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被投放原子弹的城市是哪两个,它直接导致多少人在爆破中丧生,之后,还给当地带来了什么等后遗症?

全部回答

2018-04-18

130 0

    是广岛和长崎 广岛被炸当天,死亡3万多人(其中不包括300余名盟军俘虏和2000余名亚洲劳工),此后的一周内,因为辐射以及伤重不治又死了1万多人(其中很多是赶赴广岛进行救治的非武装人员),长崎被炸当天,死亡约6000人(大多数都是从广岛跑到长崎逃难的)。
  由于长崎的那颗原子弹没有投在准确的地点,以及长崎当天刮大风,所以一次伤害和二次辐射伤害都不如广岛严重。   后来,根据日本人自己统计的数据,这两次核爆炸,直接炸死3万多人,此后15年,因为辐射以及放射粉尘而死亡的人数有19万,合计22万,而且伤亡数字还在增加(我有点怀疑日本人是在卖苦肉计)。
   轰炸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  广岛和长崎因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
  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迄今,广岛、长崎因受原子弹爆炸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分别超过25万和14万。长崎曾遭到过原子弹轰炸,{1945年的世纪浩劫之后,爆炸的中心地带至今寸草不生。  爆炸后的大火又将影响范围扩大到了3。
  7公里。 在轰炸过后一周,长崎虽然有数千人被烧死,但是困扰医师的却是“神秘的(x疾病)”,这种疾病在轰炸过后一个月仍然造成许多日本人,以及从监狱获释盟军士兵生病或者死亡。病人“躺在病床上呻吟,嘴巴被烧黑,看起来很僵硬,不能说话”,她的腿上和手臂都是红点。
    其它人则有发高烧,白血球和红血球细胞下降,喉咙发肿,疼痛,呕吐和拉肚子,或者有内出血或者掉发等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辐射污染后遗症。美军投下的那颗原子弹,让长崎居民遭到高剂量的贝塔和迦码射线伤害,但是当时没有人敢肯定的说,韦勒在书中记载着“原子弹特有的(疾病)无法治疗,因为诊断上从未见过,而这种疾病现在还在这里一直夺走人命。
    ”}。

2018-04-18

117 0

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用的是铀235所以在爆炸前后一共12万人死亡,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用的是钚239所以威力就小些前后8万人死亡. 广岛:爆炸当场死亡8万人另有4万人不治身亡 长崎:爆炸当场死亡6万人另有2万人不治身亡

2018-04-18

128 0

    1938年8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斯齐拉德和爱因斯坦共同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建议美国应该刻不容缓地研制原子弹。 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果断拍板,对爱因斯坦等人的信作了肯定的回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实施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程,直属美国总统,任何人不得干预,甚至连副总统都不知道它的全盘秘密。  “曼哈顿工程”总部设在华盛顿,总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将军,具体研制工作由罗伯特·奥本海默组织实施,参加“曼哈顿工程”的人有费米、泰勒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最初,美国政府为“曼哈顿工程”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造出的原子弹供给军队使用;二是要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  1945年4月25日,美陆军部长史汀生又建议杜鲁门总统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以研究这种武器爆炸后在政治、军事和科学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945年6月1日,特别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建议,一旦具备条件,就立即使用原子弹对付敌人。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终于在1945年7月初制成了三颗原子弹,它们的代号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与此同时,美国战略空军也开始了对B-29重型轰炸机的改装,同时又集中509大队千余官兵从事投掷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当杜鲁门总统穿越大西洋去参加波茨坦会议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附近,原子弹爆炸的准备工作也在秘密进行着。
  7月16日5时30分,一个比1000个太阳还亮的大火球在寒冷的沙漠上空升起。  强光闪过之后,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却哭了,但大多数人都惊呆了。奥本海默在心中想道:“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当晚,格罗夫斯立即给身在波茨坦的杜鲁门发去一封电报:“今天上午动了手术。诊断书尚未写出。结果近似令人满意,业已超出预料……”史汀生随后也收到了来自特别委员会的电报:“医生刚刚回来,兴高采烈,相信弟弟定会像哥哥一样健壮结实……”从16日到21日,杜鲁门连续不断地收到原子弹“大男孩”试验成功的报告。
     美投掷原子弹的全盘决策 美国不惜血本制成了原子弹,当然要派上用场。但怎么用,用到哪里?军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找到了必须迅速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3个理由:一是减少伤亡。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比较此前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冲绳岛与日军作战的损失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对日军本土作战,将损失20万人左右,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  战争已接近后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的伤亡,是美国最关注的问题。
  所以,包括杜鲁门在内的美国高官更愿意使用原子弹。 二是对日本施以强大的心理压力。1945年7月28日,针对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铃木表示:“本国政府……除了完全不予理睬并坚决把战争进行到胜利结束以外,别无他途。
    ”美国通过截获的密码电报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以争取有条件的投降。为此,美军方高层一致同意:应对尽可能多的平民和日本最高决策当局造成极其深刻的心理影响,必须选择一个有军事、政治双重价值的大城市,并且防止日本用盟军战俘作盾牌。
  1960年,曾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承认,“1945年使用原子弹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必要性”。  可见,向广岛和长崎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进行核打击,美国希望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心理震慑,让日本彻底放弃抵抗的念头。
   三是威慑苏联和其他国家。杜鲁门急于想赶在苏联参战之前使用原子弹,是为了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以便日后在解决东亚问题时掌握发言权。杜鲁门认为,使用原子弹就可以完全独立地结束远东战争,不需要依靠苏联。
    7月24日,波茨坦会议中,当杜鲁门以非正式方式向斯大林提到:“美国已拥有一种具有空前毁灭性能的新式武器”时,斯大林冷淡地对杜鲁门说:“希望能好好利用它来打击日本”。鉴于斯大林的这种冷淡态度,美国决定迅速使用原子弹,希望轰炸能够“使苏联变得更好说话”。
   7月30日,杜鲁门总统发布命令:鉴于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美军可在8月3日以后,在天气许可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的广岛、小仓、新??和长崎四城市中选择一个目标,投掷特种炸弹。   原子弹并不是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随后杜鲁门发表声明,要求日本赶快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免再遭原子弹打击。
  但广岛的悲剧并没有使日本政府立即同意接受“无条件投降”。当时日本国内的通信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加之主战派继续准备在本土决战,日本当局向人民隐瞒了美国人使用核武器的消息,甚至没有在日本的最高决策会议上讨论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问题。
    8月9日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正激烈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10时58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美军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称如日本再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彻底毁灭!随后苏联正式对日宣战。
    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颁诏,宣布投降。不可否认,原子弹确实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原子弹决定了日本命运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反法西斯盟国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后,人们对使用原子弹问题产生了激烈争论。  大部分人认为是正义之举。如驾机亲自轰炸广岛的美轰炸机飞行员保罗·蒂贝茨,在接受《芝加哥论坛报》采访时表示毫不后悔。所有支持者都认为,为了人类少流血,原子弹投向日本无可厚非。
  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尽管至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不统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如果日本不发动侵略战争,原子弹就不会落在广岛和长崎的上空。  世界各国的人们,尤其是日本的右翼分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希望亲手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投弹手克米特·比汉上尉的临终愿望能够实现:“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下原子弹的人!”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