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关于爱问的敏感词汇的。建议爱
爱问目前还缺少一个定义,即它应当属于成人的知识和生活交流平台。每个爱问成员注册时应该担保自己是十八岁以上的成人,自愿尊重国家法律,维护社会和谐。
在这个定义的前提下,即对少儿年龄组屏蔽和保护的前提下,爱问没有理由对交流内容作任何人工和自动的过滤,"敏感词汇"问题可以休矣!
俺不赞成对目前的过滤机制进行修修补补的各类意见,因为它的本质背离理性、背离人的尊严、也不吻合国家宪法精神。
个别爱问成员如果利用平台做出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事情,爱问有权利通过法律措施处理有关个案。至于言论问题,我们不必因人废言,也不必因言废事,把一个传统中本来富于极思想的民族驯化成乖巧善绕的族类,二十一世纪...全部
爱问目前还缺少一个定义,即它应当属于成人的知识和生活交流平台。每个爱问成员注册时应该担保自己是十八岁以上的成人,自愿尊重国家法律,维护社会和谐。
在这个定义的前提下,即对少儿年龄组屏蔽和保护的前提下,爱问没有理由对交流内容作任何人工和自动的过滤,"敏感词汇"问题可以休矣!
俺不赞成对目前的过滤机制进行修修补补的各类意见,因为它的本质背离理性、背离人的尊严、也不吻合国家宪法精神。
个别爱问成员如果利用平台做出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事情,爱问有权利通过法律措施处理有关个案。至于言论问题,我们不必因人废言,也不必因言废事,把一个传统中本来富于极思想的民族驯化成乖巧善绕的族类,二十一世纪不需要这样的怪异族类。
一个世纪以来,国人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应该进入有话直说的时代了。
——————————————————————
黄尘圣人,言也切切,再次打动学徒!补充几句吧。
- “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差一点点就和十七大中央精神“以人为本”吻合了。
那边督促这边加强人权建设,这边便用以人为本来回答。根据需要,此言可以是标签,可以是哲理,可以是规劝,又可以是挡箭牌,等等,等等;深层浅层的解释性和功能不一而足。我的回答是:政治改革终归只能是发之于人而用之于人,还有什么其他好说?所以添上这么一句话反倒生分,徒增了一层可疑。
- 不过,俺还是有能力理解黄师的深意。干脆简单点,改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好了。
- “民主本身”(作为制度的民主)=“滑稽剧”,这是一个善意的偏见。我的理解是:恰如自由一样,民主的副产品可有千种万种,民主化的过程也可能是闹剧重重,但它的出发和归宿点却是高度严肃的,这就是一切以(整体的)人为出发点,一切以(多数的)人为依据,一切以(社会的)人为目的。
民主是手段,同时也是信仰。没有后者,那么前者真的只能流于滑稽剧了。
- 同意“多些理智的声音、建设性的声音、跳出小我立足大我 。。。”;同时也主张容许尖刻的声音,容许偏离中庸的警言,容许矫枉过正的勇气:和谐不等于一团和气,理智从来立足清醒!--- 也替黄师补充一句:多听老人言,要注意分寸,充分留有余地,此地不是彼地,明白明白。
- 我的原话“多少人渐渐麻木”首先从两个事实出发。一些人付出了生命,为了不想麻木;一些人"生机"勃勃,因为"懂得"麻木。由此产生了麻木的巨大吸引力。不过对处在中间状态的大多数人,我和黄师一样,希望“愈来愈响亮”。
- “重建”?这是针对那一桩?不懂了。“巨大社会变革”同样是已经证明的奢望,就连中国改革的激进派也没有正式提出过,在此不做话题。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