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谁知道著名的百团大战?谢谢

全部回答

2005-12-27

0 0

     百团大战战前敌我形势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对日军的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阳)宜(昌)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
    同时,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 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国民党政府更加动摇。3月和6月,蒋介石的代表先后去香港、澳门与日本代表会谈;由于日本要求条件苛刻,未达成协议。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全国战局的好转,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在华北敌后(除山东外)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作战。  7月22日,八路军前指发出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命令规定:“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要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张战果,扫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以至完全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8月8日,前指下达战役行动命令:晋察冀军区主力10个团破击正太线平定至石家庄段,重点在娘子关至平定段;第一二九师以主力8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正太线平定至榆次段,重点为阳泉至张净镇段;第一二○师以4至6个团破击同蒲路平遥以北及汾(阳)离(石)公路,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阻敌向正太线增援。
    还要求各部派出兵力对本区范围内敌占铁路和重要公路封锁线进行袭击以配合作战。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结束。随着战斗的展开,陆续参战部队增加到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为“百团大战”。
  它是战局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战前就有这样规模的整体计划。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8月20日起至9月10日止。主要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攻入要隘娘子关和井陉新矿等据点。第一二九师主力攻克了芦家庄、上湖、张净镇等车站和据点。
    第一二○师由于行动上的困难,经前指批准,没有破袭同蒲路南段,而以主力破击忻(县)静(乐)和汾(阳)离(石)两条公路及同蒲路北段之朔县及宁武段,攻占了康家会及阳方口等据点和车站。
  同时,各军区和军分 区部队和民兵还对平汉路、德石路、津浦路、平绥路、北宁路、白晋路及本区内的重要公路交通线展开了破击战,歼灭一大批日伪军。  经过大规模的破袭,正太路的许多地段受到严重破坏而陷于瘫痪,井陉煤矿停产达半年之久;平汉、同蒲等铁路也一度中断。
  日军遭到严重打击后,急忙由石家庄、太谷、榆次、和顺、辽县、榆社等地增援正太路,同时以部分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等进犯。8月31日,前指提出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忻县至朔县段,以便使晋东南、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的要求,由于不切合实际,未能实现。
    9月初,八路军撤离正太路,并以伏击、袭击等方式打击增援日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盂县以北歼灭由上社南进之敌。第一二九师在榆社西北之双峰歼灭敌人一部。9月10日,部分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准备执行第二阶段作战任务。
   第二阶段,自9月22日起至10月上旬止,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是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前指规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坏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这两座县城;第一二九师以收复榆社、辽县为目的,开展榆辽地区战斗;第一二○师以截断同蒲路北段交通为目的,集主力彻底摧毁宁武轩岗段;其他各部队配合主力作战,攻击其余各大小交通线。
  9月22日,晋察冀军区发起涞源、灵丘战斗。  首先攻占涞源县城外围的三甲村、东团堡等据点。由于张家口等日军增援部队大批到达,晋察冀军区遂放弃攻城计划。10月2日,晋察冀军区又组 织兵力,向灵丘、浑源、广灵地区出击,先后攻占南坡头、抢风岭等据点。
  由于大同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于10月10日结束战斗。  第一二九师主力于9月23日发动榆社辽县一线的进攻,攻克榆社县城和据点多处,由于和顺、武乡之援敌到达,遂停止对辽县的进攻,并从榆社撤退。
  第一二○师主力在同蒲路北段忻县、宁武、朔县间展开破击战,曾一度控制朔县、原平间数段铁路,因日军大量增援,并估计到敌可能对根据地进行“扫荡”,遂结束破击战。  与此同时,冀中、冀南、太行、太岳军区也对沧石、德石、平汉、白晋等交通线进行了破袭,冀中军区还在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对日伪军发动攻势,攻克据点20余处。
  这个阶段作战,八路军虽然取得许多战果,但由于以主力攻打深入根据地内、设防比较坚固的敌人据点,结果造成敌人力量内调,打了一些得不偿失的攻坚战,伤亡较大。   第三阶段,自10月6日起至12月5日止。
  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和游击队展开了英勇的反“扫荡”作战。10月6日,日伪军首先对前指和第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的太行根据地进行“扫荡”。武安敌军800余人进犯阳邑,辽县、武乡、潞城等地敌军3000余人进犯榆社、辽县、武乡之间浊漳河两岸地区。
    第一二九师部队先后在弓家沟伏击重创日军,敌被迫于17日分头撤退。从10月20日开始日伪军近万人对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扫荡”,重点攻击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指挥部、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麻田 、左会及清漳河东西地区。
  第一二九师主力包围进犯左会之敌的一个大队,经过激战,虽歼灭大部敌人,自己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敌援军赶到,遂撤出战斗。  从11月1日起,敌7000余人又对榆社、辽县地区进行第三次“扫荡”。
  第一二九师以一部作掩护,主力适时转移,敌扑空后分路退回。11月17日敌7000余人“扫荡”太岳区,企图合击沁源。第一二九师主力跳出合围,转移至沁河两岸;12月上旬敌伪军分路退回。晋东南根据地历时40天的反“扫荡”作战即告结束。
    在晋察冀,日伪军从11月9日开始对北岳区“扫荡”,集结兵力达1。2万余人,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21日侵占阜平、王快等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在各地寻找战机,不断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于25日前后撤退。
  1941年1月1日,晋察冀军区部队收复阜平,4日收复王快,反“扫荡”作战结束。  在晋西北,194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伪军4000余人的“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7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600余人,伪军反正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支及大量弹药和物资,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和车站、桥梁213座,隧洞260多处,摧毁敌人碉堡和据点293个。
    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尤其在第二阶段的几次攻坚战损失较大。这次战役给敌伪以很大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的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百团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增调兵力来华。  。

2006-01-02

52 0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
  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
  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
    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
    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

2006-01-01

51 0

    百团大战战前敌我形势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对日军的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阳)宜(昌)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
    同时,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 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国民党政府更加动摇。3月和6月,蒋介石的代表先后去香港、澳门与日本代表会谈;由于日本要求条件苛刻,未达成协议。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全国战局的好转,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在华北敌后(除山东外)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作战。  7月22日,八路军前指发出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命令规定:“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要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张战果,扫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以至完全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8月8日,前指下达战役行动命令:晋察冀军区主力10个团破击正太线平定至石家庄段,重点在娘子关至平定段;第一二九师以主力8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正太线平定至榆次段,重点为阳泉至张净镇段;第一二○师以4至6个团破击同蒲路平遥以北及汾(阳)离(石)公路,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阻敌向正太线增援。
    还要求各部派出兵力对本区范围内敌占铁路和重要公路封锁线进行袭击以配合作战。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结束。随着战斗的展开,陆续参战部队增加到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为“百团大战”。
  它是战局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战前就有这样规模的整体计划。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8月20日起至9月10日止。主要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攻入要隘娘子关和井陉新矿等据点。第一二九师主力攻克了芦家庄、上湖、张净镇等车站和据点。
    第一二○师由于行动上的困难,经前指批准,没有破袭同蒲路南段,而以主力破击忻(县)静(乐)和汾(阳)离(石)两条公路及同蒲路北段之朔县及宁武段,攻占了康家会及阳方口等据点和车站。
  同时,各军区和军分 区部队和民兵还对平汉路、德石路、津浦路、平绥路、北宁路、白晋路及本区内的重要公路交通线展开了破击战,歼灭一大批日伪军。  经过大规模的破袭,正太路的许多地段受到严重破坏而陷于瘫痪,井陉煤矿停产达半年之久;平汉、同蒲等铁路也一度中断。
  日军遭到严重打击后,急忙由石家庄、太谷、榆次、和顺、辽县、榆社等地增援正太路,同时以部分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等进犯。8月31日,前指提出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忻县至朔县段,以便使晋东南、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的要求,由于不切合实际,未能实现。
    9月初,八路军撤离正太路,并以伏击、袭击等方式打击增援日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盂县以北歼灭由上社南进之敌。第一二九师在榆社西北之双峰歼灭敌人一部。9月10日,部分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准备执行第二阶段作战任务。
   第二阶段,自9月22日起至10月上旬止,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是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前指规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坏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这两座县城;第一二九师以收复榆社、辽县为目的,开展榆辽地区战斗;第一二○师以截断同蒲路北段交通为目的,集主力彻底摧毁宁武轩岗段;其他各部队配合主力作战,攻击其余各大小交通线。
  9月22日,晋察冀军区发起涞源、灵丘战斗。  首先攻占涞源县城外围的三甲村、东团堡等据点。由于张家口等日军增援部队大批到达,晋察冀军区遂放弃攻城计划。10月2日,晋察冀军区又组 织兵力,向灵丘、浑源、广灵地区出击,先后攻占南坡头、抢风岭等据点。
  由于大同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于10月10日结束战斗。  第一二九师主力于9月23日发动榆社辽县一线的进攻,攻克榆社县城和据点多处,由于和顺、武乡之援敌到达,遂停止对辽县的进攻,并从榆社撤退。
  第一二○师主力在同蒲路北段忻县、宁武、朔县间展开破击战,曾一度控制朔县、原平间数段铁路,因日军大量增援,并估计到敌可能对根据地进行“扫荡”,遂结束破击战。  与此同时,冀中、冀南、太行、太岳军区也对沧石、德石、平汉、白晋等交通线进行了破袭,冀中军区还在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对日伪军发动攻势,攻克据点20余处。
  这个阶段作战,八路军虽然取得许多战果,但由于以主力攻打深入根据地内、设防比较坚固的敌人据点,结果造成敌人力量内调,打了一些得不偿失的攻坚战,伤亡较大。   第三阶段,自10月6日起至12月5日止。
  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和游击队展开了英勇的反“扫荡”作战。10月6日,日伪军首先对前指和第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的太行根据地进行“扫荡”。武安敌军800余人进犯阳邑,辽县、武乡、潞城等地敌军3000余人进犯榆社、辽县、武乡之间浊漳河两岸地区。
    第一二九师部队先后在弓家沟伏击重创日军,敌被迫于17日分头撤退。从10月20日开始日伪军近万人对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扫荡”,重点攻击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指挥部、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麻田 、左会及清漳河东西地区。
  第一二九师主力包围进犯左会之敌的一个大队,经过激战,虽歼灭大部敌人,自己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敌援军赶到,遂撤出战斗。  从11月1日起,敌7000余人又对榆社、辽县地区进行第三次“扫荡”。
  第一二九师以一部作掩护,主力适时转移,敌扑空后分路退回。11月17日敌7000余人“扫荡”太岳区,企图合击沁源。第一二九师主力跳出合围,转移至沁河两岸;12月上旬敌伪军分路退回。晋东南根据地历时40天的反“扫荡”作战即告结束。
    在晋察冀,日伪军从11月9日开始对北岳区“扫荡”,集结兵力达1。2万余人,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21日侵占阜平、王快等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在各地寻找战机,不断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于25日前后撤退。
  1941年1月1日,晋察冀军区部队收复阜平,4日收复王快,反“扫荡”作战结束。  在晋西北,194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伪军4000余人的“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7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600余人,伪军反正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支及大量弹药和物资,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和车站、桥梁213座,隧洞260多处,摧毁敌人碉堡和据点293个。
    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尤其在第二阶段的几次攻坚战损失较大。这次战役给敌伪以很大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的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百团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增调兵力来华 参考文献:也许能帮你,祝你好运! | 我也来回答 | 修改回答 | 采纳为答案 | 评论(0) | 投诉 | -------------------------------------------------------------------------------- 回答者:冰儿 级别:学者 (2005-12-27 16:06:00)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对日军的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阳)宜(昌)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
    同时,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 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国民党政府更加动摇。3月和6月,蒋介石的代表先后去香港、澳门与日本代表会谈;由于日本要求条件苛刻,未达成协议。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全国战局的好转,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在华北敌后(除山东外)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作战。  7月22日,八路军前指发出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命令规定:“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要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张战果,扫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以至完全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8月8日,前指下达战役行动命令:晋察冀军区主力10个团破击正太线平定至石家庄段,重点在娘子关至平定段;第一二九师以主力8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正太线平定至榆次段,重点为阳泉至张净镇段;第一二○师以4至6个团破击同蒲路平遥以北及汾(阳)离(石)公路,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阻敌向正太线增援。
    还要求各部派出兵力对本区范围内敌占铁路和重要公路封锁线进行袭击以配合作战。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结束。随着战斗的展开,陆续参战部队增加到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为“百团大战”。
  它是战局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战前就有这样规模的整体计划。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8月20日起至9月10日止。主要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攻入要隘娘子关和井陉新矿等据点。第一二九师主力攻克了芦家庄、上湖、张净镇等车站和据点。
    第一二○师由于行动上的困难,经前指批准,没有破袭同蒲路南段,而以主力破击忻(县)静(乐)和汾(阳)离(石)两条公路及同蒲路北段之朔县及宁武段,攻占了康家会及阳方口等据点和车站。
  同时,各军区和军分 区部队和民兵还对平汉路、德石路、津浦路、平绥路、北宁路、白晋路及本区内的重要公路交通线展开了破击战,歼灭一大批日伪军。  经过大规模的破袭,正太路的许多地段受到严重破坏而陷于瘫痪,井陉煤矿停产达半年之久;平汉、同蒲等铁路也一度中断。
  日军遭到严重打击后,急忙由石家庄、太谷、榆次、和顺、辽县、榆社等地增援正太路,同时以部分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等进犯。8月31日,前指提出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忻县至朔县段,以便使晋东南、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的要求,由于不切合实际,未能实现。
    9月初,八路军撤离正太路,并以伏击、袭击等方式打击增援日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盂县以北歼灭由上社南进之敌。第一二九师在榆社西北之双峰歼灭敌人一部。9月10日,部分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准备执行第二阶段作战任务。
   第二阶段,自9月22日起至10月上旬止,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是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前指规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坏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这两座县城;第一二九师以收复榆社、辽县为目的,开展榆辽地区战斗;第一二○师以截断同蒲路北段交通为目的,集主力彻底摧毁宁武轩岗段;其他各部队配合主力作战,攻击其余各大小交通线。
  9月22日,晋察冀军区发起涞源、灵丘战斗。  首先攻占涞源县城外围的三甲村、东团堡等据点。由于张家口等日军增援部队大批到达,晋察冀军区遂放弃攻城计划。10月2日,晋察冀军区又组 织兵力,向灵丘、浑源、广灵地区出击,先后攻占南坡头、抢风岭等据点。
  由于大同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于10月10日结束战斗。  第一二九师主力于9月23日发动榆社辽县一线的进攻,攻克榆社县城和据点多处,由于和顺、武乡之援敌到达,遂停止对辽县的进攻,并从榆社撤退。
  第一二○师主力在同蒲路北段忻县、宁武、朔县间展开破击战,曾一度控制朔县、原平间数段铁路,因日军大量增援,并估计到敌可能对根据地进行“扫荡”,遂结束破击战。  与此同时,冀中、冀南、太行、太岳军区也对沧石、德石、平汉、白晋等交通线进行了破袭,冀中军区还在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对日伪军发动攻势,攻克据点20余处。
  这个阶段作战,八路军虽然取得许多战果,但由于以主力攻打深入根据地内、设防比较坚固的敌人据点,结果造成敌人力量内调,打了一些得不偿失的攻坚战,伤亡较大。   第三阶段,自10月6日起至12月5日止。
  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和游击队展开了英勇的反“扫荡”作战。10月6日,日伪军首先对前指和第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的太行根据地进行“扫荡”。武安敌军800余人进犯阳邑,辽县、武乡、潞城等地敌军3000余人进犯榆社、辽县、武乡之间浊漳河两岸地区。
    第一二九师部队先后在弓家沟伏击重创日军,敌被迫于17日分头撤退。从10月20日开始日伪军近万人对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扫荡”,重点攻击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指挥部、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麻田 、左会及清漳河东西地区。
  第一二九师主力包围进犯左会之敌的一个大队,经过激战,虽歼灭大部敌人,自己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敌援军赶到,遂撤出战斗。  从11月1日起,敌7000余人又对榆社、辽县地区进行第三次“扫荡”。
  第一二九师以一部作掩护,主力适时转移,敌扑空后分路退回。11月17日敌7000余人“扫荡”太岳区,企图合击沁源。第一二九师主力跳出合围,转移至沁河两岸;12月上旬敌伪军分路退回。晋东南根据地历时40天的反“扫荡”作战即告结束。
    在晋察冀,日伪军从11月9日开始对北岳区“扫荡”,集结兵力达1。2万余人,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21日侵占阜平、王快等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在各地寻找战机,不断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于25日前后撤退。
  1941年1月1日,晋察冀军区部队收复阜平,4日收复王快,反“扫荡”作战结束。  在晋西北,194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伪军4000余人的“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7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600余人,伪军反正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支及大量弹药和物资,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和车站、桥梁213座,隧洞260多处,摧毁敌人碉堡和据点293个。
    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尤其在第二阶段的几次攻坚战损失较大。这次战役给敌伪以很大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的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百团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增调兵力来华北,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百团大战示意图: | 我也来回答 | 修改回答 | 采纳为答案 | 评论(0) | 投诉 | -------------------------------------------------------------------------------- 回答者:☆鱼和叉叉§ 级别:学妹 (2005-12-31 19:22:2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  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等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含)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含)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驻有日军3个师的全部、2个师的各2个团、5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的各2个营、1个骑兵旅的2个营,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八路军参战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
  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驻有独立混成第4旅(司令部驻阳泉)全部,独立混成第8、第9旅(司令部分别驻石家庄和太原)各一部。
    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以18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又2个骑兵营、5个游击支队,在部分炮兵和工兵配合下,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4旅一部展开攻击。
  经数小时激战,右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歼日军一部。  尔后,破坏了娘子关以东的桥梁和通信线路。向娘子关至微水段进攻的中央纵队,连克蔡庄、地都、北峪、南峪等日军据点,并破坏桥梁两座。
  攻击井陉煤矿的中央纵队一部,在矿工支援下,破坏了煤矿的主要设施,迫使其停产达半年之久。23日,因石家庄方向的日军西援,加上连日降雨,河水泛滥,严重妨碍作战行动,晋察冀军区部队遂转移兵力,实施对铁路、桥梁、隧道的全面破击。
       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下,以8个团(包括决死队第1纵队2个团)、8个独立营的兵力,组成左翼破击队、右翼破击队和中央纵队,亦于8月20日夜对正太铁路西段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9旅一部展开攻击;另以2个团会同平定、辽县、榆社等地方武装,分别对平辽、榆辽公路进行破击,并牵制各点守敌,保障主力侧后的安全。
    左翼队一部进攻芦家庄,连克碉堡4座,歼日军80余人;右翼队一部攻击桑掌和铁炉沟等据点,歼日军130余人。21日,该师为阻止日军从侧背攻击破路部队,令预备队一部抢占阳泉西南4公里处的狮垴山高地。
  从23日起,阳泉日军在飞机支援下,并使用化学武器,不断向狮垴山猛攻。第129师阻击部队英勇奋战,坚守6昼夜,歼日军400余人,保障了破击部队翼侧的安全。  经数日作战,第129师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除阳泉、寿阳以外的大部分据点及火车站,严重破坏了该段的路轨、桥梁、隧道,使正太铁路西段陷于瘫痪。
     与此同时,第120师在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指挥下,以20个团的兵力破击同蒲铁路北段和铁路以西一些主要公路,并攻占阳方口、康家会、丰润村等据点,歼日伪军800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县至静乐、汾阳至离石等公路。
       为配合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的破击战,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还令所属部队出动50多个团的兵力,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对平汉、平绥(今北京-包头)、北宁、同蒲(南段)、白晋(白圭-晋城)、津浦、德石等铁路线和一些主要公路,以及日军占领的许多据点,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和袭击。
       8月25日后,日军从白晋铁路、同蒲铁路南段抽调第36、第37、第41师各一部,配合独立混成第4、第9旅向第129师反击;从冀中、冀南抽调约5000人的兵力,配合独立混成第8旅向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
  9月2日,日军合击正太铁路南侧的安丰、马坊地区的第129师。  该师以4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毙伤日军200余人。9月6日,第129师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各两个团,于榆社西北双峰地区包围日军1个营,击毙400余人,打破了日军的合击。
  晋察冀军区为策应第129师作战,以4个团向正太铁路北侧盂县地区的日军出击,迫使正太铁路南侧的日军北援。  同时,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忻县至太原段的破击,也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正太铁路的增援。
     9月10日,八路军总部为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命令各部结束第一阶段的作战。第一阶段作战,由于八路军突然而猛烈地破击日军占领的交通命脉,使日军联络中断,到处被动挨打,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汉奸、伪军更是惶恐不安。
  沦陷区人民异常振奋,自发地支援八路军作战。   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 为扩大战果,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 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部署是:第120师主力对同蒲铁路北段宁武至轩岗段进行彻底破坏,再次切断同蒲铁路北段的交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击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涞源、灵丘两县城;第129师重点破击榆(社)辽(县)公路,收复榆社、辽县(今左权)两县城。
       晋察冀军区以8个团、3个游击支队、2个独立营组成左、右翼队和预备队,于9月22日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和第26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
  右翼队重点攻击涞源县城,由于缺乏攻坚器材,日军顽强抵抗,经通宵激战,未能得手。23日,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  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先后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
  10月9日,又有大同日军1000余人来援。晋察冀军区遂决定结束涞灵战役。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 000余人。     第129师以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两个团组成左翼队,以第385旅(附第32团)组成右翼队,于9月23日发起榆(社)辽(县)战役,向守备榆辽公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展开攻击。
  至30日,左翼队经过艰苦奋战,攻占榆社县城,歼日军400余人。右翼队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石匣等日军据点后,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时,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援,第129师遂决定停止攻城,转移兵力于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由武乡出援的日军。
    第385旅在向伏击地域开进途中,与日军援兵600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日军虽被消灭过半,但余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双方形成对峙。同时由和顺出援的日军突破新编第10旅狼牙山阻击部队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第129师遂撤出战斗,榆社复为日军占领。榆辽战役共歼日军近1000人。  10月14日,第129师一部在和(顺)辽(县)公路上的弓家沟设伏,歼灭日军一支运输队,击毁汽车40余辆。
      。

2005-12-31

48 0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
  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等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含)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含)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驻有日军3个师的全部、2个师的各2个团、5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的各2个营、1个骑兵旅的2个营,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八路军参战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
  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驻有独立混成第4旅(司令部驻阳泉)全部,独立混成第8、第9旅(司令部分别驻石家庄和太原)各一部。
    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以18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又2个骑兵营、5个游击支队,在部分炮兵和工兵配合下,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4旅一部展开攻击。
  经数小时激战,右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歼日军一部。  尔后,破坏了娘子关以东的桥梁和通信线路。向娘子关至微水段进攻的中央纵队,连克蔡庄、地都、北峪、南峪等日军据点,并破坏桥梁两座。
  攻击井陉煤矿的中央纵队一部,在矿工支援下,破坏了煤矿的主要设施,迫使其停产达半年之久。23日,因石家庄方向的日军西援,加上连日降雨,河水泛滥,严重妨碍作战行动,晋察冀军区部队遂转移兵力,实施对铁路、桥梁、隧道的全面破击。
       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下,以8个团(包括决死队第1纵队2个团)、8个独立营的兵力,组成左翼破击队、右翼破击队和中央纵队,亦于8月20日夜对正太铁路西段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9旅一部展开攻击;另以2个团会同平定、辽县、榆社等地方武装,分别对平辽、榆辽公路进行破击,并牵制各点守敌,保障主力侧后的安全。
    左翼队一部进攻芦家庄,连克碉堡4座,歼日军80余人;右翼队一部攻击桑掌和铁炉沟等据点,歼日军130余人。21日,该师为阻止日军从侧背攻击破路部队,令预备队一部抢占阳泉西南4公里处的狮垴山高地。
  从23日起,阳泉日军在飞机支援下,并使用化学武器,不断向狮垴山猛攻。第129师阻击部队英勇奋战,坚守6昼夜,歼日军400余人,保障了破击部队翼侧的安全。  经数日作战,第129师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除阳泉、寿阳以外的大部分据点及火车站,严重破坏了该段的路轨、桥梁、隧道,使正太铁路西段陷于瘫痪。
     与此同时,第120师在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指挥下,以20个团的兵力破击同蒲铁路北段和铁路以西一些主要公路,并攻占阳方口、康家会、丰润村等据点,歼日伪军800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县至静乐、汾阳至离石等公路。
       为配合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的破击战,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还令所属部队出动50多个团的兵力,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对平汉、平绥(今北京-包头)、北宁、同蒲(南段)、白晋(白圭-晋城)、津浦、德石等铁路线和一些主要公路,以及日军占领的许多据点,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和袭击。
       8月25日后,日军从白晋铁路、同蒲铁路南段抽调第36、第37、第41师各一部,配合独立混成第4、第9旅向第129师反击;从冀中、冀南抽调约5000人的兵力,配合独立混成第8旅向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
  9月2日,日军合击正太铁路南侧的安丰、马坊地区的第129师。  该师以4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毙伤日军200余人。9月6日,第129师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各两个团,于榆社西北双峰地区包围日军1个营,击毙400余人,打破了日军的合击。
  晋察冀军区为策应第129师作战,以4个团向正太铁路北侧盂县地区的日军出击,迫使正太铁路南侧的日军北援。  同时,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忻县至太原段的破击,也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正太铁路的增援。
     9月10日,八路军总部为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命令各部结束第一阶段的作战。第一阶段作战,由于八路军突然而猛烈地破击日军占领的交通命脉,使日军联络中断,到处被动挨打,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汉奸、伪军更是惶恐不安。沦陷区人民异常振奋,自发地支援八路军作战。   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 为扩大战果,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 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部署是:第120师主力对同蒲铁路北段宁武至轩岗段进行彻底破坏,再次切断同蒲铁路北段的交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击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涞源、灵丘两县城;第129师重点破击榆(社)辽(县)公路,收复榆社、辽县(今左权)两县城。
     晋察冀军区以8个团、3个游击支队、2个独立营组成左、右翼队和预备队,于9月22日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和第26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  右翼队重点攻击涞源县城,由于缺乏攻坚器材,日军顽强抵抗,经通宵激战,未能得手。
  23日,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先后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
    10月9日,又有大同日军1000余人来援。晋察冀军区遂决定结束涞灵战役。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 000余人。   第129师以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两个团组成左翼队,以第385旅(附第32团)组成右翼队,于9月23日发起榆(社)辽(县)战役,向守备榆辽公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展开攻击。
    至30日,左翼队经过艰苦奋战,攻占榆社县城,歼日军400余人。右翼队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石匣等日军据点后,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时,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援,第129师遂决定停止攻城,转移兵力于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由武乡出援的日军。
  第385旅在向伏击地域开进途中,与日军援兵600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日军虽被消灭过半,但余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双方形成对峙。  同时由和顺出援的日军突破新编第10旅狼牙山阻击部队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第129师遂撤出战斗,榆社复为日军占领。榆辽战役共歼日军近1000人。10月14日,第129师一部在和(顺)辽(县)公路上的弓家沟设伏,歼灭日军一支运输队,击毁汽车40余辆。   第120师为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了新的破击,再度切断了该线交通。
    第129师所属冀南军区以12个团的兵力,对日军正在修筑的德石铁路和邯(郸)济(南)铁路以及一些重要公路线,均进行了破击,共歼日伪军1700余人。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10月1~12日,举行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1500余人,破坏公路150公里。
    第二阶段作战,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平毁了部分封锁沟、墙,打击了伪政权组织,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 日军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大规模进攻作战的打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胁的严重性。
  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的报复"扫荡"。  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反"扫荡"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与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密切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坚决消灭进犯之敌,粉碎日军的"扫荡"。
     10月6日,沁县、襄垣日军在榆社、辽县日军的配合下,以近万人的兵力,对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榆社、辽县、武乡、黎城间地区进行连续"扫荡"。  29日~11月4日,第129师第385、第386旅和新编第10旅主力及决死队第1纵队2个团,在彭德怀直接指挥下,于武乡县关家垴地区,将日军第36师1个营包围,歼其400余人,并给武乡、辽县增援之敌以重大杀伤。
  日军连遭打击,余部于14日撤退。从11月17日起,日军约7000人"扫荡"太岳区。  第129师所属太岳军区将主力编成沁(源)东、沁(源)西两个支队,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活动于沁河两岸,寻机打击日军,至27日,歼日军近300人,迫使其于12月5日撤退。
     从10月13日起,日伪军以万余人"扫荡"平西(今北京以西)抗日根据地,11月9日,日军又以万余人"扫荡"北岳抗日根据地,并占领了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阜平。  平西和北岳两区军民,以内外线相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连续伏击、袭击日军后方交通线,迫使日军大部撤退。
  阜平、王快的日军则筑堡修路,企图长期占领。12月3~27日,晋察冀军区以4个团向阜平、王快的日军发动进攻,歼其500余人,迫使日军全部撤出北岳抗日根据地。   12月中旬,日军以2万人的兵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至23日,占领了除保德、河曲以外的所有县城和大部集镇。
    第120师部队和晋西北地区群众实行空室清野,坚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游击战。同时,集中部分主力部队,破击日军后方交通线,攻击日军修路部队和运输队,共歼日伪军2500余人,迫使日军于1941年1月下旬全部撤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  8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
  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加强华北方面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2005-12-27

49 0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对日军的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阳)宜(昌)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
    同时,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 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国民党政府更加动摇。3月和6月,蒋介石的代表先后去香港、澳门与日本代表会谈;由于日本要求条件苛刻,未达成协议。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全国战局的好转,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在华北敌后(除山东外)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作战。  7月22日,八路军前指发出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命令规定:“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要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张战果,扫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以至完全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8月8日,前指下达战役行动命令:晋察冀军区主力10个团破击正太线平定至石家庄段,重点在娘子关至平定段;第一二九师以主力8个团附总部炮兵团一个营,破击正太线平定至榆次段,重点为阳泉至张净镇段;第一二○师以4至6个团破击同蒲路平遥以北及汾(阳)离(石)公路,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阻敌向正太线增援。
    还要求各部派出兵力对本区范围内敌占铁路和重要公路封锁线进行袭击以配合作战。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结束。随着战斗的展开,陆续参战部队增加到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为“百团大战”。
  它是战局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战前就有这样规模的整体计划。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8月20日起至9月10日止。主要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攻入要隘娘子关和井陉新矿等据点。第一二九师主力攻克了芦家庄、上湖、张净镇等车站和据点。
    第一二○师由于行动上的困难,经前指批准,没有破袭同蒲路南段,而以主力破击忻(县)静(乐)和汾(阳)离(石)两条公路及同蒲路北段之朔县及宁武段,攻占了康家会及阳方口等据点和车站。
  同时,各军区和军分 区部队和民兵还对平汉路、德石路、津浦路、平绥路、北宁路、白晋路及本区内的重要公路交通线展开了破击战,歼灭一大批日伪军。  经过大规模的破袭,正太路的许多地段受到严重破坏而陷于瘫痪,井陉煤矿停产达半年之久;平汉、同蒲等铁路也一度中断。
  日军遭到严重打击后,急忙由石家庄、太谷、榆次、和顺、辽县、榆社等地增援正太路,同时以部分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等进犯。8月31日,前指提出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忻县至朔县段,以便使晋东南、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的要求,由于不切合实际,未能实现。
    9月初,八路军撤离正太路,并以伏击、袭击等方式打击增援日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盂县以北歼灭由上社南进之敌。第一二九师在榆社西北之双峰歼灭敌人一部。9月10日,部分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准备执行第二阶段作战任务。
   第二阶段,自9月22日起至10月上旬止,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是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前指规定:晋察冀军区主力破坏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这两座县城;第一二九师以收复榆社、辽县为目的,开展榆辽地区战斗;第一二○师以截断同蒲路北段交通为目的,集主力彻底摧毁宁武轩岗段;其他各部队配合主力作战,攻击其余各大小交通线。
  9月22日,晋察冀军区发起涞源、灵丘战斗。  首先攻占涞源县城外围的三甲村、东团堡等据点。由于张家口等日军增援部队大批到达,晋察冀军区遂放弃攻城计划。10月2日,晋察冀军区又组 织兵力,向灵丘、浑源、广灵地区出击,先后攻占南坡头、抢风岭等据点。
  由于大同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于10月10日结束战斗。  第一二九师主力于9月23日发动榆社辽县一线的进攻,攻克榆社县城和据点多处,由于和顺、武乡之援敌到达,遂停止对辽县的进攻,并从榆社撤退。
  第一二○师主力在同蒲路北段忻县、宁武、朔县间展开破击战,曾一度控制朔县、原平间数段铁路,因日军大量增援,并估计到敌可能对根据地进行“扫荡”,遂结束破击战。  与此同时,冀中、冀南、太行、太岳军区也对沧石、德石、平汉、白晋等交通线进行了破袭,冀中军区还在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对日伪军发动攻势,攻克据点20余处。
  这个阶段作战,八路军虽然取得许多战果,但由于以主力攻打深入根据地内、设防比较坚固的敌人据点,结果造成敌人力量内调,打了一些得不偿失的攻坚战,伤亡较大。   第三阶段,自10月6日起至12月5日止。
  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和游击队展开了英勇的反“扫荡”作战。10月6日,日伪军首先对前指和第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的太行根据地进行“扫荡”。武安敌军800余人进犯阳邑,辽县、武乡、潞城等地敌军3000余人进犯榆社、辽县、武乡之间浊漳河两岸地区。
    第一二九师部队先后在弓家沟伏击重创日军,敌被迫于17日分头撤退。从10月20日开始日伪军近万人对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扫荡”,重点攻击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指挥部、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麻田 、左会及清漳河东西地区。
  第一二九师主力包围进犯左会之敌的一个大队,经过激战,虽歼灭大部敌人,自己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敌援军赶到,遂撤出战斗。  从11月1日起,敌7000余人又对榆社、辽县地区进行第三次“扫荡”。
  第一二九师以一部作掩护,主力适时转移,敌扑空后分路退回。11月17日敌7000余人“扫荡”太岳区,企图合击沁源。第一二九师主力跳出合围,转移至沁河两岸;12月上旬敌伪军分路退回。晋东南根据地历时40天的反“扫荡”作战即告结束。
    在晋察冀,日伪军从11月9日开始对北岳区“扫荡”,集结兵力达1。2万余人,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分路平行推进,21日侵占阜平、王快等地。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在各地寻找战机,不断打击敌人,迫使日伪军于25日前后撤退。
  1941年1月1日,晋察冀军区部队收复阜平,4日收复王快,反“扫荡”作战结束。  在晋西北,194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伪军4000余人的“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7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600余人,伪军反正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支及大量弹药和物资,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和车站、桥梁213座,隧洞260多处,摧毁敌人碉堡和据点293个。
    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尤其在第二阶段的几次攻坚战损失较大。这次战役给敌伪以很大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的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百团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增调兵力来华北,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百团大战示意图: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