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行书和草书笔法有何不同?应当先学哪种?

通俗的理解是行是楷书的快写,草书的慢写,但这只是不懂书法的人的看法。我现在楷书架子已基本打好,想学习行、草书,阅读一些著作,说行书和草书的起源并不相同,草书起源于隶书而行书则和楷书同时诞生。因此笔法不太一致,但是我觉得今草笔法与楷书、行书类似,不知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现在需大侠指点迷津:行书和草书的笔法有何不同?另外,我打算先从草书入手,学会草法后再练行书,再回头促进楷书,不知可否?或者应当先学行再入草?

全部回答

2006-04-24

0 0

    就学习书法而言,多数人认为先学楷书,这是基本功。今天有些人认为可以直接从行书入手。并且有些人竟然颇有成效,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顾名思义,一个偏重楷书,一个偏向于草书。行与草分述于下: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
  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  ”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   什么叫行书呢?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
  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
    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体,在当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  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起源于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因名“章草”。也有说是东汉章帝爱好这种书体,因而得名。唐张怀?说:“章草即隶书之捷。”因而章草还保留了某些隶书笔画形迹。章草产生于秦末汉初,盛行两汉魏晋,唐始衰落,元明复兴,入清沉寂,清末又再中兴起来。
    汉朝,杜度是史载最早的章草艺术家,崔瑷也以章草称著,时人并称“崔杜”。张芝章草学杜、崔,又有出蓝之誉。三国时,皇象章草冠绝一时,钟繇也擅精此体。西晋,索靖的章草艺术登峰造极,和卫?并称“一台二妙”。
  东晋,羲献父子、卫铄俱是深谙章草能手。唐宋时,书家辈出,但工章草者绝少,章草之法若存若亡。  元朝,惟赵孟兆页复古工章草。明朝,以“三宋”称著,其中宋克独善章草。清末,章草复兴,涌现出了沈曾植、王薳等一批章草名家。
     章草的历史并不长,但它对代之而兴的今草起着很大积极作用,历史上的草书家们也从中吸收了很多营养。   代章草而起的就是今草。  习惯上,我们把今草直接称为草书。
  
  据史书记载,今草始创于汉末的张芝。然而,从流传下来的他的作品来看,不尽可靠。普遍地认为,晋代的王羲之是草书的集大成者,由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功绩,人们将他奉为“书圣”。 下边是行书例一: 。

2006-04-28

553 0

不必拘泥于定势常形,可以先学一种,也可两种书体都学.关键在于不断练习,不断领悟.同时也要继续练好楷书

2006-04-28

564 0

  行书与草书的区别,楼上的先生已说过,以我多年的书写经历,我认为先学隶书更好,它可以说是现代书法的起源,之前的大小彖不易识别,之后出现了行书,以王羲之为代表,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右军也是将隶书,行书转为楷书的代表人物之一,可以根据书法造成的过程来学习书法,隶书较易学,楷书难学,几年不见功,可以先写颜真卿的《多宝塔》,厚重丰盈,很美,视你成功。
  当然,练字的目的不是要出多大的名,我觉得修身养性的出发点更好。

2006-04-28

547 0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体。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