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文言意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06-07-07

0 0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
  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对“道”的阐释,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 “无声”、“无形”本来是虚空的东西,谈不上“大音”、“大象”。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是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

2006-07-07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这—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发展壮大,儒、道、墨、法、阴阳、杂等九流十家相继产生。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对不同的观点互相诘难、互相辩驳,形成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古代史上迎来了第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
  在音乐思想上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三家,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倡音乐、肯定音乐,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道家和墨家则都反对音乐、否定音乐,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提倡自然,否定一切人为音乐。
    墨家代表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提出“非乐”,认为音乐既浪费钱财,又不能解除人民“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之“三患”,只能误国误民,因此应予以取缔。这些论点对以后音乐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价值不可估量,但其中也留下一些难解之迷,让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辩不休。
    《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就是典型一例,如何诠释这四字的意义古代已有争议,延至今日它仍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   如何理解“大音希声”的解释必须以《老子》全书的整体思想作为参照和前提。
  只有正确理解了《老子》全书的思想,才能认识到“大音希声”的真实含义。《老子》“大音希声”的命题是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又是以道为其核心,所以研究“大音希声”必须先从《老子》的道谈起,进而才能谈及《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大音希声”的含义,下面详加论述。
        《老子》全书五千言,所论仅是一“道”字。从《老子》对道的阐述中,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其一,《老子》所说的道是万物之本,世间的一切均由它而生。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其二,对世人来说,道既是无声的,又是不可见的。它是理想中的最高境界,非常人所能达到。  其三,用道的法则治理天下,则无为而无不为,不战而胜。但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必须实行“绝圣弃智”的愚民政策,剥夺民众掌握和享受文化的权力,灭绝智慧、灭绝文化。
     以《老子》道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加以分析总结,可发现《老子》把音乐分为两类:一类是道的音乐,即无为的自然的音乐;另一类是世俗的音乐,即人为的非自然的音乐。  道的音乐符合道的特征,它是一切人为音乐之本,无所不在,无所不容。
  它是最美的,又是无声的,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人为的音乐则是动听的,因此它会令“过客止”,但这种有声之乐的美是世俗的、暂时的,会“令人耳聋”,所以不宜提倡。对于圣人来说,治理人民时,要“为腹不为目”,所以,要取消耳目的享受,要废除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文化,如此才能天下大治,而达到《老子》所希求的“无为而元不为”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再来分析“大音希声”的思想内涵。“大音希声”一语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女俞),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 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在此处列举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即最白的好象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此处“大音希声”中“希声”的诠释对于文义的理解非常重要,以上文章中五种观点的争论焦点也皆集中于此。  笔者赞成“希声”即“无声”说,其据有四:首先,《老子》在本文第十四章中有“听之不闻名曰希”之句,和它并列的句子是“视之不见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广雅》释曰:“灭也”。微,《尔雅》释曰:“无也”。夷、希、微三字相对,文义也应相同,所以“希”应释作“无”。     第二,“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相对,从文法上来讲,“希声”之“希”应和“无形”之“无”同义。
     第三,历代文人对此多有论证,晋王弼《老子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官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音非大音也。”宋河上公《道德经》注曰:“无声曰希。  ”明薛蕙《老子集解》曰:“大音,众音之本,反寂寞而无声也。
  ”高亨《重订老子正诘》注曰:“希声犹言无声也。”均对“希声”有明确解释。   最后一个论据来自“道”本身,“大音希声”是《老子》在论对道的不同态度及其由来时提出的,道既是不可见的,又是“无声”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处于“寂兮寥兮”的超然境界。
    大音是《老子》所推祟的音乐,所以应符合道的特征,那就决不会是“令人耳聋”的有声之乐。所以“希声”不是“有声”,而是“无声”。  既然“希声”即“无声”,我们再来分析以上五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释“大音希声”为稀声之乐,即有声之乐。   上文已论证“大音希声”之“希声”非“稀声”,而是“无声”.所以“大音希声”为有声之乐的论点不能成立,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种观点是释“大音希声”为“此时无声胜有声”,它虽然也承认“希声”乃“无声”,但是认为此无声存在于彼有声之中,只是演奏中的“暂歇”,此时的无声是为了更好的蕴酝有声、渲染有声,起到有声达不到的效果,其实质还是肯定有声之乐,和《老子》否定有声之乐的本意不符,所以此种观点也不能 成立。
       第四种观点的合理之处是认为“大音希声”即无声的天乐,但释“希”为“望”,也缺乏依据,上文已解释“希”即“无”,《老子》文中讲得很清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和“大象”相对,“希声”和“无形”相对,此处“希”不是动词,所以不能释为“望”。
  从原文的释义看,大音和闻相关,大象和视相连,所以《老子》才在第十四章中解释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因此“希声”即“无声”,“希声”之“大音”并非“望”的天乐,而是听之不闻的无声之乐。
  如释“希”为“望”,“大音希声”一句则在文法和意义上均解释不通。由此看来,这种观点也不能成立。   第五种观点释“大音”为符合道的音乐无可厚非,但视“希声”为对音乐情感之声的超越,证据不足。
    《老子》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处“声”、“形”相对,“声”即声音,并非专指音乐的情感之声。如前所说,“希”即无,释为超越不但缺乏依据,而且也解释不通。因此,这种观点也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如以《老子》全书的整体思想作参照和前提,第一种解释为最妥,也最符合《老子》一书的本意。  所以,笔者认为,“大音希声”应理解为最美的音乐是无声之乐,也就是《老子》所推祟的道的音乐,它符合道的特征,无形无声,听不见,闻不到,却是一切有声之乐之源,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老子》以“大音”来排斥和其相对的“五音”,以无声之乐来排斥有声之乐,以达到取消一切有声之乐的目的。  “大音希声”命题的提出对探求音乐之玄妙意境自有其重要作用,它所蕴含的追求自然、无为的思想也有助于音乐的自由发展。
  但它主张取消一切人为的有声之乐,并因此剥夺人民享受音乐的权利,则不利于音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又是我们不能不批判的。   。

2006-07-07

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公务办理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求职就业
求职就业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