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资源共享 文档/报告共享

谁给发点儿关于上海城市规划的论文~

或者关于上海城市建设相关的

全部回答

2005-09-24

0 0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一城九镇”规划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而在对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针对这两种现象展开。一、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聚集效应的推动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的中心优势进一步体现。
    集中发展理论可以认为起源于法国勒。柯布西埃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明天城市”规划思想。他认为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
  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柯布西埃的理论为现代城市的初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但是他的构想毕竟只是一个300万人口城市的规划,对于现代社会上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如果继续采取单一中心积聚式的布局形态,不断向上“增高度”、向外“摊大饼”,势必要出现人口过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当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所共有的严重弊病。
    因此,要改善大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变为多中心的组团或城镇群所组成的城市。不管采取何种结构形态,都需要扩大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因此,相对而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更得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视。
  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了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理论。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
  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 )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City)的理论。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位于大城市周边,人口不超过3万人(超过即需另建设一新的城市);2、周围为农田,即存在于田园之中;3、中央为商业、住宅、工业混合区,具有经济独立性的城市。
    1903年,恩温在霍华德指导下建设了规模为7000户的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彻沃斯。恩温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形式上有如围绕在行星周围的卫星,因此,他建议在伦敦的规划中围绕伦敦建立一系列的卫星城以疏解人口和就业岗位,并竭力推进他的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但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因此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由于卫星城功能的单一,它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性也暴露出来。因此卫星城应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这类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统称为新城(NewCity)。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同时也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
    三、上海市的“一城九镇”规划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关于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为: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多层”是指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所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中心村五个层次。  “多核”主要由中心城和11个新城组成。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上海市政府2001年《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中说,“十五”期间,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将要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城镇发展方针,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
  上海市政府经研究后决定,重点发展“一城九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
    “一城九镇”规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完成和实施的。“一城九镇”即以上海市为中心,发展松江新城、安亭、浦江、高桥、朱家角、奉城、罗店、枫泾、周浦和堡镇等九个中心镇,使之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能体现21世纪国际大都市郊区特色风貌的城镇。
  同时在整体规划上打破了“千镇一面”的传统模式。  “一城九镇”在建筑风格上拥有各自独特的“风貌特色”: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的新城;安亭镇建成德国式小城;浦江镇以意大利式建筑为特色;高桥镇建成荷兰式现代化城镇;朱家角镇既凸现本土水乡古镇风貌,又有现代城镇的格调;奉城镇建成西班牙风格小城;罗店、枫泾、周浦、堡镇建成欧美特色的小城。
    建成后,与市区的“万国建筑”相呼应,进一步体现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另外它们还具有不同的经济格局,如松江新城(文化)、安亭(汽车)、芦潮港(深水)、朱家角(旅游)、枫泾(商贸)、高桥(港口城镇)等特色镇。
  四、“一城九镇”规划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关系尽管“一城九镇”各自的建筑风貌特色设定引起了业内广泛的争议,但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给上海的城市布局、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利益,而这一规划的设想也正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中新城思想的体现。
    上海在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中,近似地运用了柯布西埃的集中发展理论,通过建设高楼大厦提供居住空间、发展轨道交通和高架道路缓解交通压力等。今天的上海,已经是一个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居住环境受到了质疑,交通问题依然存在。
  由此证明,在这一阶段,城市分散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对中心城市实行“双增双减”(增加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减少建筑容量、减少容积率)的同时,加快城镇体系的发展。
  对于总人口近1700万的上海来说,造镇运动似乎并非单纯的拉开城市骨架,而是形成反磁力场,也就是指当周边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等级差异不明显时,上海城区的吸引力不明显大于周边城镇,一部分人口就能向周边城镇扩散,也就促进了“产业城镇"的发展。
    换言之,新城的开发不单单是一个城市中心人口的向外置换扩散过程,而是一个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此类新城当然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卫星城市,它是依托重大产业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都市。
  新城在功能上或许不能完全取代上海中心城区,比如新城不可能拥有一座上海大剧院这样大型的公众设施,但是,新城该是一个能够容纳更多就业,可以让人在其中安居乐业的地方。  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新城,其用意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城镇,而不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一个附件。
  因此在城镇功能上,将实现以住房开发为主的单一功能建设向培育产业、繁荣经济、增加就业、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城镇综合功能的转变;在投资重点上,实现重视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社会效益的人文、生态和环境建设的转变。
    并且针对新城镇将制定新的政策多渠道吸引人口进入。同时上海还将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拟投入千亿元建设快捷的交通干线,新建9条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共212公里,将"一城九镇"相互之间和与中心城市之间连接起来,加强市域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为市民假日郊游和城镇居民进市中心购物旅游带来更大的方便。
    到2005年,“一城九镇”开发建设将初具雏形。
  届时,上海市郊区将出现人口与城镇规模基本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特色经济与特色风貌基本形成,并且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环境良好,并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镇。

2005-09-23

28 0

幸福校园网站是一个为广大网友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专业论文网站, 在这里资料交易可以通过HappyPoint或现金进行。 HappyCampus是共享知识的乐园,幸福校园全体员工将竭诚为您服务。

2005-09-22

10 0

垃圾。政府的形象工程,上海还有多少下岗工人,读不起书的人,强烈要求下课。

2005-09-15

42 0

    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编制背景 上海十二届人代会提出,根据中央批准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为实现上海的宏伟战略目标,向世界城市迈进,上海要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配置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通过举办世博会,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为给上海未来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新一轮总体规划批复后,在近期规划和分区规划两个层面上深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上海城市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规划范围、期限、目标与策略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上海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自2003年至2007年,并考虑与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相衔接,对重大设施的布局设想延伸至2010年。 (三)近期建设目标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指出,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要以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为动力,加 快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到2010年举办世博会时,上海要构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框架。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上海城市近期建设目标为: 1.构筑国际大都市空间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上海要积极探索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联动发展,立足于长江三角洲交通、环境、城镇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城市化水平达到80%。
    在推进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应从中心城转向郊区。加快郊区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人口、土地的三个集中。 2.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基本建立与国际大都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继续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00——8000美元。  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基本建立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3.构筑社会事业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以建设一流的教育、医疗、体育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重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更加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创造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核心,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更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4.构筑良好生态体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全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构筑以中心城大型公共绿地和郊区城市森林为骨架,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要求的城市绿化系统;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提高固体废物和利用的水平,启动郊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上海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5.构筑都市特色景观体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抓住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的世纪机遇,不断深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以黄浦江、苏州河改造和世博会建设为重点,完善富有历史底蕴的老城区和创造充满活力的新城区,营造上海历史魅力与现代活力兼容并蓄的世界城市新形象,为上海未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6.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建立以“三港两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提供坚实支撑。
  加大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能源结构优化为主体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防灾、抗灾、救灾的能力。 三、规划策略 (一)科教兴市的发展策略 加快科技创新,培育和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科技进步、创新进取的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综合交通、产业、市政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着手构建由中心城和郊区城镇共同构成的上海大都市区。   (三)基础设施先行的发展策略 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区域整体化、同步综合化、动态持续化的发展趋势,以建设 “三港、两网、一江”为重点的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行城乡一体化。
   (四)环境和建设协调的发展策略 坚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策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保障、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力争到2010年达到21世纪举办世博会城市的总体环境水平。
   (五)重点推进的发展策略 审时度势、坚持重点推进的策略。通过地域的集中和基础设施的集中投资,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高的效益。 。

2005-09-15

41 0

     在 规划地位和作用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 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本规划 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 (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 际大都市水平; (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 (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 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 (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 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 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
     主要标志: 1、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2、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局,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构筑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城市群。
   3、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全面建成环城绿带,形成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中心城以"环、楔、廊、园"为基础的绿化系统和市域绿色空间体系。 4、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
  以"三港两路"(三港指海港、空港和信息港;两路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建设一批衔接国内外的枢纽型重大工程;以"两网"(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域内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网络。
     5、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布局合理、环境洁净、配套齐全、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居住园区。 城市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宝山新城、外高桥港区(保税区)、空港新城、海港新城、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新城等组成的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城镇体系 形成"中心城-新城(含县城,下同)-中心镇-集镇"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   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
  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 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
    规划朱家角、泗泾、周浦(康桥)、奉城、枫泾、堡镇、南翔及罗店等22个左右中心镇,规划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集镇由现有建制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现状约170个)。
  规划约80个左右的一般镇,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 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  中心村规模在2000人左右。
   中心城布局 中心城空间布局结构为"多心、开敞"。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中心城公共活动中心指中央商务区和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1)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由浦东小陆家嘴(浦东南路至东昌路之间的地区)和浦西外滩(河南路以东,虹口港至新开河之间的地区)组成,规划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中央商务区集金融、贸易、信息、购物、文化、娱乐、都市旅游以及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并安排适量居住。
   (2)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主要公共活动中心指市级中心和市级副中心。 市级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四条商业街和豫园商城、上海站"不夜城"为依托,具有行政、办公、购物、观光、文化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公共活动功能。
     副中心共有四个,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徐家汇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花木副中心主要服务浦东地区,规划用地约2。0平方公里;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规划用地约2。
  2平方公里;真如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北地区,规划用地约1。  6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 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高层服务业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积极拓展国内与海外市场,提高产业外向度,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与服务功能。
     2、产业布局 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整体发展出发,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合理布局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市域产业布局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
  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留都市型工业。 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完善现有工业区。   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
  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 对外交通规划 以"三港两路"建设为重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现代化信息港和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骨干航道为构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衔接国内外、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运输网络。
     市域交通规划 市域交通以"两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和停车场,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
     环境景观规划 以绿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设计,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改善城市空间景观,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绿化建设 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调整绿地布局,完善绿地类型,以中心城"环、楔、廊、园"和郊区大面积人造森林的建设为重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指标10平方米以上,人均绿地指标2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大于35%。
     (1)重点发展滩涂造林;集中建设佘山-淀山湖地区森林公园。 (2)建设主要道路与主要河道两侧的防护绿地。 (3)建设内外环线之间三岔港、张家浜、三林塘、大场、吴中路等8块楔形绿地。
   (4)建成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之间黄浦江两侧的滨江绿地,结合苏州河综合整治建成滨河绿地。   (5)中心城每区至少有一块4公顷、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块1公顷以上公共绿地,郊区城镇至少建成一处3公顷以上的公共绿地。
   (6)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划定城市生态敏感区和城市建设敏感区。切实保护好市域风景区和大小金山海洋生态、崇明东滩鸟类、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九段沙湿地和淀山湖等自然保护区。   2、城市空间景观建设 加强城市设计,美化城市空间,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形成既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景观形象。
   强化中心城东西向景观主轴线,组织街道、广场和标志性建筑与空间,安排公共活动功能,丰富城市景观。 建设中心城滨江(黄浦江)滨河(苏州河)景观走廊,组织滨水空间序列和绿化步行带,强化自然特征和亲水特点,塑造上海滨水城市新形象。
     相对集中布置高层建筑,保护中心城区若干景观视线走廊,营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要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位、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海派文化氛围、高品质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保护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前者着重保护好现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337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2处;中心城11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以及郊区4个历史文化名镇。
    后者着重继承和发扬优秀健康的地方传统文化、民俗民风、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 2、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文脉,保护名城特色,保护及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应注重区域整体风貌的保持与延续,以及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生活环境的整治;对个体建筑的保护应依据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要求,在保护范围内改建建筑物或者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不得破坏原有环境风貌。
     3、中心城旧区风貌保护 中心城旧区风貌(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是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建筑及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基础上,对中心城旧区中(包括内环线以内的浦西地区以及内环线以外的普陀区曹杨地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有保护价值的花园住宅、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及其他有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
    规划确定234个完整的历史街坊、440处历史建筑群,保护的历史建筑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住宅发展规划 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按照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生活舒适、配套齐全的要求,规划建设住宅区,基本实现住宅成套化。
  郊区城镇住宅建设标准和环境质量应优于中心城。  调整住宅建设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要。 住宅建设布局本着与城市发展方向、大容量轨道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一致的原则,重点建设内外环线之间20个左右大型居住园区。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事业运行机制,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主要是对城市近期内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具体安排,为实现城市远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2005年近期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近期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塑造以城市环境建设为主的城市新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基础,更好地服务全国。
     1.形象目标 初步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教体卫、社会福利事业体系;基本建成对内对外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及立体交通框架;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城市环境获得较大改善;浦东新区形象、功能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中心城的用地与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功能布局更趋合理;郊区初步实现"三个集中"的格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建设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2、主要标志 (1)城市化水平达到76%。 (2)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强化,中央商务区和内环线以内及周边地区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基本建成;黄浦江观光河段基本建成,都市旅游线路和设施比较完善。
   (3)国际集装箱深水港区建成框架,铁路第二客站建成;市域高速公路骨架、中心城"环形加十字"的轨道交通网骨架全面建成;各类交通枢纽、停车场(库)等得到较大的发展。   (4)环境建设:以"环、楔、廊、园"为主体的中心城绿地系统和郊区四大生态林地基本建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
   (5)住宅建设:内外环线之间20个左右现代生活居住园区初步建成,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建筑面积24平方米),住宅成套率80%以上。 规划实施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提高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管理水平,发挥城市规划的导向作用。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城市总体一经批准,应及时编制或调整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加强重要地区、重要路段城市设计。 3.继续完善城市规划分级管理体制,发挥两级政府实施规划的积极性;加强规划法制建设,提高规划的法律地位,强调依法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体系。
     4.拓展公众参与规划的渠道,实行政务公开,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整治。 5.研究完善城市规划实施机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促进规划的有序实施。
   。

2005-09-15

42 0

    也许有点联系: 城市园林的困境与出路——兼论上海的城市园林   论文上传:eva258 留言 论文作者:陈紫兰 摘要: 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
    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 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 关键词: 城市园林 上海的城市园林 --------------------------------------------------------------------------------   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
    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 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虽然广义上也属于大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就其作为局部的人工环境而言,毕竟与自然环境有所隔离,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中,势必要寻求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方式,如旅游、踏青;或者创设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这就是园林的建置。
  可以说,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F·培根在《论花园》中是这样描述园林的:“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个花园;的确,它是人类一切乐事中最纯洁的。
  它最能怡悦人的精神,没有它,宫殿和建筑物不过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园林在城市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艺术理论实践都已臻于完善。  然而,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而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造园艺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的理想与情感。
  当代,无论是社会、经济以至文化都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园林不仅要延续文脉,更要适应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否则,只能是陷入困境。   1、困境 1.1园林内涵的扩大   正如前文所说,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目的都是为人服务,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决定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及经济技术水平。
    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从产生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是少数的皇族、达官贵人及一些商贾文人。他们设置园林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显示财权或用于享乐,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只为少数人服务。
  而现代城市园林是为众多的普通公民服务的,服务对象在量上的改变必然引起园林在诸多方面质的变化。  现代城市园林不仅包括公园,还包括其它所有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工程,如街道、广场、动植物园及其它各类专用绿地。
  突出的特点是从城市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并注重使用功能。尤其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域市化的不断扩大,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园林又被历史性地赋予新的功用,即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单纯的为满足少数人的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园林已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的需求,但由于以往那种狭隘造园思想的延续,新建园林与城市大环境发生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对开敞性公共游园、街道绿化、居住区室外环境等的重视还不够。
     上海人多地少,绿化尤其匮乏。上海人均绿化面积与国外大城市相比,绿化的“贫困”程度严重,市中心的绿化则更差。  1993年,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10平方增加到 1.15平方,然而同时,市中心14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却减少了30多公顷。
  联合国规定的城市人均绿化标准为50— 60平方,我国的标准是7—11平方。相比之下,上海的人均绿地占有量则相当可怜,面临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1.2园林属性的转换   古典园林的属性是私有制,仅仅有关所有权问题,其经营的好坏都是所有者个人的事情。
  现代的城市园林则不同,是属于公共的,带有鲜明的“公益事业”的属性。然而许多园林出现了人不敷出,无法维持下去的局面,缺乏资金,缺少人力投入,导致管理不善,难以经营,不能达到应有的服务目的。     改革开放不仅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园林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指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具有为其它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性质,是城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其开发是以盈利为目的,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  “产业”性质的明确,使园林经营部门大胆改革,既补充了园林建设与维护资金的不足,又改善了职工的待遇,还给了社会与企业办园林的机会,使园林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然而,对经济效益不适当的追求与过分的追求都使得园林的“公益事业”属性受到损害。许多公园开设了一些不适合于园林的经营项目。  古典的精致小园充斥着大大小小粗制滥造的恐龙怪兽,风景优美、安静悠闲的绿地硬是搭起了破布蓬,表演吞火走刀的惊险场面,配上刺耳的宣传与怪叫,实在有染视听。
  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也面临过被破墙开店的危险,要将这片小小的绿肺与城市隔离,曾幸得以保存。然而其后人民广场的改建、市政府与博物馆的建设虽然使广场绿了起来,但那一整片宝贵的绿地仍熬糠侵占,整个公园已支离破碎相当不完整,如今更是面目全非。
    其他不少的公园与街道绿地也都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 1.3园林形式的变化   园林的服务对象、建设目的的不同,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技术材料运用的不同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园林需求的增加,都使得园林在形式上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落花水面皆成文章”,追求含蓄之美。
    含蓄美的追求,使得园林的欣赏讲究近玩细赏,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 仔细体味品评,而西方的古典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偏重于追求气派,讲究人工美,体现皇权意识,布局规则对称而严谨,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几何图案美,立足于用人工的方法改变自然的状态。
       现代城市园林内涵的不同使园林不再只为少数文人雅士或皇族服务,而是需要面向大众。一味沿袭古典园林的含蓄意境或皇家气派都是不适宜的。现代的城市风貌、现代的技术材料,再完全采用古典的形式往往难以协调,现代文化 艺术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古典园林繁琐的装饰已不再适应。
    城市生活繁忙紧张,上班族需要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老年人要求有锻炼的场所,儿童寻觅游戏的空间,凡此种种都使得单纯的园林形式已难以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   至1992年,上海50公顷以上的大型绿地仅有5个,市级公园只有综合性公园、历史与古迹公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科普公园,风景游览区等7种类型,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风格上似古非古,不伦不类的例子也不少,没有给城市增添美感,反而破坏了整体的协调。
       要走出这些困境,关键在于应使园林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取得协调,与国际大趋势取得一致。 2、出路 2.1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一个园子进行建设,而是要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城市的园林化,乃至大地园林化。
       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被提出后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稳定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要保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以自然更新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就是园林绿化。因而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可谓是新时期园林的主要目的之一,应加强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的规划设计。
     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
    在城市里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上海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的环境容量,可以采取公共绿地与专用绿地相结合,城市公园与大型公共绿地相结合,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等方式,并加强沿海防护林带、沿河道及城市主干道绿带等。
    目前大型环城绿带工程已经启动,但在浦西所能绿化的余地已很少,要真正实现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切实地进行贯彻实施。高架道路下的绿带已初见成效,而高架上的绿化仍有待研究与实施。
  在新建开发区的环境规划中则应使绿化规划总指标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所要求的绿化环境总容量相当,如浦东的规划与建设。   2.2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兼顾   城市园林的产业行为不能改变园林业的“公益事业”属性,这是因为园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必须的空间特征,并不能全部由产业开发所替代。
  产业开发要求回收必须大于投入,否则将予以消项。而园林是“公益事业”,是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的事业,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     目前的城市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城市整体环境绿化,用以改善城市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第二类是局部环境绿化,如城市的街头绿化,居住区绿地及城市公园等,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经常性的休憩活动空间;第三类是一些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旅游性园林,配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第四类是企事业单位专用绿地。
    对于第一类园林绿化,一般为政府领导之下全社会的投入;第二类园林则可以结合住宅开发建设形式,由发展商承担,纳人物业管理范畴,或通过公园邻近地段提高地价,收取绿地费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第三类园林有的是政府财政投入,也有的是集体或个人兴办,大部分为开发商的举措,只要建设项目合理,经营管理得法,这类园林最容易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兼顾;第四类园林则应由企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地绿化,并因情制宜地局部打开围墙,使之融人整个城市环境。
       同时,还应建构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以经济学为指导,综合园林绿化对社会,对环境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将园林的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等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
     上海试行了园林综合开发的形式,主要为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渠道,由原先的全部依靠国家拨款改为由国家资金、地方资金、企业资金及国外资金协同投资开发。
  二是在经济上建立自我循环机制,综合使用土地,增加部分经营用地,合理组织收入,如黄兴路绿地等。此外,在兼容性较强的大型园林绿地中,亦可将开发旅游项目所运用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动态性、参与性等手段,有选择地应用到园林游览活动中去,使之既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地,也是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象,如共青森林公园、淀山湖大观园等。
    这些形式尚处于探索期,还有待进一步实践。 2.3园林形式的多元化   园林内涵的扩大,引发了诸多方面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园林面积的扩大,还表现在形式、风格以及布局上的改变。
  尤其园林在现代更担负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因而在种植上应注重满足保护及调节环境的功能需要,要求突出整体的美和大体量的美。  同时在对园林 的欣赏上,由于现代城市人整日被包围在灰色混乱的城市中,已厌恶了过分的人工环境,因而希望园林能够更为接近自然的环境,渴望通过园林寻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 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
  现代人得自园林的感受已由单纯的艺术欣赏转为对园林空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因而现代城市园林在大体上而言,应当体现的是一种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     同时,大凡艺术总是需要讲求文脉,园林亦是如此。
  中国古典园林理论源于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虔诚而忧郁的角色,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依附于绘画,在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中始终囿于对诗意的追随,其实质是以“咫尺”塑造“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再现。
  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则直接来源于建筑,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是最为重要的主题”,充分展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进取精神。  中国园林面对的问题是要去打破古老院墙所围合的空间, 从封闭的文化圈中走出来,脱离孤立的居住环境,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
  西方则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开始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随着社会 的发展,东西方不再因为长期地域上或人为上的分隔按自己的思想观念撰写各自的历史,世界已进人了大熔合的时代。
    两种文化的交错与撞击,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在未来的实践中开辟多种途径,使园林走向多元化风格的发展道路。   园林之所以不同于其它艺术,主要是基于形象特征和游赏功能。
  现代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在层次的多样化,导致了园林功能上的多样化,功能反过来又影响形式。  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仅公园的类型就有17大类,如主题公园,文化、艺术、雕塑公园,历史、古迹公园,体育、康复公园,博览公园,民俗公园等。
  而城市园林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每个城市都要求有自己的特征的要求下,也需要以多元化的面貌出现,为城市增色添彩。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早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大熔炉,市民的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较丰富,同时上海自身的形象也需要呈现有时代新意、有个性特色的风貌。
    上海的城市园林必然更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实现有上海特色的绿化环境。   园林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动态的和发展的。现代城市目林是多功能活动的综合体,是多层次空间的蛆合体;也是多学科渗透的边缘科学,如生态学、社会心理 学的引入。
  在时代转换的巨变之中,园林陷入困境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对出路的探索。  尽管可能会有曲折与反复,但必然的是不会停止的前进步伐。城市园林大有可为,我们任重而道远。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资源共享
文档/报告共享
软件共享
音频/歌曲共享
注册码/邀请码
视频共享
数字证书共享
文档/报告共享
文档/报告共享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