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呢?

人们都使用语言谈话,可是,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全部回答

2006-01-26

0 0

     1、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为了满足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同时劳动也决定了产生语言的可能。锻炼大脑,促进思维;手脚分工,直立行走,使得发音器得到改造,具备说话的能力。
   2、语言的发展 A、语言要素的演变(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演变)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系统。  各组成部分发展速度不平衡。
  词汇出在经常变化中。语音和语法变化慢。 社会发展推动了语音发展,这是外部原因,至于语言系统本身如何发展,则是由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决定的。语音是物质外壳,词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组织规则。
  组成语言的各部分或各要素之间处在一种相互制约而又统一的平衡状态。  语言系统本身处在变化过程中,例如:古汉语是单音节词占多,现代汉语就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B、语言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语言是以交际工具的身份为社会服务的。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语言发展的动力;总之,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或说是两大规律。 C、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方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方言有两个概念,一是地域方言,一是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全面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不同群体的人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的特点)的一种标志。
  不同的行业用语(包括科技术语)是社会方言在词汇上的表现,黑话是特殊的社会方言。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它是一个社会(比如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
    通常共同语总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之间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国语”。
   D、世界语、混合语、方言和共同语、口语和书面语、文学语言 语言接触最常见的形式是词语的借用。  借词也叫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洋泾浜语”和“混合语”是语言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产生的一些特殊现象。“洋泾浜语”也称“皮钦语”,它是一个社会的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音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洋泾浜”通常只有口头形式,结构上不稳定,一般用于跟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来学习使用。 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社会采用,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并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和继承,即变成“混合语”或称“克里奥耳语”,在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口头中扎下根,扩大词汇,严密语法。
     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造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采用拉丁字母书写,语法只有十六条规则。
   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形式,是说出来给别人听的;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  有了文字后才有书面语。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目语的一种物质形式,但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不同:口语的用词范围较窄,句子短,结构简单等,书面语扩大用词范围,结构复杂,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口语易变,书面语较保守 文学语言是加工过的,即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

2006-01-26

360 0

1、共同的生活与劳动创造了语言。 2、因地理环境的因素而形成不同的语言。 3、因地域的日益包容、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在不断增加,而将使得不同语言间有趋同的需要,将人为地创造语言,世界语就是一例。

2006-01-26

357 0

是人们在交流中逐步形成的.因为人是高等动物,有不断完善的思维,使人的语言逐渐丰富,但又由于各种原因地方的闭塞造成了各种方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语言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