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工伤

经济法案例题目

  案例分析 原、被告双方于2000年7月1日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合同规定:由原告提供设计图纸,委托被告制造YA1。5—100A液压船台小车10辆,每辆造价3。5万元,共35万。合同签订后20日内,由原告付7万元预付款,同年10月5日再支付10万元。12月底,被告交付全部的10辆液压船台小车,原告付清全部价款。
  合同签订后,原告于同年7月20日向被告汇去7万元。10月1日被告给原告去函,称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需要提高液压船台小车的造成价。原告于10月5日回函拒绝。10月8日原告向被告汇去10万元,被告返还原告,并提出因原告迟延交付第二笔预付款,已构成违约,被告被迫终止合同。
  
  已生产的两台小车,因原告交付7万元而由原告取回,双方不再发生关系。原告提出迟延交付第二笔预付款,是因为等待被告是否继续履行合同的答复。被告称原告违约,双方因协商不成,原告同法院起诉,请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问:1、被告是否构成违约; 2、原告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全部回答

2010-05-08

634 0
是经济法问题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工伤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工伤
工伤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