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全部回答

2018-11-18

0 0

又叫 张骞凿空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2018-11-18

0 0

    张骞西域问佛名的故事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中记述:汉武帝元狩年(前122年至前117年)中,派遣大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霍去病率军把匈奴从皋兰追击到居延海,斩杀了匈奴单于王之首。
  匈奴部属首领发生内讧。昆邪王杀了休屠王,率领他的部属五万余人,投降汉朝。霍去病从战利品中获得匈奴的两尊金像。  霍去病班师回朝后,把这两尊金像奉献给汉武帝。汉武帝以为是大神,就把这两尊身高一丈有余的金像陈设到甘泉宫里。
  汉武帝并不大祀,但常率领群臣烧香礼拜。这就是佛道东传的开始。 到了开通西域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赴大夏国〓去问金像名号。张骞从西域归还后,对汉武帝说:“在大夏国的旁边,有一个身毒〓国,另一名也叫天竺〓,那里有浮图像(佛陀)。
    ”从此中国始闻有浮图(佛陀)之教。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西侧,以全景式连环画详细地描绘了这一故事。共五组画面,全幅画面呈凹字形,每组画面都有榜题,有的清晰尚存,有的亦漫漶不清。
   第一组画面位于全图右侧下部:有一王者,手敬香炉,跪拜顶礼;左右各立臣属三人,躬身合掌,持笏顶礼。   墨书榜题:“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凶奴,并获得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
  ” 此组画面表现,汉武帝获得金像,同群臣礼拜的情景。 第二组画面,位于全图右侧上部:一座宫殿,匾额上书“甘泉宫”三字。殿内立金像两尊,头有肉髻,衣着袈裟,已是佛陀形象。   榜题仅存方框,文字亦漫漶不清。
   此组画面表现汉武帝把两尊金像,陈设在甘泉宫,时常礼拜的情景。 第三组画面,位于全图下层:一王者骑于马上,左右臣属八人,后有侍者执曲柄伞盖。王者对面,一人手持笏,跑拜辞行。后有二侍从,持双节,牵四马。
  马上驮着物品丝绸。 画面中间是榜题,上书:“前汉中宗既得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题记中“前汉中宗”可能是画工笔误)。 此组画面表现,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向汉武帝辞行告别的情况。
   第四组画面,位于全图的左侧下部:一人骑马在先,二侍从持节骑马随后,穿行在荒无人烟的山峦中。 榜题仅存方框。文字漫漶不清。 此组画面表现,张骞带领侍从人马,跋涉在去西域途中。   第五组画面,位于全图的左侧上部:三人行至一西域方城,两人手持双节。
  城内佛塔高耸,城外两僧人向城内观望。 榜题仅存四字:“[至]大夏时”。 此组画面表现:张骞带领侍从人马到达了大夏国,并见到了大夏国的僧人、寺院和佛塔。[注释] ①大夏国:西域古国。《史记·大宛传》说: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
    《魏书》、《隋书》、新旧《唐书》皆说:大夏即是吐火罗国,后被大月氏族所灭。在今阿富汗一带,亦叫犍陀罗国。 ②③身毒、天竺:都是印度古时旧称。[附记] 一、此故事依据《魏书》卷114《释老志》译写。
  原文见中华书局标校本《魏书》第8册,第3025页。 二、此故事又见如下佛经资料: (1)《历代三宝纪》卷2。  见《大正藏》第49册,第29页。 (2)《广弘明集》卷2。见《大正藏》第52册,第101页。
   (3)《佛祖统记》卷35。见《大正藏》第49册,第328页。 三、研究此故事画的论著参见: (1)马世长先生著《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见《敦煌研究》1981年试刊第1期。   (2)孙修身先生著《从〈张骞出使西域图〉谈佛教的东渐》。
  见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组编《敦煌学辑刊》第2集,第128页。 (3)金维诺先生著《敦煌壁画里的中国佛教故事》。见《美术研究》1958年第1期。 四、此故事画涉及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对这一问题,从古到今都有争议,史家们争论的焦点是:霍去病大败匈奴,获得两身金人是史实。
    但这两身金人,是否就是佛像?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是史实。但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否就是去问金人的名号?大多数史家认为:这是佛教徒伪造历史、杜撰的故事而已。目的是为了提早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借此提高佛教的地位。
  但在唐代时的历史著作中亦有佛教传入中国在汉武帝时,匈奴祭天金人就是佛像的论点。  详见马世长先生《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敦煌研究院孙修身先生同意: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应是汉武帝之时。
  霍去病所获金人就是佛像。它虽不是佛经传入中国之始,却是佛像传入中国之始。详见孙修身先生《从〈张骞出使西域图〉谈佛教的东渐》。出处见附记(三)。 回答者: 靠墙待红杏 - 高级经理 六级   3-22 20:17骞引进石榴的故事 根据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及陆机的〈与弟云书〉所记载,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后,约在公元前一二六年所引进,当时称为安石榴或涂林安石。
     引入石榴话传奇 张骞引入石榴,有一则传奇佳话。张骞在西域安息国的住家门前,有一颗石榴树,原本缺水而瘦小干枯,张骞惜之,经常为它浇灌,几年后长得枝繁叶茂,花开似火。后来张骞要回中原前夕,突然来了一位女子,请求与他一同前往中国。
  张骞唯恐是安息国的宫女想逃亡,为免节外生枝而拒绝了她。   张骞回国时,带着那棵已经日久生情的石榴树,途中却遭匈奴人俘掳,慌乱中竟不知石榴树失落于何处。等他回到长安,在城外拜见出城迎接他的汉武帝时,忽然有一位红裙绿衣的女子,喘吁吁地向他奔来。
   张骞大吃一惊,来人不正是那位要求一同回中土的女子吗?张骞问她目的为何,那姑娘垂泪回答:「奴只求回报浇灌之恩。  」说完力竭倒地不起,随即化成一棵石榴树,正是张骞所失落者。
  张骞恍然大悟,向汉武帝禀报了原委;汉武帝大喜,命花工将之移植御花园中,从此中土就有了石榴。后人因此而尊张骞为五月石榴花花神。 出使西域十三年 让张骞名垂青史的,是他的冒险精神与事功。他从西域引进的汗血马、苜蓿、石榴、葡萄、胡瓜等多种动植物,对于汉朝国力的扩充,以及汉民族农业、文化的发展,都有关键性的贡献。
    由于他曾多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的孔道,促进了东西方的了解与交流,才有后来的丝路;可以说,张骞是丝路的开拓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级的英雄人务,和唐朝西行求佛法的玄奘、明朝七次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同为我国最伟大的冒险家;作《史记》的司马迁称他「凿空西域」;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奇男子」。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