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秋分节气有何民间俗谚?

全部回答

2006-09-20

0 0

    1。历本上的“三伏”日期每年不固定,这是因为它是根据干支纪日编排的: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的10天为“末伏”。
  这个安排方法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十分科学:它的开始与结束有早有迟,“中伏”天数有10天至20天,并不与每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   民间俗谚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为什么说“热在三伏”?“夏至”节气期间,对于地处北半球的我国广大地区,虽然白昼最长,近地面接受来自太阳的热量最多,但由于春天刚过,地面上累积的热量还不多,因而近地面的气温还不可能立即升得很高;而到了“三伏”期间,尽管白天比夏至日稍短了些,但毕竟还是日长夜短,阳光直射点仍在北半球,地面上白天接受太阳的热量大大多于夜晚散失到空中的热量,使地面累积的热量越来越多,气温就不断攀升。
    另外就大气环流来说,这时段许多地方往往受高气压控制,更促使气温的居高不下,从而出现全年中的平均最高气温。一般来说“三伏”中又“热在中伏”,因它正处在“大暑”节气期间。但对于一个地方来说。
  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一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也不一定在“三伏”。   “三伏”期间日照强、气温高,一般地说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有利的。但伏天往往多旱,要特别注意防旱和节约用水。
  伏天出现的高温,对人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如有的人易苦夏,有的易患中暑,因此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许多人问:这几年全球变暖明显,今夏是否会高温天气多?对此气象专家认为:变暖主要表现在暖冬暖春,夏季的高温天气不会因此特别多。
     2。立秋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青岛地区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挨顿饿"的俗谚,提醒人们要加紧农事活动,夺取粮棉丰收。因立秋多在农历六月下旬,所以俗语说:"秋,秋,六月二十头"。
  如延至七月,则"七月立秋,逢菜不收"。   江苏、河南一些地区,立秋日忌雷和雨,有"雷打秋,晚禾折半收"和"秋甲子忌雨,雨多则涝"的俗谚。  青岛地区立秋却喜下雨,俗语说:"立秋,哪里下雨哪里收。
  "莱西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人们还把立秋日的时分和气候联系起来.说:"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立秋的饮食是吃面条.莱西还吃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莱西、即墨等地立秋忌到河里洗澡,说立秋洗澡,身上要长秋狗子(痒子一类的皮肤病)。 3。今年8月8日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环境文学研究会的奉春先生给我讲了贴秋膘的来历。
     原来,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  “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奉春先生介绍,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早在唐宋时,人们立秋这天就要用井水送下7—14粒红小豆,而且必须面朝西站着,也是为了祈求秋天不得腹泻等症。
    现在我国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时分,许多老皇历中都标出具体时间),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立秋时举行的重要典礼也很有意思。”奉春先生接着说。汉族十分重视立秋节,早有立秋迎秋之俗,过去封建帝王也不例外。  早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迎秋,祭祀少皋、蓐收。
  汉代天子立秋要射猎,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并用猎物来祭祀宗庙。宋朝时,宫廷内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立秋时刻,太史官启奏“秋来”,于是想法让一两片梧桐叶落下,表示报秋。民间则流行戴秋叶,或者用石楠的红叶剪成花瓣,插在鬓边。
    此外民间还流传“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的歌谣。意思是说,如果早晨立秋,则秋后天气凉爽;要是前半夜立秋,则秋后天气仍会暑热难捱。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
  鲁东地区就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莱西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
  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丰还会歉收。又如“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风,秋后必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则冬天可能会干旱。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
     。

2006-09-21

120 0

“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

2006-09-20

153 0

    气候特点 “秋分”时值阳历9月下半月,农历八月下半月。“秋分”是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至此而阴阳适中,当秋之半也。”按农历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恰为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的赤道,因而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和“春分”节一样,都是昼夜平分,各为12个小时,故称之为“秋分”。  “秋分”日过,太阳直射的位置逐渐移向南半球一侧,北半球开始夜长昼短,得到的太阳光和热逐渐减少,根据气候学的标准,正式进入了秋季。
  此时,天气晴朗少云,凉爽宜人。个别年份出现早霜冻。本节是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最好时期。 本节气间,由于夏季风的撤退,降水量显著减少,有的年份则无降水,影响秋播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视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以秋分的晴、雨为依据,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很多。如:“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等。  感兴趣的话,您不妨留意验证一下。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
  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2006-09-20

154 0

    “秋分”时值阳历9月下半月,农历八月下半月。“秋分”是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至此而阴阳适中,当秋之半也。”按农历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恰为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的赤道,因而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和“春分”节一样,都是昼夜平分,各为12个小时,故称之为“秋分”。  “秋分”日过,太阳直射的位置逐渐移向南半球一侧,北半球开始夜长昼短,得到的太阳光和热逐渐减少,根据气候学的标准,正式进入了秋季。
  
  此时,天气晴朗少云,凉爽宜人。个别年份出现早霜冻。本节是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最好时期。 本节气间,由于夏季风的撤退,降水量显著减少,有的年份则无降水,影响秋播。   "秋分暝日封分”,“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 。

2006-09-20

152 0

  最普遍的: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一半家,寒露满天下” “秋分一到,谷场见稻” “秋分过五,小麦入土。” “秋天弯弯腰,强似春天转一遭儿” “一年辛勤在于秋,粮不入屋不算收”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 “七月底,八月岸儿,新谷子米汤麻杆盐儿” “七月十五早看天,强似抽签问神仙;月亮落地接云彩,年景好的说不得;月亮落地光塌塌,明年粮食打不发”。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