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烧香为什么要烧三支香?

全部回答

2019-10-10

0 0

    一般在大雄宝殿烧香烧三根就可以,如果是团体都烧,每人一支即可,代表的是一心诚敬,不要一烧一大把,香不在贵贱,而在于心诚,给神灵上香不是为了和神做交易,买卖,所以和其价格无关,神灵不会因为香跟你谈条件。
  上香时,也不是平时看到的那种举在胸前拜三拜的姿势,而是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用拇指顶住保持香平衡不能高不能低,和举到眉心,和脸部呈90度,我们用的普通香也不能称之为上香,只有栴檀香,此香6铢重就可以抵三千世界,被称为出世香,用他才叫上香。
    除了道教,还有佛教寺庙也是无一例外,都是要烧香,不过佛教的本意是不主张烧香的,讲究无物,物体只是佛法的一个载体。就像“丹霞烧木佛,院主须落眉”的道理是一样的。 向左转|向右转 三根香也表示着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三根香,还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示——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意思,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门弟子的戒,定,真香。
    就像人在自己敬仰的人面前会规矩一样,在神灵和自己的祖先面前人应该规矩,而不是某些人说的心诚就好,如果真的心诚自然会规矩。 向左转|向右转 向神灵祈愿,应该以感恩之心,以把善回馈给世间的心态来祈愿,不能简单的满足自己的私欲解除自己的厄难而祈求,更不能许愿上香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恨不得跳上神坛指着祖师爷鼻子骂你为什么不满足我,我花钱烧香为啥不灵!?佛教一般是烧三支香为宜,三支代表了“佛,法,僧”。
    点燃香后还得要插进香炉里,怎么插呢,这也是有讲究的。第一支香是插在中间,第二支香是插在第一支香的右边,第三支香是插在第一支香的左边。插香的时候还要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念完双手合十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佛教插香的一个小细节,希望大家以后去寺院的时候可以这样做,据说会增加愿望实现的可能性。  很是灵验。 向左转|向右转 道家三炷香代表三清,(三清为玉清、上清、太清。
  )亦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仰宇宙万物,所以也成了多神教了。道家也是我们中国本土宗教,历史悠久。参香,插香是道教一种敬神礼佛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礼仪。
    一般习俗,参香完后,均是三主清香一齐插於香炉中,这属於一气化三清之意;若是将香主先插在中间,再插在龙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於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
  道家参香有很多礼节和禁忌,在这就不一一详述了。一般的做法是,首先佛家烧香烧三株香,分别代表供养佛,法,僧,代表持修戒,定,慧 。  插香时先插中间的香,默念供养佛。然后再插右边,默念供养法。
  最后才是左边,默念供养僧。但之所以经常有人觉得要多烧香,烧贵香,则是现在有的商家为了赚钱,在神庙卖的香上大搞文章。各种发财香,求子香,姻缘香,期末考神香五花八门。

2019-06-20

0 0

    代表天地人!不正确 看了以下的你应该会明白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 一柱敬我佛,教我脱苦恼;二柱敬我法,学做正气身;三柱敬众僧,本份来做人。  我佛庄严,我佛慈悲,普渡众生,脱苦海而终成正果:其意尽在“教育”,能否得到真谛,全在诱导和悟性。
   都是表法而以啊。。。。。 烧几柱都好啊,只是要明白,烧香不是烧给佛闻的啊! 是为了让我们闻到香味,定其心!一心向佛! 得闻净土宗,净空法师讲经见解!为什么烧香? “香”代表戒、定真香,烧香就是提醒我们,要修学戒、定,从而开显智慧。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修学戒律,就是要遵纪守法,修十善业。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略述于下: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  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
  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
    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
  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公务办理
军事
时事政治
求职就业
法律
其他社会话题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