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关于茶叶的知识

如何识别好,怎么泡茶

全部回答

2006-08-01

0 0

    朋友,正好借你的提问普及了一下我的对茶叶有关的知识,一起学习一下。 (一)新茶与陈茶 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
  茶叶收购部门的“抢新”,茶叶销售部门的“新茶上市”,茶叶消费者的“尝新”,指的都是每年最早采制加工而成的几批茶叶。  但也有将当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而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保管严妥,茶性良好, 也统称为陈茶。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多数茶叶品种新茶比陈茶好,但也有陈茶不亚于新茶,甚至反比新茶好的。 (二)春茶、夏茶和秋茶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来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 (三)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栝子,花如白蔷薇, 实如 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叶则由茶树幼嫩芽叶经采摘、加工而成,有其独特的功用,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所称;“凡违茶,味苦甘,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决定茶叶功用的是其内含的生化成分,这是近代借助化学方法逐渐提示的。
  假茶,乃是形似茶树芽叶的其它植物的嫩叶,如柳树叶、冬青树叶、女贞树叶、槭树叶等,做成类似茶叶的样子,再冒充真茶出售,它有害人民身体健康。 (四)高山茶与平地茶 明代陈襄古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是说高山茶的香气特别好。
    朱德在品饮庐山云雾茶后也曾题诗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都是指高山茶的滋味特别醇厚。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直至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自 高山。
  更有许多名茶,干脆以高山云雾命名,如浙江华顶云雾、江西庐山云雾、江苏花果山云雾、湖北熊洞云雾、湖南南岳云雾等等。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迮莸煤煤龋枰冻迮荽笥醒剩柿康牟枰叮缬盟煌蚣际醪灰唬莩隼吹牟杼?胁煌男ЧR莺靡缓杌蛞槐瑁簿渴涤眯浴⒖蒲约耙帐跣浴?   (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
       (2)科学性;就是瞭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   (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
  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裱艄狻?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  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
  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  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
    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跋焖腜H值(酸硷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
  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远趸鹗А?   (B)水的硬度?跋觳枰队行С煞莸娜芙舛取H硭泻渌苤噬俨枰队行С煞莸娜芙舛雀撸什栉杜ǎ欢菜薪隙嗔康母啤⒚纠胱樱枰队行С煞莸娜芙舛鹊停什栉兜H缢刑胱雍扛撸杼?涑珊诤稚馐遣枰抖喾永辔镏视胩饔玫慕峁K耘莶栌盟匀硭⒃菔庇菜选?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
  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  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用。评审茶汤与滋味之用。   样茶秤:天枰。
     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
  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枰吨掷唷⒉杈叽笮 ⑾颜咭孟肮叨āE莶栌昧恐喙眩丶莆眨栌胨谋嚷剩瓒嗨伲杜ǎ徊枭偎啵兜?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
    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
  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  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驶蠲髁粒涛端冢谻也较少破坏。
  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
    ?馐?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 ! 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  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四、日常饮茶中的误区 饮茶有那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饮茶生活中也有一些饮茶方面的失误和不妥之处。
  这在报刊上时有文章提醒。从茶道的角度来讲,这些失误是完全与茶道原则不合拍的,我们应该注意力戒之。 一.用保温杯泡茶。  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
  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 二.用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  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
  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三.爱饮头遍茶。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
    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四.过量饮茶。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没有限度。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脑,诱发痴呆症。
   五.饭后即饮茶。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以帮助消化。  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病。
  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酸蛋白质,使得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  纠正的方法是进餐后一个半小时再饮茶 更多的知识可以在 茶网中找 。
  

2006-08-01

169 0

说的好啊。正好我也想了解。

2006-08-01

192 0

    朋友你好 茶叶的分类:   根据茶叶的制造方法,我国的茶叶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篇。 基本茶类:绿茶 花茶 红茶 青茶 黄茶 白茶 黑茶 再加工茶: 紧压茶 速溶茶 罐装茶 药用保健茶 造型工艺茶 什么是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
    新鲜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捏、干燥等工艺制得的茶叶为绿茶。如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玉露,等。 什么是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新鲜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捏、发酵、烘干等工艺制得的茶为红茶。
  红茶的茶汤和叶底呈红色。如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四川的川红,福建的闽红、小种红茶,等。   什么是青茶? 青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新鲜的茶叶经过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捏、干燥等工艺制得的茶叶。
  青茶汤色清澈金黄,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的滋味。如大红袍、水仙、单丛、凤凰、铁观音、黄金桂、铁罗汉、台湾乌龙,等。   什么是黄茶? 黄茶为轻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同绿茶,在制造过程中加以闷黄。
  其特点为黄汤黄叶。如君山银针、温州黄汤、霍山黄芽、广东大叶青,等。 什么是白茶? 白茶为福建特产,成茶外表披满白色茸毛,成白色隐绿,故名白茶。白茶在制作时只经过萎凋和晾干两个过程,以保持茶叶的原型。
    如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等。 什么是黑茶? 黑茶在制作时经过杀青、揉捏、渥堆、干燥过程,成茶外形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主要做紧压茶的原料,如安化黑茶,四川边茶,普洱茶,六堡茶,产于四川,云南等省。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君山银针 云南普洱茶 庐山云雾 冻顶乌龙 祁红 苏州茉莉花茶  茶叶的选购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五)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相比于乌龙茶,程序非常简单。  根据条索的紧结程度,应分为两种。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
    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
  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  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此种冲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样适合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较紧结的茶。   2。条索松展的茶   这些茶,如采用上述方法,则茶叶浮于汤面,不易浸泡下沉。
  应采用如下方法:   1)烫杯后,取茶入杯。  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
  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
    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