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在教牧书信中,保罗就如何牧养教会、建立教会有哪些重要的教训

全部回答

2010-02-08

0 0

    一、 保罗在给予指导(或辅导)时是尽可能从正面入手。 使徒保罗明明是知道哥林多教会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为什么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有许多鼓励的话呢?比如在林前1:4-9节说:“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神,因上帝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你们的恩惠;又因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
    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以致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上帝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
  ”林前11:2节说:“我称赞你们,因你们凡事记念我,又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  ”林后7:4节说:“我大大地放胆,向你们说话。我因你们多多夸口,满得安慰。我们在一切患难中分外地快乐。
  ”帖前1:2-3节说:“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 保罗的鼓励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也不是为了有好效果而加插进去的,他完全是出于真诚;因为在不应该称赞弟兄姐妹的时候,他确实不会提出任何正面的评语,正如在《加拉太书》和《哥林多前书》11:17节那样。
  (林前11:17节:“我现今吩咐你们的话,不是称赞你们,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乃是招损。  ”)他的鼓励也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叫自己更加容易摆布那些借着他归信的人。其实作为一个传道人所面临的一个危机就是——讨好信徒。
  正如加尔文在解释帖前1:2节的“感恩”两个字的时候说:“他这样做……是为了鼓励他们坚忍,多于表扬他们。想到上帝为了使他已经展开的工作变得完美,就将最好的恩赐给予我们,而我们在他的指示和引导下,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实现我们的目标,这样就足以有力地刺激我们追求长进。
    ” 保罗称赞那些当时在教会里的弟兄姐妹的时候,让我们留意到“牧养”和“爱护”教会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些称赞主要是为了上帝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而感恩,而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美德而欢庆。
  因此保罗是建基于上帝已经开始的工作,并且要设法让这一工作完全地实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一工作,也谈不上建立,因为信徒需要面对更基本的问题,上帝也要先赐给他们属灵的生命。  [林前2:13-14节:“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注:或作‘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
  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上帝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  ”这话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二、 保罗总是小心地将实践联系于教义或真理。 保罗知道一件事情——上帝的工作需要用上帝的话语来解决,需要用真理之道来解决,教会中一切实践的事工需要符合真理的教义来帮助。即使是在最关系到物质的问题上,例如为耶路撒冷的圣徒收集奉献,也并不是由实际的理由来支持,背后总是以真理为根据的。
    因此,在林后8:和9:,使徒保罗并不满足于指出“收集奉献”的需要,以为这样能够舒缓教会中弟兄姐妹的困境;他也不想单单藉着别人的榜样,鼓励哥林多信徒的施与。在这些讨论当中,保罗也加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教义性”的论据,包括——道成肉身(林后8:9节:“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
    ”)、主的荣耀(林后8:19)、上帝赐下的供求定律(林后9:7-11)、福音的推展(林后9:12-13),以及上帝的恩典(林后9:14-15)。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地方的教会内部的“合一”问题来看待保罗所用的牧养技巧,保罗在弗4:3-6节说:“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在这里保罗并不是说,即使信徒有不同的性格和恩赐,他们也应该或者必须要“合一”,因为这样会让生活更好过,或者说:如果他们彼此相争的话,外人(不信主的人)会怎样想呢? 保罗是把问题深入到了核心里面——因为三位一体的上帝在本质上是“一”,这个本质就要求信主的人要彼此合一。
    如果信徒在团契中分裂,就说明他们不是属于上帝,或者不配属于上帝。在腓2:1-11节里所讲的不合一,似乎是因为一些重要人物之间的冲突。保罗的论据不是他们应该友善相待,因为这样比彼此反目令人更好过;而是如果她们明白道成肉身的意义,就会谦卑下来,彼此服侍。
  如果一个人是以自己为先,就显示他没有真正掌握有关基督的基本真理——道成肉身的真理。  保罗总是先直接说明,然后才发出命令。无论是什么问题,保罗都将弟兄姐妹带回到教义的真理上,他们的行为应该由真理来决定。
  在《福音书》和《希伯来书》中,这些真理都完全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保罗是从更大范围的教义,带出这些真理。 保罗就是根据这个基础,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对教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劝勉。  这些劝勉不单以命令的方式表达,也包括问题(罗6:2)、榜样(林前16:1)、表达信任(加5:10,门21)、祷告(罗15:5-6)和提示性的陈述(罗5:1及下,加4:31,5:1)。
   保罗的这些劝勉,其实也是提醒我们可以防止避免一个流行的见解,就是:认为保罗的书信是以教义开始,然后引出实际的应用。  虽然这个观念是有根据(例如罗12:1,弗4:1),但这样的区分,可能会令我们对保罗采取的政策只有表面的一种认识。
  实际上,保罗在教导教义时,也加入了实际的劝勉;在教导应用时,同时也渗入了教义性的真理。“教义”和“实践”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我们从来都没有根据可以这样说:“现在讨论完教义,让我们谈谈实际的事情。
    ”这样的讲话是不合理的。可以说——教义是“实践性”的,实践也是“教义性”的。 三、 保罗是着重叫信徒能够自行解决问题。 保罗的目的是要让弟兄姐妹能够成熟、能够长大,所以,保罗牧养策略的第三个特点是——着重叫信徒能够自行解决问题。
  有时,我们发觉保罗强迫教会接受一些教义性的观念,不过实际上他很少这样做,而且只有在福音的核心真理面对威胁时——例如加拉太教会——才采用这个方法。  他主要的手法是要温和得多。
  他没有向哥林多教会实行教会的纪律,而是要求他们自己管教犯错的会友(林前5:5节:“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在我们讲这一点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罗是很小心地来区分他所得到的从上帝那里来的“启示”,以及他自己那些比较个人、但也有价值的“意见”,也就是说,他自己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哪些是属于上帝的“启示”?哪些是属于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参林前7:10、12、25、40)。
    保罗觉得这些完全可以让教会有自由来自行决定(林前7:36-37:“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  保罗在牧养当中能够体谅与自己相反的意见,甚至为对手提出可以用来反驳他的论据(林前8:1-13,10:23-33)。
  最重要的是,他采用的方法是邀请别人认识到他所说的是真理(腓3:15)。他有信心,人们藉着他有条理的论据(例如在林后10:-13:),或因他提醒他们记起他们已知的事(罗15:15,林前15:1,帖前4:2),便能够认识明白。
    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够为自己的属灵景况负责。 上面所讲的策略并不是保罗发明的技巧,然后让信徒更愿意顺从。这是唯一和福音一致的策略。福音呼召人就是为了要让人得享自由(加5:1),如果将新的枷锁套在他们的身上,限制他们的自由,就是违反了福音;即使那些枷锁是由保罗制造的,而且他相信它们对信徒最为有利。
    福音的精髓就是自由。另外,保罗也流露了他对信徒的“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彼此指导(罗15:14),因为他们也有圣灵在他们身上工作(罗8:9-11;林前2:6-16;弗1:17;腓1:9-10;帖前4:8)。
  因此,指导不单在“以信任为动力的关系”中发出,甚至毋须由使徒保罗自己发出。   我们可以用鼓励、授权、阐释、榜样和劝勉,来总结保罗的牧养策略。他是致力于使基督徒在思想、生活和服侍上渐渐的成熟。
  保罗的态度就是信任地给予鼓励,他采取的方法是讲解真理,并作为真理的模范。 但愿我们在学习和操练牧养教会的时候,也能够让保罗的策略成为榜样。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