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古汉语知识,请高手指点啊
吉意以为“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1)。聘妻送女亡(无)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2),诸侯则国人承翁主(3),使男事儿,夫诎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 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4),不畏死亡。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5),绝恶于未萌也。”又言“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6),不仁者远。 今使俗吏得任子弟(7),率多骄骜(傲),不通古今,至于积功治人,亡(无)益于民,此《伐檀》所为作也(6)。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9...全部
吉意以为“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1)。聘妻送女亡(无)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2),诸侯则国人承翁主(3),使男事儿,夫诎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
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4),不畏死亡。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5),绝恶于未萌也。”又言“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6),不仁者远。
今使俗吏得任子弟(7),率多骄骜(傲),不通古今,至于积功治人,亡(无)益于民,此《伐檀》所为作也(6)。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9)。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10),不宜居位。去角抵(11),减乐府(12),省尚方(13),明视(示)天下以俭。
古者工不造雕?(14),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民见俭则归本,本立而末成。”其指如此,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吉遂谢病归琅邪。1)世俗嫁娶太早等句:此论符合生理学,颇有社会教育意义。
(2)尚公主:列侯娶天子女曰“尚公主”。(3)承翁主:国人娶诸侯女曰“承翁主”。(4)诛:求也。(5)冥冥:言未有端绪。(6)世:嗣也。皋陶:传说是舜之臣,掌刑狱。 (7)俗:疑为衍字(王念孙说)。
(8)《伐檀》:《诗·魂风》篇名。此为劳动者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过着寄生虫生活之诗。 (9)除任子之令:废除官吏得保任子弟的法令。(10)外家:指外戚。(11)角抵:秦汉时一种杂技,似今之摔跤。
(12)乐府:汉代主管音乐的官署。(13)尚方:官方。掌管制造与供应帝王所用器物。(14)?(zhuàn):玉器上隆起的雕纹。
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1)。
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其厉(励)志如此。
梁、齐、楚、赵之君:指当时诸侯王。恶(wū):何;怎么。
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不为苟显之行,不事苟得之业。苟:苟操(cāo,旧读cào):操守,节操。隋、和:隋侯珠、和氏壁。诸:之也。举兹以旃:言举此人而用之。旃:犹。收起