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和分封制怎么区分
采邑应该说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采邑跟封地的意思有点接近,采邑主拥有采邑上的一切权力,包括土地、人民和武装,采邑主享受采邑上的赋税收入,在采邑上组织自己的私卒家兵。而国君不拥有采邑上的权力。 采邑主对国君只有跟随征战的义务。当采邑主权力达到威胁压倒国君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国君取而代之。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春秋时期的晋、齐、楚等都有采邑主权势炙人,尾大不掉之弊病
分封制是周人为巩固政权、实施对空前广大疆域有效统治的一种新制度。 周统治者在灭商之后,就采取分封制的办法,即大规模分封同姓与异姓为诸侯。周时分封的诸侯国究竟有多少,文献上难以找到确实的数字。《左传》说: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全部
采邑应该说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采邑跟封地的意思有点接近,采邑主拥有采邑上的一切权力,包括土地、人民和武装,采邑主享受采邑上的赋税收入,在采邑上组织自己的私卒家兵。而国君不拥有采邑上的权力。
采邑主对国君只有跟随征战的义务。当采邑主权力达到威胁压倒国君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国君取而代之。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春秋时期的晋、齐、楚等都有采邑主权势炙人,尾大不掉之弊病
分封制是周人为巩固政权、实施对空前广大疆域有效统治的一种新制度。
周统治者在灭商之后,就采取分封制的办法,即大规模分封同姓与异姓为诸侯。周时分封的诸侯国究竟有多少,文献上难以找到确实的数字。《左传》说: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吕氏春秋》说:此周之所封四百余。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夏商时代的“方国”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后者则是经过分封自上而下造成的;诸侯尊周王为共主,按照规定向天子纳贡、朝觐、出兵助征伐,为周之藩屏。
此即所谓中原地区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诸侯受封后即为相对独立的诸侯国,一切内政均由诸侯自理。分封制实施以后,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散的方邦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但是,诸侯国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
所以,分封制下的政治体制是由松散的方邦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