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幽默滑稽

谁知道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全部回答

2005-04-14

0 0

    只注重个人的小天地,只顾及自己利益的人,常常被大家讥刺、批评为“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什么个人的小天地面积为“一亩三分地”呢?这当然是个虚数,但究其缘由还得从封建社会皇帝“亲耕”说起。
   我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是从来不稼不穑的。但为了表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住在深宫高院里的皇帝也不免要在皇宫的小院里演试一番,做个“样板”。  在中南海内有一块一亩三分地的田园叫丰泽园,就是当年清朝皇帝每年演试“亲耕”的地方。
  因这一亩三分地是皇帝世袭的,他人不得动用的,所以人们便推而广之,称其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为“一亩三分地” 。

2005-04-14

222 0

我来学习一下!!

2005-04-14

225 0

你们都厉害。 我不说了。

2005-04-14

223 0

我就知道我这一亩三分地的事,别的不清楚啊!!!

2005-04-14

257 0

    土 地 崇 拜 一 按照《圣经》的传说,上帝是用泥土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的:"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还对亚当说:"你本是泥土,仍要归于泥土。
  "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也是用泥土造人的:"女娲抟黄土作人。  "女娲用神奇的手,把一块块黄土捏成了一个个面容不同的人,并赋予了生命,从此人类就逐渐繁衍了下来。 这中外相似的神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二 从对土地的称谓衍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对它的敬畏。 相传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带领人民在黄河流域长期从事生产,"黄"字就代表着土地。  远在春秋时期,整个高原林茂草丰,气候湿润,河水清澈见底,出现过"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景象,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和蚕桑业的发源地。
   如说呼它为"泥巴"还是一种认识的粗泛的话,那么"田地"的叫法则明显具有经济经营的意味;呼"土壤"带有了科学的含量,那"疆域"的称谓则上升到势力的范畴,而"国土"则象征着神圣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沙场浴血都与"国土"紧紧相连,演绎成历史的最壮怀激烈的部分…… 然而最尊贵无尚的称呼,当属"土地"。
   土地,是人类万物的母亲。我们远古的祖先就对它怀着虔诚的信仰,从而以隆重的方式崇拜祭祀它。连皇帝都要净身素食于岁首年尾去叩拜天地,祭祀来自四方的"五色土"。  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明清历代皇帝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
  不仅如此,清朝皇帝每逢春天,都要到北京先农坛亲自演示耕作。演示耕作的土地面积是一亩三分地,这就是后来人们把自己的属地称为"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三 人之生命,人这衣食住行,须臾不可脱离土地的恩赐,而且人类的精神世界也离不开土地的哺育。
     就说真、善、美吧,人类精神所追求的这些美好的理想价值,也无不孕育于大地的怀抱。 如果大地上不是万象纷呈,万物变易,我们怎么会有追求真理的兴趣和必要?如果大地本身不是富饶美丽、坚实如恒,我们又怎会有渴求真知的可能和信心?如果不曾领略土地化育和接纳万物的宽阔胸怀,我们懂得什么叫善良、仁慈和坚忍?如果没有欣赏过大地上山川和落日的壮丽,倾听过树林里的寂静和风声,我们对美会有什么真切的感受? 四 我们都会说人是自然之子的道理,可惜的是,能够记起大自然母亲的面貌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们都远离土地而生长,就像一群远离母亲的孤儿。 大地上的美丽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远逝了。人类心灵那份对自然的诗意审美已被功利主义窃取。 远离土地是可悲的,对土地的不敬是可怕的。
   。

2005-04-14

255 0

    与北京的先农坛 有关请注意看下文标注:####的字样!!! 先农神又叫“田祖”或“先啬”,汉以后通称先农。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炎帝神农氏。
  中国自古以农为重,所谓“国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生民的保障。因而历代以“家天下”为已任的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祭祀农神,祈求丰收。  祭祀先农与耤田之礼密不可分,古代帝王虽然重农事但不可能亲自下地劳动,为了做出一种姿态,让百姓知道自己是重视农耕的,便想了个“耤田礼”的办法,耤又作“籍”或“藉”。
   耤田礼是指皇帝亲自在特定的地方模似耕田的仪式,这种仪式就其本质而言,是统治者美化自己、笼络百姓的一种政治手段。  尽管如此,毕竟反映出农业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耤田仪式通常在都城南郊举行,虽然是象征性仪式,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躬耕。
  西汉武帝刘彻时,把耤田仪式从郊外搬到了京城的行宫,既然是象征性的做做样子,那么在行宫举行既达到了目的,又省去了许多的风尘辛苦。隋唐以后,耤田大都在宫苑里进行,同时还建起了观耕台,皇帝登台观看群臣耤田。
    虽然这种仪式并不是年年举行的常典,但当皇帝觉得有必要加强一下对农业的重视,或显示一下太平盛世的景象都会来一次耤田仪式。从唐宋以后,耤田之礼尽管不断松驰,但一直到清代都没有废掉,特别是明清两代还专门在城南建立了先农坛,做为耤田之礼进行的场所,以示重视。
   明清两代,每年三月上亥日祭祀先农坛并行耤田礼,若皇帝不亲耕便派顺天府尹致祭。  明代凡亲耕之日,皇上具弁服诣坛,先进行祭祀仪式,再换上翼善冠和黄袍,随从官员则穿吉服。
  由户部尚书递给皇上耒耜,顺天府官递鞭,皇帝左手执耒耜,右手执鞭,在耤田中耕推四个来回。顺天府官捧青箱随后播撒种子并覆土。然后皇帝登观耕台就坐,看三公五推,九卿九推,最后由顺天府官率领群众完成耕种任务。
     清代的耤田礼仪式更为复杂。三月上亥日的前一天,户部、礼部的堂员,和顺天府的宫员们先把耕田器具与种子等送到皇宫内和殿丹陛下,由皇帝亲自检视后,再授还给顺天府。顺天府官受收后双手捧着从午门左门出,送到宫外备好的彩亭内,再运送到先农坛耤田处。
  行耤田礼的当天清晨,皇帝身着礼服乘御辇在陪耕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来到先农坛。  先到先农神坛举行祭礼,然后在具服殿换上明黄色的龙袍,稍事休息后,在导驾官和太常寺卿的导引下走到耤田位。
  皇帝在亲耤田前面南而立,鸿胪寺官赞唱仪式开始,户部尚书、顺天府尹分别向皇上敬献耒耜、牛鞭,然后礼部銮仪卫、太常寺官等导引皇上亲耕。亲耕田就在观耕台上的东面,共1。  3亩, 民间流行的“一亩三分地”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亲耕田两旁分为十二畦,由三 ########################################### 公九卿从耕。皇帝在亲耕田面南站立,鸿胪寺官赞唱仪式开始,户部尚书、顺天府尹分别向皇上敬献耒耜、牛鞭,然后礼部銮仪卫、太常寺官导引皇上亲耕。
    明代的制度是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四趟;清代改为返犁三趟。亲耕之后,由教坊司乐工唱《三十六禾词》,礼部尚书、顺天府尹跪接耒耜、牛鞭,皇帝上观耕台看三公九卿籍田。
  亲耕仪式后,皇帝到斋宫,听礼部尚书跪奏终耕的亩数,后面还有一系列的赐茶、设宴、歌舞、杂戏等活动,直至皇帝乘辇回宫,午门再次钟鸣才宣告耤田礼仪结束。   先农之祭在明、清两代都被列为中祀,但因为有了耤田之礼,因而先农坛在列为中祀的诸坛庙中地位又比较特殊,即皇帝亲祭的机会较多。
  不过,皇帝亲临先坛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行耕田礼,因而祭祀礼相对而言就有些逊色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幽默滑稽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幽默滑稽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