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如何提高性持久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全部回答

2012-06-18

69 0

    一、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切忌强求统一。 有的老师课前准备十分充分,每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都精心地做好安排了,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设置的问题既有深度,又能体现层次性,我们用传统的观点来看肯定是一堂好课,但如果用新课标的要求来看,你会发现:老师主宰了课堂。
    这使得学生思维难以多方面展开。 新课程的课堂并不仅仅是老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及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大胆发表独立见解,积极寻求其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意识等等。
    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能,精卫和它的子子孙孙有恒心,一定会把大海填平!”有的说;“能,因为精卫很勇敢,有恒心,感动了上帝,上帝就帮它把大海填平。
  ”有的接着说:“不可能,世界上跟本没有上帝,怎么可能帮精卫把大海填平?”另外一个学生也站起来说:“我也觉得不能,因为海太大了,精卫衔的小石子和小树枝太小了,怎么可能把这么大的大海填平呢?还有一个学生说:“如果有个猎人看见精卫在天上飞,就用枪打它的话,精卫就有可能会死了,死了之后就不会有子孙了,所以我认为它不能把大海填平”……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
    又如在学习《所见》这一课时,一名学生不明白什么叫“闭口立”。我因势利导,问:“谁闭口立,为什么要闭口立?”学生的回答有两种,一种是说牧童“闭口立”,因为他想捉树上的蝉,又怕惊动它,所以“闭口立”;另一种是说蝉“闭口立”,因为它不想给牧童发现自己在树上的什么地方,所以“闭口立”。
    面对这两种不同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他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哪种说法好,并说明理由。“答案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这是我常给他们说的话。
  学生认识上的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对于同一段内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要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该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
    总之,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秀生,或让优秀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我们要“蹲下身来”充分尊重他们的见解与观点,切不可强求统一。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处在口头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正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最佳时期,抓准有利时机,让他们敢说、愿说、会说,对他们今后发展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1、铺好“路”。 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我都十分重视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实话实说。培养学生说话的形式有几种: A、模仿例句说话。
  教材中有不少句式很有训练价值,让学生模仿这种句式说话,效果很好。如在学习《我有一盒彩笔》的时候,我让学生用“我画……为了……”练习说话。  学生们想象丰富,有的说:“我画很多香喷喷的烧鸡,为了让在街边讨饭的人也能吃得饱。
  ”有的说:“我画会飞的屋子,为了让我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时候,也能住在自己的家里。”有的说:“我画一所希望小学,为了让在山区里的小朋友也能读书。”还有的说:“我画一扇能够超越时空的门,为了让我想去哪就去哪。
    ”……学生们异想天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B、看图说话。老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C、续编故事。如在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天地里的“设计营救计划”这一部分,我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思考,寻求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解救小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D、围绕某个话题,说说自己经历过的事。这种练习学生最感兴趣,他们亲身经历过,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说的时候还配上自己的情感和动作,讲得有声有色,使自己乐在其中。而这正是符合新课程标准里提倡的“从学生的生活和情境中引出知识”这一点。
   2、创设情景,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所学的语言经常得到运用。  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说话练习,老师还要想点办法,使学生津津乐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喜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扮演“医生和病人”、“老师和同学”、“服务员和客人”……。
  这一系列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我还喜欢让学生当“配音员”。  这一说话方式对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很有帮助。让学生看着图画,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给画面配音;或者让学生帮即兴表演的同学配音等。
  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把表演搞得有声有色。 3、注意评价的艺术。过去,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直接给予肯定或否定,主导着是非对错的标准,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而这恰是新课标所要纠正的。
    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说好,要大胆让学生去说,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把评价留给学生。学生的评价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较之教师评价更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也更有说服力。
  或许刚起步的时候,学生的评价有点片面,有点机械重复,但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定会越说越精彩。   三、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从而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
    如:在教《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车为什么分毫未动?怎样才能让大车跑起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让学生围绕“合伙的人们如果不是一条心,什么事也办不好”这一句话展开,举例说说有哪些事只合伙是不行的,要合作才行。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各抒己见。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小组合作讨论,各个小组进行比赛,举例子最多的小组就是冠军。  这种竞赛形式能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群策群力,使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在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了成就期望,激发并增强了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主动性的发展。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如果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就会显得很盲目。
  只有落实分工任务,才能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根据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调控。在学生的合作过程当中,如果老师袖手旁观,他们的合作学习就会放任自流,从而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如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防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老师要相机进行调控,鼓励学生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就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享受学习中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公务办理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求职就业
求职就业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