是关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规定。根据《民通意见》第二条,以 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是指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人维持当 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  将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靠自己的劳动收人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利于他们从事生产 经营等活动,是对他们意思能力的尊重及合法利益的保护。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对事物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以实施 曰常生活必需的民事行为,进行某些获取法律上利益而不负义务的民 事行为。
  但是,这些未成年人,毕竟处于发育阶段,一些重要的或复杂的 民事行为应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不能 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虽然有精神障碍,但并未完全丧失意思 能力,能够进行适合其智力状况的民事行为,但对于比较复杂的或者重 大的民事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所受限制的范围,《民法通 则》对此只做了原则性规定,即他们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 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比较复杂或者重大的民事行为应由其法 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求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但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获得法律上利益的行为有效,这些行为主要有单纯遗赠的承诺、 接受单纯赠予,以及不承担责任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代理行为。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木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第一款 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 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