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哲学

哲学包含哪些内容?

全部回答

2008-06-30

0 0

    我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科学。我坚持,任何理论都必须有充分的论据。而能够作为论据的,只有客观事实,以及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物质结构原理和基于实践得来的经验数据经数理分析、推导而得的事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因此,我反对仅凭想象和猜测来研究问题,并认为这样来研究问题都是唯心的,其所得结论是不可信的。   以往的哲学家,他们一不尊重事实,而不尊重实践,三不尊重科学,说话不要凭据,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和一鳞半爪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你说他们能研究出世界的本原吗?能研究出事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吗? 你承认人的认识源于实践这一事实吗?那么他们的认识源自什么样的实践呢?他们介绍过吗?不看他们的实践基础就轻信他们的理论,这是科学态度吗?是唯物的态度吗? 说哲学要解决世界本原问题,要解决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要解决世界观问题等等,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其实,世界本原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等,都应该交给当代科学去研究,因为那里有强大的实验手段和一流的科学家。
    而哲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根据当代科学所揭示的物质结构原理和物质运动的原理和规律来科学地解释各种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供参考。
  

2008-07-20

310 0

目前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哲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sit……后面不会拼了,价值论axiology。

2008-07-15

324 0

  哲学所包括的内容始终在变化之中,一旦它的问题可以得到卓有成效的回答,就会有一个分支从哲学中分立而去,结果留给哲学的是一些永远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而哲学的魅力恰恰就在这里。原来哲学试图解答宇宙自然的问题,结果自然科学成熟而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了……个人认为,哲学应该是广义的人生哲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自然科学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那是留给哲学的,尽管这样的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人生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恰恰是人生丰富多彩的原因。

2008-07-03

312 0

最直接了当的回答是:哲学包含一切内容,也就是说,哲学既考察人类已经确切认识的知识,也考察人类至今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东西;哲学既考察客观世界一切可感知的事物,也考察稀奇古怪的精神世界。

2008-06-25

295 0

哲学包括一切未知的问题.凡是你不知道又想弄懂的问题,都要先在哲学里面找答案.

2008-06-24

327 0

    哲学确实不同于经验与科学,所以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哲学具有超越性,但这仅仅是哲学的一种或一面的性质规定,不是其全部的性质规定。哲学不能离开此岸的现实生活,但哲学又确实不是对此岸现实生活的简单描述。
  哲学是彻底地理解明白此岸的现实生活,但仅此而已。哲学不会为此岸现实的有限的生活规定其发展变易的方向,这是经验和科学的事业。  但哲学告诉生活,这就是生活!及:为什么这就是人的生活!“存在”的确定性,“思维”的确定性,“语言”的确定性,“生活”的确定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哲学的全部工作。
  哲学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吗? 江郎的回答是否定的,其理由是:“从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来看,思维与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悖论。  ”。也即:主客观在现实中的绝对统一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马克思也是这个观点,所以他才说出了:哲学家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解释世界,但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也即:主客矛盾只有在现实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相对的解决,思想能够在现实中实现自身,但思想在改变外在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所以这个实现的过程是永恒的。
    而认识及人类社会及自然界都是在矛盾的推动下发展变易的,离开了矛盾,也就完结了一切! 我非常赞赏这个观点,没有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及对这个分裂的有限的克服,就没有人类的历史!就没有人类的永恒进步!人类也就不可能有自身的发展(目的)! 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马克思所坚持的方法是主体的方法,即以主体的意志,愿望或目的或猜想或理论,以科学地实践地历史地方法解决主体的现实问题(主客矛盾),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改变自身。
    所谓人的现实,也就是主客对立的现实,当主体以自身的能力实际地改变了对象后,主体的现实也就改变了。主体面临的是改变后的新的主客对立的现实,而这个永远有着对立矛盾的现实,导致了主体永恒的追求!人所能够解决的,总是针对着与人自身有关联的困难矛盾或现实。
  人的能力走到哪里,历史也就走到哪里!所以,我觉得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主体的科学的世界观,是发展变易历史的世界观。  这与江郎你的“实践-猜想”的永恒轮回模式几乎是一致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功绩! “一事物的本质不过是关于"此物"的见解而已”。
  主体的观点总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片面性观点,马克思用实践的历史地方法抑制了主体的片面性与狂妄性。但以主体的目的为导向的实践,总是在主体视界中的有限的片面性的行为方式,这种主体的行为方式,是受制于主体的认识视界,所以这永远也不能够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世界观,这与哲学所要求的相差甚远。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因为对人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一种作为客体的世界观,能够与主体的世界观进行互补参照,所以近现代人对哲学:全面完整的世界观的建构失去了信心。
  “时代精神”或“过程论”成为哲学的代名词。江郎你的观点就是其中之一。更有那无聊的狂妄者,企图建构“整体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也不知这些无知者企图建构的是时间上的整体世界观还是空间上的整体世界观,或是时空统一的整体世界观?我不知这些狂徒们是真的糊涂还是装作糊涂。
    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开始,到绝对理念完结的哲学,为“无限”讨了一个说法,但这个绝对必然性的精神自我实现的无限过程,却也有其彻底完结的时候和地方。老黑到底也封闭封杀了他自己!我对那些可怜的“绝对规律”,“绝对逻辑”及“世界方程”的打造者们,对那些“全知体系”的打造者们,在这里问候一声:辛苦了!重复前人的劳动已是可怜了,如果是重复前人的无效劳动,那就不仅仅是可怜,而要再加上可悲了!乌呼!救救打造“永动机”的天真孩子们吧! “客观共识认同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实践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地突破“主体的遮蔽”,“主体的洞穴”——认识的视界,而实现哲学的目的或任务。
    面对这样的烦难,仅仅有“怀疑与批判”是不够的。那么,哲学该如何进行下去? 我觉得,哲学应该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入手突破。
  这个问题是一个两难问题:一,如果不确定它是一个理论问题,实际上就是封杀了哲学。二:如果不确定它是一个实践问题,实际上就是墨认了理论的万能。  我个人的观点是“鱼与熊掌吾欲兼得”,同时认可:以头立地,以脚走路。
  当然,我这样子认为是有理由的。 附江上郎原文: 江上郎写到:哲学家应该忠于真理还是忠于自己? 这看来是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当然是忠于真理!但我要说的是,这是件非常难的事情,甚至仅仅只能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
     一个哲学家反过来批判自己的思想,这很有被人以自相矛盾而厌弃之的危险。哲学家往往要面对为保证自己的思想前后一致而委屈真理和为了忠于真理本而甘愿冒自己的思想前后不一致而遭人厌弃的两难选择。
  选择前者将失信于真理,选择后者将失信于群众。毫无疑问,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因为哲学如果一味媚俗不顾真理,它将变得丑陋不堪。   有人会说,还有一种更好的选择:既能够忠于真理又能够前后一致。
  但这仅仅只能是一种理想,这样的哲学家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二。 其一,在很多哲学家那里,往往为了保证自己思想的前后一致的虚荣和冲动会让他形成真理总是和他站在一起即使穿凿傅会也是忠于真理的感觉和信念。
    为了建立让人信服的思想体系,他的体系必须首先能够自圆其说,自圆其说的重要性取代了忠于真理的位置。这个时候,他所自以为的忠于真理其实是主观的错误的信念。由于真理总是和他站在一起的信念的支撑,即使他的思想错了,他也不会发现,即使发现了,他也不会承认。
  如果我们问他,你的这个信念来自于何处,有什么基础?他将无言以对,只能重复这个答复:我相信它!这是主观原因。   其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头脑中的联系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联系,一种是客观联系。
  风马牛本不相及,但可以在我们的头脑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主观联系,如语言、制度、文学、艺术等。太阳晒石头热,这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转移的,是客观联系,是科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作为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知识,必然是同时包含这两种联系而且是错综纠缠在一起的,主观与客观完全区分开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哲学家随时都有把主观联系当成客观联系的危险。
   从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来看,思维与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悖论。当一个不可知论者说思维与存在不可能同一之前,他已经而且必须预设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他若是在这之前不预设思维与存在同一这个前提,那么无论他说什么都不可能是真理。
  在次,他不得不陷入悖论。一个批判哲学家总是怀疑别人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他从不也不可能怀疑自己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相反,对这一点他必须是深信不移的,因为若是他怀疑这一点,那么他就什么也不敢说了。
    哲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哲学家打倒另一个哲学家随后被别的哲学家打倒的过程。这是客观原因。 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我们说哲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批判性。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一统天下是永远没有可能的,相反,哲学中的批判永远是可能的,批判同时意味着被批判,批判是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哲学的始终,一旦批判没有了,哲学就随之消失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哲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哲学
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