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高考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立意

全部回答

2006-07-30

0 0

    综观19年间高考作文,全国试题中命题作文只有4次,其余全部为材料作文。研究这些材料作文的命题情况 ,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作文材料的取材范围及话题 如果我们详细审视全国试题并兼及广东、三南试题(上海试题除外)的作文题材,可以发现,用来作文的 材料的取材范围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学校生活、教育教学、成人成材的问题。 先看全国试题: 1979年“第二次考试”; 1980年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1984年关于作文问题的师生互叹; 1987年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1989年毕业生填报志愿的困惑; 1991年老师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 1994年为小张同学补课收取报酬的问题。
     此外—— 1987年广东试题:南山中学图书馆借书规则的问题; 1988年广东试题:看图作文中学生李雄救起三个落水小学生的问题; 1992年三南试题:B老师的一堂实验课,教育学生“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这类试题在历年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材料均为学校生活的常见现象,师生关心的共同话题。   2。科学知识、生产管理常识。 1981年全国试题:古代哲理故事“毁树容易种树难”。
  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的常识,又是一个生产管理的 常识问题; 1983年全国试题:“这里没有水”的漫画。这是一个生产常识问题; 1985年全国试题:关于澄溪化工厂排放废水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1986年全国试题:“树木·森森·气候”的问题; 1996年全国试题:两幅医疗事故的漫画。 这类以自然科学、生产管理知识为题材的试题也在历年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类材料,就其本身的科 学知识而言是极其通俗、浅近易懂的,只要稍加注意,不难理解。而其中所蕴含的某种哲学道理或者社会观念 却是耐人寻味的。   3。日常生活、家庭伦理。
   1990年全国试题: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 1992年全国试题:候车亭前发生的故事; 1992年三南试题:“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的漫画; 1993年全国试题:夏夜梧桐树下父亲和儿子、女儿的对话。
   这类试题的材料常取自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的某一场景、某个侧面,再提出种种写作要求,让考生生发成 文。   4。文艺作品 如果不考虑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的漫画作品的话,真正的文艺作品只有1995年的《鸟的评说》。
  这是一首 寓言诗,它所表达的内容也含有某种自然科学知识(鸟类的知识)问题。 高考作文的材料就其内容而言,就是这样四种(当然,也可从其他角度去划分)。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 比较谨慎的结论:用来让考生生发成文的材料,多为学校生活、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的普遍现象,自然科学的 基本常识,生产管理的普通常。
  这些材料稍微倾向于城市生活,赋于一定的现代生活的某些特征,有一定的文 化内涵。相对来说,这些材料的政治色彩并不强烈,看不出热门话题的痕迹,倒是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某 些特征。   现在我们进而探讨一下,这些材料所涉及到的哲学意义和思想观念上的话题有什么特点呢? 大体上有如下话题:舍己为人,积极进取;勤学苦练,扎实研习;敬业勤勉,择业兴趣;人际交往,和谐 相处;善待他人,孝亲自立;个人修养,文明处世等等。
  涉及到的哲学命题大致有理论与实践,主流与支流, 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浅尝辄止与锲而不舍等。   我们讨论高考作文在取材范围和涉及话题的这些特点很有意思,可以帮助我们在组织教学时确定一个比较 合适的标高,避免在训练备考中搜奇猎怪,陷入盲目之中。
   二、历年高考作文对材料的处理方式 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在作文中处理这些材料。材料作文的本质是根据写作要求表现或者 评析材料(详细分析请参阅《中学语文》1996年第3期笔者所撰《谈谈材料作文》,此不赘述)。
    依据这一认识 ,我们再看看历年高考作文对材料的处理方式有什么特点。 1。表现材料的内容或潜内容,诸如缩写、改写、扩写、情境想象、细节描写等。这类试题在全国试题中共 出现过7次,除1978、1979年两次为大作文外,其余均为小作文。
   2。表现材料的形式仅1次,即1991年试题,老师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考生作文表现其构思形式。   3。表现材料的思想意义。这类就材料某一方面的思想意义,来联系社会生活或个人实际发表议论的写作共 7次,绝大部分为大作文。
   4。辨析材料只考过1次,即1989年对考生填报志愿的几种不同主张的辨析。 5。评价材料也只考过1次,即1985年就澄溪化工厂污染环境一事要求考生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   6。
  鉴赏材料考过1次,即1996用比较的方法鉴赏两幅漫画。 三、高考材料作文试题的几个空白处与薄弱点 我们根据上述作文对材料的处理方式的分类情况来考察历年高考材料作文的试题类型,能够发现一些值得 注意的现嫌,这对于我们关注今后试题的命题走向或许会有一些启示。
     1。在表现材料的内容一类试题中,缩写仅考过1次,且已相隔19年。而现行教材中不乏写作故事梗概、内容 提要等习题,而这种摘要、提要又的确是一种很有实际用途的写作实践活动,更何况这种文章的写作并不是能 够轻易完成的。
  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方面的训练。改写也只是在1979年出现过1次,而教材也不乏这方面的习题 ,诸如将诗歌、对话型的小品改成叙事体的散文,或者按照别的要求加以改写。  而续写则完全没有在全国试题 中出现过。
  这是一个空白。 2。对材料的辨析与评价的均只出现过1次,考试的力度并不很够。而这两类文章的写作是有着广泛的实际意 义的。 3。说明文的写作只出现在小作文中,但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只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也 就是说,说明文同样具有写成大作文的价值,同样具有通过说明文的写作来检测考生写作能力的功用。   4。作为文章的表现手法而言,抒情文字尚未在高考试题中有过明确的要求。
  当然,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 的文章写作不太可能,但可以就提供的材料中的某处让考生适当的抒情以深化主题或者揭示主旨。 5。就文体而言,应用文和实用文在全国试题中只出现过2次,且均为书信。  而应用文在教材中所占的分量是 不容忽视的。
  尽管最近几年将某些实用文体的考核放在第二卷中,要求考生指出其中的诸如语言的不得体,格 式的不合式,内容的不准确,语法的毛病等等问题,并且加以改正。但并不排除要求考生根据某种要求自己写 作应用文或实用文的可能性。
   6。  新闻的写作考试已经过去了10年,1994年的广播稿写作对新闻体裁的要求并不严格。 7。就材料发表议论一般不会被忽视。 四、考生的素质要求 根据我们以上对最近19年试题的分析,考生备考时除了注意写作的基本功训练外,要在材料作文的写作实 践中万无一失,还必须提高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
    留心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平常的事情,对生活中的那些平常的现象认真观察、体验、 思考。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的人,是很难对生活所提出的种种问题作出正确而可信的回答的。
  而这往往是同学 们容易忽视或者不以为然的。1987年广东试题要求考生为学校图书馆写一则借书规则,并且详细介绍了有关的 背景材料的写作要求。  按理说,试题并不难,但实际结果是成绩普遍不好,有关专家对这一次的考试评价是“ 浅水淹死人”。
  查究原因,这恐怕与考生平时忽视了学校生活不无关系。 2。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学会对自然科学常识进行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解,即能够从自然科学的某种现象中 获得某种启示,由这种启示生发出联想,解释社会生活的某种现象。
    实际上,这是一种用哲学的观点理解自然 科学的能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会贯通的能力。但是要注意在运用自然科学的某种道理来解释社会生活现 象时不要牵强附会,犯穿凿的毛病。
  也就是说,运用要得当,类比要适当。 3。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具备高尚情操,善于思考生活,体验人生。  对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事实和写作要求 要设身处地,推心置腹,懂事明理。
  在个性发展和生活趣味方面的可有一定的幽默感,这样可避免钻牛角尖, 或者迂腐古板,而能一针见血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4。对小作文的写作要建立起强烈的文体意识,有严格控制篇幅的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严谨的写作态度。
     量体裁衣,合辙合式,决不写四不像的文章。要克服小作文训练中马虎敷衍的不良习惯,也不要在小作文的写 作中盲目追求技巧,宁可拙而合式,不要弄巧反拙。在力求准确得体的基础上锤炼语句。
   5。培养对事物细致的观察能力,准确的概括能力,合理的想象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正确的抽象能力。   不遗漏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能恰当地判断事物的主次轻重,能进行由此及彼的思考,能挖掘材料的潜内容。
   6。无论大作文还是小作文都要养成尽早入题的写作习惯,克服虎头蛇尾,信笔由之的不良文风。 7。漂亮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详明简洁,准确得体。注意各种文体对语言的不同要求。  小作文不求华美, 不玩花样,老实为文,文章越短越要推敲字句,务以准确得体为要。
  大作文要求完整有序,注意修改技巧的运 用,表现个性。 8。善于拟题的能力。议论文题目要求能概括要点,亮出观点,记叙文要能亮出事件,突出特征。语言要求 警策,精炼,醒目。读书看报要养成读题的习惯,遇到好的标题不妨推敲玩味。
     9。细心的审题能力。审题不仅仅要审材料,更要注意写作要求,把握写作的要旨和趣味,不浮躁,不冲动 ,避免南辕北辙,文不对题。具体说来,审题时要弄清四点:文体,对材料的处理方式,标题制作,篇幅大小。
  

2006-07-27

86 0

    [写作提升]怎样写给材料的议论文   议论文就是运用事实、道理论证或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议论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论说文。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是运用确凿的事实,无可辩驳的道理,逻辑严密的语言进行论证,从而揭示客观本质的文章。
   它的基本特征是说理性、说明性及较强的战斗性。  长期以来,给材料自己命题议论文的写作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一些老师和同学,成了顽症。老师说教学难,教语文更难,而议论文写作乃难中之难;学生说学习难,学语文更难,而议论文写作乃难中之难。
  可是我认为,顽症可治,化难为易非但可以,想轻松写好议论文也是可以办得到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那就要把握给材料自己命题议论文写作的规律。  其规律是:概括出论点,道理论正反,再举一二例,号召末问叹。
     一、概括出论点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对所给的材料都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把握要点。遇到难理解的材料时,(其实中考、高考所给的材料,都不是很难的)要运用以物拟人,以物喻人,以人比人,以事比事,多角度联想的方法,力争透彻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感悟出道理。
    有的人也把它叫作感点。所谓的感点就是对材料的看法、见解、观点、意见。这个感点就是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时感点很多,就要抓住重点,写最容易的,写最新颖的,写最重要的。也就是和社会有联系的,人们所谈论的热门话题。
  这就是前人所云“文为时而作”。而且在众多的感点中只写一点,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写深写透。  如果能逆向思维,寻求新的理念更可取。如:人们都说“旁观者清”,而逆向思维就是“旁观者未必清”。
  而所给的材料,不能不引,也不能全引,所以要概括,概括的话一定要简明。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道理论正反   概括出论点后,便进行道理上的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谁也不能否认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必须全面的看问题。纵向看,横向看,而且一定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如果道理是多方面的,就一定要分层次,有顺序。
  采取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论辩的力度,要多用短句,感叹句、双否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排比句。  在道理论证过程中,最好能引用一两条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是被人公认了的。这样的道理才有无可辩驳的力度。这样的道理是中心论点的有力依据。若能恰如其分,必然收到言简意赅的最佳效果。然后在引出事实论据进一步论证。   三、再举一二例   常言说事实胜于雄辩。
    讲很多的道理不如摆一个事实。写议论文,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所举事例一般要作到真实、 有代表性,众所周知。
  叙述过程中,必须作到概括。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字数愈少,愈应该概括。所举事例越多越应该概括。  或多句一例,或一句一例,或一句几例。如果文章比较长,需要举几个例子,必须注意各个例子的顺序和例子间的过渡及例子后的总结。
  而概括事实的语言一定要和中心论点相联系。如果在行文中想不到恰当的例子,你就要写自己或别人,按照文意,需要什么样的论据就写成什么样的事例。也许有人说这是杜撰例子。  我认为总比没有论据要好得多。
  这也为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尽管我不赞成这么做,但在中考和高考中却有很多考生这么做了。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四、号召末问叹   首先引文概括出论点,然后在道理上正反对比分析,再摆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号召性结尾,而且要反问作结。
    如果不用反诘作结,若用感叹句结尾也很有力度。如果运用两个或三个感叹号,连用两个或三个问号,问号和感叹号共用更显得有力度。有的人认为反问句和感叹句难写,其实并不难。凡是陈述句都可以写成反问句或感叹句。
  因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只是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须知否定句的反问才表示肯定,而肯定句的反问才是否定。这种写法恰恰是符合人们常说的写议论文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引论或绪论即“概括出论点”;分析问题:本论即“道理论正反”和“再举一二例”;解决问题:结论即“号召末问叹”。
  而就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看,也是俱全的。  以上一般为立论文的写作过程。所谓的立论文,就是从正面提出观点,加以分析论证。 而驳论文则往往树起靶子,然后摆事实讲道理予以批驳。
  最后依然用号召性结尾。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给材料自己命题的议论文,有的人认为就是读后感。其实并不然。当然和读后感是略有相似。  还要说明很重要的一点,有很多人不会拟议论文的文题。
  就在阅读材料后,概括出论点的时候,议论文的题目就已经拟出来了。我以为拟题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是最好的有三种:论点式,如《男儿当自强》;论题式,如《学与问》;比喻式,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什么样的文题,必须鲜明,有深度。
    因为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议论文的题目必然能打动读者。多少人不都坚信“读报看题,读书看皮“的原则吗?这就更能说明题目的重要性了。下面有这样一则材料:万人马拉松比赛,金牌只有一块,可另外9999人为什么还参加呢?有人命题:《重在参与》;有人拟题《辉煌不舍执着》;也有人写下:《爱拼才会赢》。
    通过比较可知,最好的是最后一个。 总之,文无定法。一旦把握规律,入格易,破格更易。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写与改的前提是要勇于写。要想写出好文章,还必须多读。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克隆学形式,独特才创新。事实证明只有能在观点、结构创新的文章,才能在中考、高考中得高分。     。

2006-07-23

90 0

    1、推陈出新 就是将过去人们常用的主题拿来,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改造,使陈旧的东西发出青春的光彩,如老树开花,陈酒飘香。 比如写“乐于助人”,许多人引用雷锋、张海迪,立意比较沉重。
  可有人却运用着两个人的例子,写出新的效果:“给予”和“回报”是成正比的,雷锋为人民做好事,这是“给予”;可是他生前也多次被评为积极分子,死后得到毛主席的题词,“回报”也不少。  可见,只要有“给予”就有“回报”。
   2、反弹琵琶 即观点、态度、认识等与通常理念相对或相反,促人深思,发人深省。 比如,99年的高考题,是关于“记忆移植”的话题,不少人为之唱赞歌,而有人却大反其道,其中写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转瞬即逝。  记忆移植是一种主观甚至有悖于自然法则的做法。
    人是复杂的人,具有一切动物所没有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广阔浩瀚的星空,那无数隐秘矜持的情感,毕竟是无法复制的,也不能拷贝的,怎么能轻易移植呢! 这段文字,针对话题,做出了理性的而具有诗意的思考,表达了不容忽视的否定看法,不再是人云亦云的颂歌,其理由充分,论证是深刻的,创新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高考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高考
中考
考研
小学教育
高考
高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