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妈妈 怀孕期

儿子非常任性,想干的事情才干,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10岁,非常任性,想干的事情才干,怎么办,不想干的事情任你怎么说,怎么做,他要么不做,要么就是给你应付.我既生气,又头疼,不知该怎么对付他!顺便问一下,这有遗传吗,我觉得我也是这样!

全部回答

2007-12-07

0 0

哈哈!遗传到是不一定,但是你平时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最强的学习能力就是模仿! 你多去学习一些关于如何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学习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去支持和帮助孩子!

2007-12-11

20 0

我顶狂人的说得很好

2007-12-06

25 0

呵呵!不要惯着孩子,这样对他不好的.

2007-12-06

37 0

这个有一点先天因素,可能关键还是他在生活中受大人的影响,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家长想改变子女坏毛病先改变自己,家长是孩子无形中老师,

2007-12-06

51 0

    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孩子任性往往是某一时、某一事的表现,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是,如果教育不当,就极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性格特征。父母不妨试试“三要三不要”的解决方式: 要耐心不要简单 孩子都希望父母把他看成独立的人,常常会计较父母和他谈话的口吻和态度。
    如果父母像对待他幼小时一样看待他,这就使他为自己的才能和自立没有得到父母的信任而感到不愉快。 要温和不要粗暴 如果你用命令的口吻告诫孩子,孩子就会拒绝,因为他们感到对你的让步,就意味着自己的软弱和不自主。
  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也会态度强硬起来。其实,客气地用温和的语调征求孩子的意见,他们会乐意去实现你的愿望。   要理智不要恼怒 父母在遭到孩子拒绝时,往往恼羞成怒地强迫他立刻服从,这就极易使孩子因恼火而失去理智。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平静下来。他的头脑冷静下来后,也许会听从你的劝告。任性其实就是不讲理,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突出了解释讲理的过程,任性就会改变,切记不可以任性对任性。  只有一方面有严格的教育,一方面又要尊重你所教育的对象,两者互相结合,孩子的任性才可以纠正。
   。

2007-12-06

54 0

    儿童任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环境是导致儿童产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不加约束,放纵教育的结果。
   一般说来,儿童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都有点任性。但是,孩子的任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从心理上加以纠正。  如有的家长说,“我们孩子有一次闹脾气,偏要我和丈夫都陪在他身边,不让我们离开一步。
  到做饭的时候,也不让我们做饭,总之是不让我们做任何事。直到他情绪好了,才允许我们干家务。”这个儿童就可以被认为有任性心理症结。 如果儿童任性心理长期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因为任性会导致人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对孩子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 任性产生的原因 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  但是,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大多数孩子任性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任、迁就。
  据调查,独生子女和末生的孩子任性率较高,达到60%左右。孩子任性往往与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宠爱有关。 2、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的对不对,孩子都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
    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一味限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想出各种方法让孩子就范。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孩子的意愿,也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孩子形成任性的重要原因。
   3、家长蔑视孩子的人格。有些家长总爱讽刺、挖苦、漫骂孩子,或者当着众人面数落孩子,有时家长的话虽然是对的,但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可为了保全面子也不能接受批评,于是就“拧”来对抗。
     由于孩子任性的表现千差万别,因此解决任性的方法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加以实施,宗旨在于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约束。 1、习惯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任性。
  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按要求做,孩子就能自觉地和大人保持一致。一旦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干什么就都有规矩,不会随意提出特殊要求。   2、预防法。孩子的任性发作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当可能诱发孩子任性的条件临近时,要事先预测好,做好预防工作。
  可以事先约法三章,提出要求。 3、严格法。孩子任性往往是抓到了家长的弱点。家长越怕孩子哭,孩子越哭个没完;家长越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就偏在地上滚个没玩。  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决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要坚持到底。
   4、转移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任性的时候,可以利用孩子易于被其他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要做的事情上转移开,从而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  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在商场里玩得很上瘾。
  母亲急着赶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亲说,“我们回家吧。”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他可能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妈妈领着他坐公共汽车回家。 5、理解法。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
    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应明确表示饭菜准备好了,就不应该随便更换。如果孩子继续闹,可以让他饿一顿,等他感到饥饿时,自然会找食物吃。
   6、有时可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他就会停止。  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
  当然,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还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7、交往法。让孩子多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群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个人的意愿与多数人不一致,那么就会被否定。
  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和他的同学、伙伴一起玩耍。  因为在同龄人中间,如果孩子一味地任性,他就会被群体所孤立,所以即使在家中,比较任性的孩子当处在群体之中时,他也不会轻易地把任性表现出来。
  而且,在群体中,那些通情达理、不任性的孩子也会在无形中给任性的孩子以示范,让他们感到任性只会遭人厌弃,而通情达理才会融入群体之中。  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淡化。
   8、知识法。孩子有时任性是因为知识少,认死理,往往把错误的行为当成正确的行为,固执已见。孩子还不易分清坚强与固执,谦让与软弱,勇敢与蛮干的界限。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孩子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9、诱导法。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生就的骨头,长成的筋,天生的拧种”,改不了啦。其实不然,孩子毕竟还小,只要诱导得法,完全可以改变他任性的毛病。诱导时要多抓积极因素,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每当孩子要犯拧时,家长就表扬他的优点,孩子听到表扬可能情绪就转过来了。   10、强化法。要让孩子感到家长喜欢的是不任性的孩子。当孩子刚要任性发作时,家长可以借以前听话时的例子引导他克制自己,不任性。
  这样有利于调动孩子自己克服任性的积极性,提高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家长还可以在孩子任性时或任性后,对其任性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家长的严格要求,使孩子认识到任性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怀孕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妈妈
怀孕期
备孕期
分娩期
怀孕期
怀孕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