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豆花青椒油碟详细制作过程求豆花
青椒在火上烧熟切段,蘸料是:葱花末、香菜末、生抽、味精、食盐、麻油、豆瓣红油、花椒粉等调制成的。
----------------
厨房里辣椒的N种表情
辣椒小档案:
辣椒,又名辣角、海椒,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蛋白质、胡萝卜素、铁、磷、钙,以及糖等营养元素。 每公斤辣椒中含维生素C1050毫克,比茄子多35倍,比西红柿多9倍,比大白菜多3倍,比白萝卜多2倍。辣椒按照味型不同可分为甜味椒、辛辣味椒、半辛辣味椒,甜味椒如灯笼椒,辛辣味椒如朝天椒,半辛辣味椒如羊角椒。 厨房里常用的辣椒主要有灯笼椒、牛角椒、羊角椒、线辣椒、小米椒、二斤条辣椒、朝天椒等。
朝天椒:
又名三樱...全部
青椒在火上烧熟切段,蘸料是:葱花末、香菜末、生抽、味精、食盐、麻油、豆瓣红油、花椒粉等调制成的。
----------------
厨房里辣椒的N种表情
辣椒小档案:
辣椒,又名辣角、海椒,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蛋白质、胡萝卜素、铁、磷、钙,以及糖等营养元素。
每公斤辣椒中含维生素C1050毫克,比茄子多35倍,比西红柿多9倍,比大白菜多3倍,比白萝卜多2倍。辣椒按照味型不同可分为甜味椒、辛辣味椒、半辛辣味椒,甜味椒如灯笼椒,辛辣味椒如朝天椒,半辛辣味椒如羊角椒。
厨房里常用的辣椒主要有灯笼椒、牛角椒、羊角椒、线辣椒、小米椒、二斤条辣椒、朝天椒等。
朝天椒:
又名三樱椒,从日本引进,植株紧凑,椒果向上簇生。形体小,辣味强,肉厚多油,色红亮,味香浓,籽醇香。
用于火锅、炝炒,制成辣椒油等。
灯笼椒:
也叫甜椒或柿子椒,体大如梨,形如灯笼,有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等不同品种类型,籽粒细小,辛淡味甜。口感甜脆,可做水果生食,也可做熟食。
二斤条辣椒:
长条形,长10-12厘米,横径约1厘米。
皮薄,味辣、香浓,色泽好。可鲜食,晒成干辣椒或加工成辣椒酱等。
野山椒:
俗称指天椒,个体小、辣味浓,主要用作菜肴烹调、配菜的作料,辛辣副食品的调料。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干食,还可以制成泡野山椒。
线辣椒:
体长18-20厘米,粗细1厘米左右。色泽红亮,肉质肥厚,油分多,味辣且香,容易干燥,耐久贮。生食、炒食、制成辣椒粉、辣椒干均可。
羊角椒:
色泽鲜艳、光滑、细长,尖上带钩,因形似羊角而得名。
具有皮薄、肉厚、油多、籽香、辛辣适中等特点,其辣椒素和维生素C含量居国内辣椒品种及蔬菜之首,享有“菜中维C之王”的美誉。可鲜食(青食、红食)、熟食,亦可干食、炒食、炸食、腌食,易加工、易贮藏。
牛角椒:
别名茄椒,因头粗、尾尖、身弯,恰似牛角而得名。椒体透明、皮薄光滑、辣度适中、油脂含量高。可制成辣椒干、辣椒粉、辣椒酱,可煮食、炒食、腌食,也可吃全椒。
美人椒:
辣椒细长,形如美人体形,可作“欣赏椒”,因此名为“美人椒”;色泽红亮鲜艳,肉质丰富,特别适合“水果醋”的制做。
小米椒:
主要产地云南,体长4-6厘米,皮薄,颜色鲜红亮泽,辣度高,主要用于制作辣酱等。
----------------
湖南黄绍满:湘菜“百变”红椒
干红椒由长角形辣椒(线辣椒、二斤条辣椒均可)制成,“宫保鸡丁”、“辣子肥肠”、“手撕包菜”、“炝黄瓜”等菜一般使用的就是这种干辣椒,使用的时候需要先在油中炒出香味,大体的过程是:锅放底油烧至三成热,放干辣椒、盐,小火炒出香味至辣椒呈深褐色,再下入原料。
把干辣椒磨成面就成了辣椒面,可直接用于菜品,如“麻婆豆腐”,需要将辣椒面在三成热的油中小火慢慢煸炒,至辣椒面呈深红色,炒制的时候需要注意掌握火候和油温,以免炒糊或者不熟。也可以做成简易辣椒油,具体做法是:将1千克辣椒面加10克盐、15克姜米、20克香油,放入2千克烧至六成热的油中拌匀即可。
红油的主要成分也是辣椒面,我熬制红油的具体做法:将15千克色拉油加10克八角、10克桂皮,烧至六成热时离火,加1500克干辣椒面(辛辣味)、50克香葱段、30克香菜,中火烧2分钟至香气溢出后过滤即成,有的厨师为了使红油的色泽更加红亮还会在熬制过程中加入500克紫草。
“麻辣豆腐”、“红油水饺”、“红油耳丁”、“红油凉粉”等都要用到这种红油。红油熬制的时候需要注意:1、辣椒要选用色正、籽少的;2、制成的辣椒面不能太粗,也不能过细,太粗出不了颜色,太细易糊且香味不足;3、油温要控制在六成左右,太高易糊,太低辣味和香味都出不来。
“鱼香肉丝”、“鱼香茄条”、“鱼香里脊”等鱼香类的菜肴一般会用到泡红椒,先把泡椒煸出香味再下入原料;泡椒里面还有一种泡青椒,如“酱椒鱼头”用的就是泡青椒。使用泡椒的菜肴,需要先把泡椒做熟、做香,可通过眼看、鼻闻来判断泡椒的生熟,未熟的泡椒因为水分多表面颜色发暗、没有光泽,酸味比较重;熟的泡椒表面光亮、香味浓郁。
湖南还有一种农家自制辣椒酱,制作方法:把2千克小红椒洗净,剁成米状,用搅打器打成浆糊状,加50克大蒜米、50克姜米、40克盐、25克高度酒(二锅头)拌匀,放在土制陶坛内,用保鲜膜封口,盖上盖,加坛沿水,一个周左右即可食用,可在室温背阴处放置1-2年不变质。
这种辣椒酱可以做调味品,也可以直接拌饭食用。
云南罗天元:几款自制辣椒蘸水
五香蘸水
原料:松花蛋1个,皱皮辣椒(云南特产,个小皮皱,辣味浓,易腐烂,可用其他辣味浓的辣椒代替)3个,红椒1个,小米辣5个,香菜10克,折耳根5克,榨菜5克,葱花5克,薄荷5克。
调料:陈醋60克,盐15克,味精、鸡精各5克,胡椒粉1克,海天味极鲜10克。
制作:1、将皱皮辣椒、红椒放在炭火上微火烧2分钟,使辣椒颜色夯啤?、将各种原料切成细末,加各种调料拌匀即可。
特点:咸酸香辣,适合蘸食各种炸菜,如“臭豆腐”等。
油辣椒蘸水
原料:煳辣椒面40克。
调料:盐8克,味精、鸡精、十三香粉各5克,陈醋20克,植物油50克,葱花、香菜末各3克。
制作:将煳辣椒面加盐、味精、鸡精、十三香粉、陈醋拌匀,吃味5分钟,浇入烧至八成热的植物油,放置20分钟,加葱花、香菜末即可食用。
特点:油辣醇香,适合各种生吃蔬菜。
贵州酸汤鱼蘸水
原料:煳辣椒面40克,鱼酸汤20克。
调料:姜米5克,百花串腐乳10克,木姜子油2克,盐8克,味精5克,葱花、香菜末各3克,海天味极鲜10克。
制作:将煳辣椒面加各种调料拌匀,加入鱼酸汤即可食用。
特点:姜香、腐乳香、辣香、鱼香,香味浓郁。
四川唐清林:川菜中的干辣椒
川菜以辣出名,川菜用辣椒的方法也是非常讲究,我主要说说川菜中的干辣椒。
干辣椒用于煳辣味型的菜:将干辣椒节投入五成热的油中小火炸至棕褐色(偷油婆色),下花椒小火炸出麻香味,再投入原料烹制。
使干辣椒在热油的作用下完全释放出辣味,进而变成“煳辣”味,还要使“煳辣”味和花椒的“麻香”味渗透到原料中去,吃起来是“味透肌里”,麻辣醇香;而不只是表面有味。很多厨师在制作这类菜肴时没有将干辣椒炸至“偷油婆色”就下原料烹制,结果菜肴的风味根本出不来,形成一种怪怪的辣味。
这类菜例如“煳辣腰块”、“煳辣脆鳝”等。
干辣椒用于素菜:干辣椒用于素菜的时候称为“炝”,很多蔬菜都可以用“炝”的方法成菜。比如“炝土豆丝”、“炝炒苦瓜”、“炝炒豆尖”、“炝炒莲白”等。
炝炒素菜时有的要加糖醋成“煳辣”、“荔枝”味型,比如“炝炒莲白”、“炝瓜条”;有的就只加醋,不加糖,如“炝土豆丝”。以“炝炒空心菜”为例:锅放油50克,烧至五成热,放7克干辣椒节,中火炒至棕褐色时,下3克花椒中火炸香,下5克盐略炒3秒钟下500克空心菜中火翻炒1分钟,从锅边淋10克清水,下入2克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技术关键:1、干辣椒需用炒勺不断翻炒至棕褐色时才能下花椒,下花椒后要立即加盐,否则花椒会变苦,麻香味也会减少。2、盐要在空心菜之前放入,可以避免空心菜叶子将盐包住炒不匀,而且盐炒过后更香。3、川菜中炒素菜一般不飞水,这样保存了蔬菜的营养成分,但是成菜的颜色可能会不翠绿,所以在炒制时从锅边淋少许清水,使蔬菜受热均匀,还可以形成“水油膜”,使蔬菜中的叶绿素少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保持成菜的翠绿色泽。
还有一种“炝”的做法,原料可以不下锅,以“炝炒瓜条”为例:将7克干辣椒节、3克花椒下五成热油锅中火炸至棕褐色,连油一块倒入碗中即成“煳辣油”,500克黄瓜条加10克盐码味,淋上用5克盐、15克糖、12克醋、5克味精调成的汁,最后淋上“煳辣油”即成,这样做出的黄瓜条不用下锅所以口感更脆爽。
干辣椒用于香辣味型的菜:在这类菜中干辣椒的用量超过主料,需在辣椒堆里找菜吃,例如“重庆歌乐山辣子鸡”、“香辣蟹”、“香辣掌中宝”、“香辣嫩牛柳”等。因为干辣椒用量大,容易出现燥辣,我就用其他的调料“和味”,例如在做“香辣嫩牛柳”时加少许白糖。
干辣椒用于火锅:以一种火锅为例。
火锅底料
原料:干辣椒150克,葱段、蒜各10克,姜20克,郫县豆瓣100克,香料(草果5克,桂皮5克,八角5克,丁香3克,白蔻5克,香草2克,排草3克,三奈5克,香果5克,小茴香3克,香叶2克),冰糖10克,牛油150克,猪油50克,菜子油50克,永川豆豉5克,醪糟汁25克。
制作:1、把干辣椒制成糍粑辣椒,10克姜、蒜分别切成0。5厘米见方的丁,10克姜切块备用;永川豆豉剁成绿豆大小的粒;冰糖捣碎;菜子油炼熟后冷凉;牛油入锅中熬化,加姜块、葱段烧至九成热,捞出姜、葱晾凉备用;香料用开水泡2分钟,沥干水分绞成花生米大小的粒。
2、锅中放牛油、猪油、菜子油,烧至四成热时下糍粑辣椒、郫县豆瓣小火炒10分钟,加入香料小火慢炒10分钟,待香味四溢、豆瓣酥香时下剩余的姜、蒜丁小火炒5分钟,下豆豉、冰糖、醪糟汁小火炒5分钟即成。
注:将炒好的底料加入1000克鲜汤、鸡精10克、干辣椒节10克、花椒8克、冰糖10克上桌,烧开后烫食即可。
技术关键:糍粑辣椒、郫县豆瓣入锅后要用小火慢炒,炒制时间一定要够,一般在10分钟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火锅的香味;再加入豆豉、冰糖以后就不要再炒太长时间,小火炒到豆瓣酱中的辣椒块酥脆,即行业中说的“鱼眼泡”就可起锅,否则火锅在烫食时会糊锅。
火锅油碟
青椒油碟:由青辣椒末、香菜末、盐、味精、熟芝麻构成,常用作牛、羊肉类火锅的蘸碟。
小辣椒油碟:由小米椒、油酥豆豉、酥花生米碎、香菜、葱花、盐、味精构成,食用时加火锅原汤调制,常用作“串串香”的蘸碟。
我还用到一种香辣老油,具体熬制方法:将2千克干辣椒入开水煮涨,制成糍粑辣椒,放入烧至三成热的20千克色拉油中,中火炒10分钟,下三奈、八角、小茴香、丁香各15克继续炒10分钟,改小火慢炒至油色红亮、香味浓郁、糍粑辣椒酥香时即可出锅,随用随取。
这种老油香味浓郁、辣味醇厚,用于菜肴可大大缩短菜肴的烹制时间。
干辣椒制成辣椒面:干辣椒舂成粉面即成辣椒面,是川菜必不可少的调料,广泛用于凉菜、热菜、小吃等的调制,如“麻辣鲢鱼”、“麻辣嫩兔”、“麻婆豆腐”等。
辣椒面还用于川菜中“炸收”类型的菜,“炸收”是川菜中凉菜的特殊技法,大体做法是将主料先码味,然后入油炸至外酥里嫩,再入锅加汤汁、调料用小火收干汁水至吐油时出锅,晾凉即可。川菜中陈皮味型的菜肴一般都用“炸收”的技法,以“麻辣牛肉干”为例:将500克牛肉加15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盐、20克料酒、3克胡椒粉、3克三奈、3克八角、3克桂皮、2克草果码味3小时,入冷水锅中大火烧开,撇尽浮沫转小火,加10克姜块、3克三奈、3克八角、2克草果、3克桂皮煮10分钟至熟,晾凉后先顺筋切0。
5厘米厚的片,再横筋切成0。5厘米厚的条。将牛肉条下入烧至五成热的油中,中火炸2分钟,至色红、酥香时起锅沥油。另起锅放30克色拉油烧至五成热,下5克姜片、5克葱段中火煸香,下20克辣椒面中火炒30秒钟,加300克煮牛肉的原汤,下牛肉条,小火慢慢收汁,加3克盐、5克白糖、8克料酒,待汁水收干吐油时下20克红油、3克花椒油、5克花椒面、2克味精翻匀出锅,撒上5克熟芝麻,晾凉即可。
另外,我还有两种简易制作红油的方法:第一种:将1500克辣椒面装入桶中,加500克菜子油将辣椒面调湿,再加200克酱油,最后慢慢加入12千克烧至六成热的菜子油,边加边翻动。(加酱油的目的一是控制油的温度,如果看到酱油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就说明油温太高,可以适度降低油温;二是酱油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香味)。
第二种:跟第一种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在装有辣椒面的桶里加两个的“饭团”(白干饭捏成的团每个重约200克),这样炼制的红油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多提供点,多吃多做)。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